第183章 168.1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落秋中文网 www.luoqiu.me,最快更新芸芸的舒心生活最新章节!
作者有话要说:
不是蠢作者神经病犯了,只是因为前段减肥把智商给减没了,痊愈后回头瞅瞅,前面两章【第181章、第182章】bug太多了,所以修改了一下。
……
……
好吧,我承认我就是个神经病→_→
PS:晚上还有更新。
PPS:我已经跟我那提供减肥药的基友单方面友尽了。_(┐「ε:)_
第183章
进学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吗?
好吧, 兴许进学也没那么难,可要学得好,学得有出息, 甚至通过层层考验,金榜题名登上朝堂,却无意于难于上青天。
或者这么说吧,对于周三山而言,高中的可能性还真就没有上天的可能性大。
因此, 在短暂的惊愕之后, 刘春花一个白眼翻过去, 故意曲解了他的意思, 极是不耐烦的摆手敷衍道:“继续进学是吧?行啊,家里什么都不缺,你去学呗,记得念书的时候把门关上。”
说罢, 她就转身进了屋里。
周三山被她气得浑身发抖,愣是有好一会儿没能说出一句囫囵话来。要知道,刘家这边是什么都不缺,可那是因为刘春花素日里经常要盘账的缘故,家里常备着笔墨纸砚。可账房里用的东西跟真正的读书人是完全不同的,更别提他将来是要考科举的, 整个家里上下压根就没有一本经史子集。
“不可理喻!不可理喻!真、真当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周三山直接放弃了跟自家婆娘讲道理,转身愤而离去,只盼着回头寻几个相熟的学子, 好生说一说自个儿是多么的怀才不遇、时运不济。
可不是怀才不遇、时运不济吗?
若非当初他不曾提前参加童生试,何尝会没资格考乡试呢?这要是往年也就罢了,去年乡试的时候,因着十里八乡都遇到了洪灾,多半学子都索性弃了考。但凡那会儿他参加了,还能考不上举人?
就因为他错过了童生试,以至于没资格参加乡试,之后的会试、殿试自然就没他的事儿了。反过来说……
唉,真的是一步错步步错!!
周三山觉得自己倒霉透了。
话说回来,刘春花也是这么想的,她那做买卖回回大赚的亲爹哟,唯一的一次亏本买卖就坑了她,也亏得大夫说周三山那处的毛病还有得治,假以时日还是有希望揣上孩子的。若非如此,刘春花才不稀罕跟这厮过呢!
人家老周家是人丁兴旺,不稀罕这么个蠢驴样儿的孙子,可老刘家就不同了,她可不能叫刘家的香火断在她的手上。
得亏周三山并不知晓他婆娘心里的想法,不然只怕能直接气死过去,谁叫他如今也就这点儿价值了呢?
不过还真别说,京城跟乡下小地方就是不同,旁的不说,单就是落魄学子就比旁的地方翻了好几番。尤其科举刚过,那些名落孙山却恰好离家远的学子,索性就留在京城里苦读,等待三年后的科举。这也算是常态,想当年唐书生亦是如此,毕竟这年头交通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可有一点,即便是名落孙山的学子们,那也至少是有举人功名的。要知道,本朝律例,但凡是秀才都要进行每年一次的岁考,且岁考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开考。
因此,除了京城本地的学子外,会留下来等待三年后科举的都是举人了,也就只有周三山了,连个童生都不是,仗着旁人不知他的底线,愣是跟那些落榜学子搭上了线。
旁人是真没想那么多,毕竟周三山的外表还是很有欺骗性的。
