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秋中文网 > 鹤唳华亭:惊心动魄的宫廷权谋 > 第91章 纱笼中人
第91章 纱笼中人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落秋中文网 www.luoqiu.me,最快更新鹤唳华亭:惊心动魄的宫廷权谋最新章节!
元月二十日前后,朝中接踵而至者有两件大政,皆由皇帝发中旨独断独裁。其一,三次向长州发敕,镇守副使顾逢恩整军拔队,领三万军出城行进,支援前线。其二,左迁刑部尚书杜蘅为中书令,令大理寺卿暂兼刑部尚书一职,吏部尚书朱缘仍居原位。或有人将二事戏言概称为出将入相。
撇开第一件军政不谈,第二件人事上的变动却使得部分朝臣不解,因为入相的杜蘅很明显是太子的私人。数年前李柏舟一案,他同张陆正一道效力甚巨不说,次年翻案时,他也曾与张氏一同戴职被审查。虽然鞫谳期间他一字未认,嗣后又证明是广川郡王和张氏子虚乌有的诬颂,但是此事仍然是他行状上不可祓除的一大污迹。以本朝的清流眼光看来,不避忌去职便已是恋阙之行,颇为直人君子不齿,不避忌去职反而累迁相位,则更加令人捉鼻。不齿也罢,捉鼻也罢,世风日下,且不论道。更要紧的是,以皇帝和太子多年微妙的关系,为何要将太子亲臣抬至钧衡相位,则有些天心莫测的意味在其中了。
何况当事者的态度也很奇怪,诏令下达,众人拱手相贺杜尚书,其中一善谑者笑问有无老僧也曾许他碧纱笼之时,杜蘅却面色悻悻,王顾左右后拂袖而去,弄得一干人倒真成了丈二僧,摸不着头脑。
面对赵王定楷,王府内侍总管长和也持同样的观点和疑问。仲春将临,新痕悬柳,淡彩穿花,然而早晚天气仍是偏于冷的一面,并不十分适合出游。定楷在后园的晚风中缓行慢步,长和也只能耐心压慢步子,多走了片刻,便忍不住要搓手跺足。
定楷顺手扯下一枝早发新柳,照他手上一笞,沉声道:“多大人了,稳重些。”长和嘿嘿一笑,稳重了片刻,接着说道:“所以他们都是这么说的。”定楷冷笑道:“他们是谁?有三品上的吗?有省部内办军政、民政、财政的吗?”长和经他一提醒,倒是一愣,想了想摇头道:“好似还真不多,言官们说得是多一些。”定楷道:“他们自然会说得多,一来这是他们的本分,二来他们是清流,早不知这些年办实务的形势了。你也以为陛下这是为了军事在抬举太子吗?你也以为太子的势力柳暗花明了吗?陛下这是举手谈笑间,便将太子内外两条道路都封死了。”长和道:“可是杜蘅和太子的关系臣愚昧,还请殿下指教。”
夕阳下春鸟啁啾,响应而鸣。定楷缓步前行,蹙眉道:“去岁岁察后,我同你讲过些什么话?从李柏舟去位,何道然入职,至今五年间,三省的权力已被陛下渐次架空。今日行政,六部之上,直达天听,三省不过徒有其名,负责联系而已。而六部当中,礼部摇摆不定,户工多行庶政。掌大政的衙门内,吏部掌人事,枢部掌军事,独余掌刑名的刑部尚亲东朝。这次人事变迁,杜蘅明升,其实是丧权。什么纱笼中人,日后就成金笼中鸟了。”
长和人不迟钝,经他一点拨,也立刻醒悟过来,问道:“如此说,纵观今日局面,大政庶政皆已由天子直掌。陛下的手段,当真雷霆万钧,短短不到一月,太子外失兵,内失政,什么出将入相,不如说是扼亢拊背更贴切些。太子不曾料到这个局面吗?怎么这次这么甘心便为陛下驱驰了?”
定楷叹气道:“我这太子哥哥的心思,我大概能够猜到一点。一则他以为他最大的靠山是他舅舅,他舅舅有难,他没有袖手的道理;一则他五年来为此役也算得上宵衣旰食了,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明白做一桩事业功败垂成的痛苦;还有,我想也是最要紧的,还是那句话,他的道和我的不一样。”
长和道:“照王爷这么说,内外交迫如此,那么太子的地位,已是岌岌可危了?”
定楷缓缓摇头道:“我之前还同你说过什么,局势安,太子便安。如今局势不安稳吗?陛下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军政全盘收回,你告诉我,他还有什么理由非废太子不可?还是你觉得比起太子他更喜欢我?”
他回过头,冷笑道:“而且你适才说,世人以为太子是用军政换来的杜氏入相,何见之晚!太子为人精明,肯定趁势和陛下提过要求,但绝不是此,至于这要求为何,你我暂且拭目以待。”
长和随他继续行走,微觉两掌心发冷冒汗,小心问道:“王爷今后当如何打算?”
定楷安步当车,笑道