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不说,他婆娘刘春花那人也是个嘴硬心软的,起码比周家阿奶心软多了,哪怕不舍得在书籍笔墨上费钱,在吃喝用度方面还是很舍得的。
总之,周三山穿着比往日要好很多,加上谈吐方面也不算差,至于策论辩题之类的,哪个也不会这么没眼力劲儿的当众拷问。事实上,这些文人聚会,多得是吟诗作对,端的是风雅无限,却跟真正的经史子集没有什么关系。
周三山混得如鱼得水,尤其在不久的某日,意外的巧遇了孟谨元的同僚,坐实了他探花郎大舅子的说辞,立马就被其他学子所推崇。
探花郎大舅子这个说法倒也谈不上错,毕竟他跟周芸芸的确是堂兄妹关系。只不过,周芸芸的堂兄一连串,亲弟弟也有一个,更兼这做学问跟结亲真没啥关系,跟脑子好使不好使倒是有着莫大的联系。
直白的说,就周三山那脑子,别说就孟谨元这么个探花郎了,哪怕今个儿是孔子在世,或者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也不一定有救。基本上,他要是想高中,考虑一下重新投胎还比较有希望。
话分两头。
甭管周三山怎么吹嘘自己的妹夫是探花郎,或者说自己曾经跟着妹夫做了多年的学问,基本上这都是影响不到孟谨元的。这也亏得周三山多少还有点儿脑子,不敢胡乱应下事儿,只顾着吹嘘自己好叫人羡慕一二,旁的事儿他也干不出来。
没脑子,也没这个胆子。
却说孟家这头,尽管仨肉团子短暂的分了周芸芸的神,不过那一日周家阿奶的话还是叫她听进了耳里。
虽说古人讲究已婚妇人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可她到底不是一个真正的古人,先前刚嫁作人.妻时,才适应了妻子这个角色紧接着就怀了身子,就算她再能折腾,也不敢在孕期胡来,这才安生了好些日子。
至如今,孩子也生了,洗三满月百日都过了,眼瞅着仨肉团子越来越圆润白胖,周芸芸也开始琢磨着,自个儿是不是找些事儿来做。
因着周家阿奶先前那一席话,加上周芸芸本身也确实不擅长买卖一事,她索性不去考虑赚钱的问题,横竖孟谨元有俸禄,只要不奢侈,单论吃喝用度也花费不了太多的钱,更别提她还有大注的嫁妆在手,起码将来仨肉团子娶媳妇儿的本钱是有的。
可真要找事儿做了,周芸芸又茫然了。
她两辈子都只会灶间那些事儿,偏如今家里不缺仆妇,哪怕偶尔还可以自个儿下厨做些精致的点心,可一日三餐却不可能尽数接手。
一方面,是因为她要花不少精力在仨肉团子身上,另一方面,这年头也确实没有官太太自个儿下厨的道理,哪怕家境再一般,雇佣个厨娘总是没问题的,毕竟这年头人力廉价得很。
不能终日待在灶间里,那就寻些别的事儿?
看话本子、游记是个好主意,可看多了也腻味,尤其如今的话本子多半都是才子佳人,初看个几本还凑合,时间久了只觉得那内容颇为一言难尽。
周芸芸都懒得吐槽为啥千金小姐会瞧上穷书生了,单是她看过的话本子里,圣上看中某书生的才华,将公主许配之,甚至允许书生娥皇女英两头大的,就有不下十本了。
明明律法有规定,驸马不得纳妾来着,怎么就还能娶平妻呢?有平妻不说,其中之一还是公主殿下……
只能说,古今中外的穷吊丝都是一样的想法,爽文的套路无非就是升级和泡妞。
旁人是不知晓,反正周芸芸觉得她已经完全不想再看话本子了。
除此之外,已婚妇人恐怕也就只剩下女红刺绣打发时间了。然而,在连着戳了自己几十针后,周芸芸明智的放弃了给儿子们缝制里衣的想法,她果然不是做女红的料。
这也不行,那也不成的,逛街看戏又不是周芸芸的菜,不由的,她想起了那些年被鱼祖宗支配的恐惧。
——总觉得自己是画地为牢了。
很快,孟谨元就觉察到了自家媳妇儿的反常。
待听了自家媳妇儿的烦恼,孟谨元第一反应是,自家仨肉团子还不够忙活的?
虽说翰林院全是一帮子大老爷们,可素日里得闲了,还是会聊到自家的情况。不说旁的,孩子的话题是始终绕不过去的,只不过比起妇人们常说的孩子经,他们更爱提自家孩子启蒙的事儿,只是每每提及都忍不住倒一通苦水。
年岁小的孩子,多半都是熊的,偶尔有几个乖巧的,那也未必就聪慧。当爹在外头为朝廷尽忠,回到家里还要给自家孩子启蒙,有时候还得捎带上近亲家的孩子,怎一个忙碌了得。
每到这个时候,孟谨元都不由的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
其他人家里,就算不止一个男孩,起码也是分年龄段的。一个教导得像模像样了,再来下一个。或者是先教出个大的,接下来大的带小的,兄友弟恭也极是不错。
可他们家……
一想到等仨肉团子长大后,自己要花费比常人多三倍乃至更多的精力去教导他们时,孟谨元总忍不住心疼自己,甚至很想跟周芸芸商量一下,咱们不生了,就这仨已经够他们俩口子吃一壶的了。
结果,他媳妇儿说太无聊了想找些事儿来做?
孟谨元觉得自己可能需要静一静。
冷静下来后,孟谨元才恍然想起一件事儿,自家这仨跟寻常人家的孩子不同,人家那是见天的哭闹,他们家是见天的睡觉。
吃喝拉撒睡,除非是不曾及时喂奶或者换尿布,才会很小声的哼哼两下,旁的时候安静得简直就不像是家里有婴孩的。
认真的思索良久,孟谨元给支了个招儿。
“芸娘,你若真觉得闲,索性给他们念书听,如何?也不用寻那些太深奥的,单就是声韵启蒙、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我看就差不多了。”
总是吃了睡睡了吃的,哪怕如今年岁确实还小,长此以往也不大好。孟谨元想着自个儿年岁小的时候,先生曾教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自家这仨还不会开口说话,那就先听书百遍好了,也不求其义自见,稍稍培养下读书的兴趣就成。
这个时候,孟谨元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不经意间的一个想法,险些逼死了曾经的学生周三山。
读书,果然是看天赋的。
或者说,及时止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
不是蠢作者神经病犯了,只是因为前段减肥把智商给减没了,痊愈后回头瞅瞅,前面两章【第181章、第182章】bug太多了,所以修改了一下。
……
……
好吧,我承认我就是个神经病→_→
PS:晚上还有更新。
PPS:我已经跟我那提供减肥药的基友单方面友尽了。_(┐「ε:)_
第183章
进学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吗?
好吧, 兴许进学也没那么难,可要学得好,学得有出息, 甚至通过层层考验,金榜题名登上朝堂,却无意于难于上青天。
或者这么说吧,对于周三山而言,高中的可能性还真就没有上天的可能性大。
因此, 在短暂的惊愕之后, 刘春花一个白眼翻过去, 故意曲解了他的意思, 极是不耐烦的摆手敷衍道:“继续进学是吧?行啊,家里什么都不缺,你去学呗,记得念书的时候把门关上。”
说罢, 她就转身进了屋里。
周三山被她气得浑身发抖,愣是有好一会儿没能说出一句囫囵话来。要知道,刘家这边是什么都不缺,可那是因为刘春花素日里经常要盘账的缘故,家里常备着笔墨纸砚。可账房里用的东西跟真正的读书人是完全不同的,更别提他将来是要考科举的, 整个家里上下压根就没有一本经史子集。
“不可理喻!不可理喻!真、真当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周三山直接放弃了跟自家婆娘讲道理,转身愤而离去,只盼着回头寻几个相熟的学子, 好生说一说自个儿是多么的怀才不遇、时运不济。
可不是怀才不遇、时运不济吗?
若非当初他不曾提前参加童生试,何尝会没资格考乡试呢?这要是往年也就罢了,去年乡试的时候,因着十里八乡都遇到了洪灾,多半学子都索性弃了考。但凡那会儿他参加了,还能考不上举人?
就因为他错过了童生试,以至于没资格参加乡试,之后的会试、殿试自然就没他的事儿了。反过来说……
唉,真的是一步错步步错!!
周三山觉得自己倒霉透了。
话说回来,刘春花也是这么想的,她那做买卖回回大赚的亲爹哟,唯一的一次亏本买卖就坑了她,也亏得大夫说周三山那处的毛病还有得治,假以时日还是有希望揣上孩子的。若非如此,刘春花才不稀罕跟这厮过呢!
人家老周家是人丁兴旺,不稀罕这么个蠢驴样儿的孙子,可老刘家就不同了,她可不能叫刘家的香火断在她的手上。
得亏周三山并不知晓他婆娘心里的想法,不然只怕能直接气死过去,谁叫他如今也就这点儿价值了呢?
不过还真别说,京城跟乡下小地方就是不同,旁的不说,单就是落魄学子就比旁的地方翻了好几番。尤其科举刚过,那些名落孙山却恰好离家远的学子,索性就留在京城里苦读,等待三年后的科举。这也算是常态,想当年唐书生亦是如此,毕竟这年头交通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可有一点,即便是名落孙山的学子们,那也至少是有举人功名的。要知道,本朝律例,但凡是秀才都要进行每年一次的岁考,且岁考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开考。
因此,除了京城本地的学子外,会留下来等待三年后科举的都是举人了,也就只有周三山了,连个童生都不是,仗着旁人不知他的底线,愣是跟那些落榜学子搭上了线。
旁人是真没想那么多,毕竟周三山的外表还是很有欺骗性的。
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不说,他婆娘刘春花那人也是个嘴硬心软的,起码比周家阿奶心软多了,哪怕不舍得在书籍笔墨上费钱,在吃喝用度方面还是很舍得的。
总之,周三山穿着比往日要好很多,加上谈吐方面也不算差,至于策论辩题之类的,哪个也不会这么没眼力劲儿的当众拷问。事实上,这些文人聚会,多得是吟诗作对,端的是风雅无限,却跟真正的经史子集没有什么关系。
周三山混得如鱼得水,尤其在不久的某日,意外的巧遇了孟谨元的同僚,坐实了他探花郎大舅子的说辞,立马就被其他学子所推崇。
探花郎大舅子这个说法倒也谈不上错,毕竟他跟周芸芸的确是堂兄妹关系。只不过,周芸芸的堂兄一连串,亲弟弟也有一个,更兼这做学问跟结亲真没啥关系,跟脑子好使不好使倒是有着莫大的联系。
直白的说,就周三山那脑子,别说就孟谨元这么个探花郎了,哪怕今个儿是孔子在世,或者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也不一定有救。基本上,他要是想高中,考虑一下重新投胎还比较有希望。
话分两头。
甭管周三山怎么吹嘘自己的妹夫是探花郎,或者说自己曾经跟着妹夫做了多年的学问,基本上这都是影响不到孟谨元的。这也亏得周三山多少还有点儿脑子,不敢胡乱应下事儿,只顾着吹嘘自己好叫人羡慕一二,旁的事儿他也干不出来。
没脑子,也没这个胆子。
却说孟家这头,尽管仨肉团子短暂的分了周芸芸的神,不过那一日周家阿奶的话还是叫她听进了耳里。
虽说古人讲究已婚妇人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可她到底不是一个真正的古人,先前刚嫁作人.妻时,才适应了妻子这个角色紧接着就怀了身子,就算她再能折腾,也不敢在孕期胡来,这才安生了好些日子。
至如今,孩子也生了,洗三满月百日都过了,眼瞅着仨肉团子越来越圆润白胖,周芸芸也开始琢磨着,自个儿是不是找些事儿来做。
因着周家阿奶先前那一席话,加上周芸芸本身也确实不擅长买卖一事,她索性不去考虑赚钱的问题,横竖孟谨元有俸禄,只要不奢侈,单论吃喝用度也花费不了太多的钱,更别提她还有大注的嫁妆在手,起码将来仨肉团子娶媳妇儿的本钱是有的。
可真要找事儿做了,周芸芸又茫然了。
她两辈子都只会灶间那些事儿,偏如今家里不缺仆妇,哪怕偶尔还可以自个儿下厨做些精致的点心,可一日三餐却不可能尽数接手。
一方面,是因为她要花不少精力在仨肉团子身上,另一方面,这年头也确实没有官太太自个儿下厨的道理,哪怕家境再一般,雇佣个厨娘总是没问题的,毕竟这年头人力廉价得很。
不能终日待在灶间里,那就寻些别的事儿?
看话本子、游记是个好主意,可看多了也腻味,尤其如今的话本子多半都是才子佳人,初看个几本还凑合,时间久了只觉得那内容颇为一言难尽。
周芸芸都懒得吐槽为啥千金小姐会瞧上穷书生了,单是她看过的话本子里,圣上看中某书生的才华,将公主许配之,甚至允许书生娥皇女英两头大的,就有不下十本了。
明明律法有规定,驸马不得纳妾来着,怎么就还能娶平妻呢?有平妻不说,其中之一还是公主殿下……
只能说,古今中外的穷吊丝都是一样的想法,爽文的套路无非就是升级和泡妞。
旁人是不知晓,反正周芸芸觉得她已经完全不想再看话本子了。
除此之外,已婚妇人恐怕也就只剩下女红刺绣打发时间了。然而,在连着戳了自己几十针后,周芸芸明智的放弃了给儿子们缝制里衣的想法,她果然不是做女红的料。
这也不行,那也不成的,逛街看戏又不是周芸芸的菜,不由的,她想起了那些年被鱼祖宗支配的恐惧。
——总觉得自己是画地为牢了。
很快,孟谨元就觉察到了自家媳妇儿的反常。
待听了自家媳妇儿的烦恼,孟谨元第一反应是,自家仨肉团子还不够忙活的?
虽说翰林院全是一帮子大老爷们,可素日里得闲了,还是会聊到自家的情况。不说旁的,孩子的话题是始终绕不过去的,只不过比起妇人们常说的孩子经,他们更爱提自家孩子启蒙的事儿,只是每每提及都忍不住倒一通苦水。
年岁小的孩子,多半都是熊的,偶尔有几个乖巧的,那也未必就聪慧。当爹在外头为朝廷尽忠,回到家里还要给自家孩子启蒙,有时候还得捎带上近亲家的孩子,怎一个忙碌了得。
每到这个时候,孟谨元都不由的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
其他人家里,就算不止一个男孩,起码也是分年龄段的。一个教导得像模像样了,再来下一个。或者是先教出个大的,接下来大的带小的,兄友弟恭也极是不错。
可他们家……
一想到等仨肉团子长大后,自己要花费比常人多三倍乃至更多的精力去教导他们时,孟谨元总忍不住心疼自己,甚至很想跟周芸芸商量一下,咱们不生了,就这仨已经够他们俩口子吃一壶的了。
结果,他媳妇儿说太无聊了想找些事儿来做?
孟谨元觉得自己可能需要静一静。
冷静下来后,孟谨元才恍然想起一件事儿,自家这仨跟寻常人家的孩子不同,人家那是见天的哭闹,他们家是见天的睡觉。
吃喝拉撒睡,除非是不曾及时喂奶或者换尿布,才会很小声的哼哼两下,旁的时候安静得简直就不像是家里有婴孩的。
认真的思索良久,孟谨元给支了个招儿。
“芸娘,你若真觉得闲,索性给他们念书听,如何?也不用寻那些太深奥的,单就是声韵启蒙、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我看就差不多了。”
总是吃了睡睡了吃的,哪怕如今年岁确实还小,长此以往也不大好。孟谨元想着自个儿年岁小的时候,先生曾教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自家这仨还不会开口说话,那就先听书百遍好了,也不求其义自见,稍稍培养下读书的兴趣就成。
这个时候,孟谨元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不经意间的一个想法,险些逼死了曾经的学生周三山。
读书,果然是看天赋的。
或者说,及时止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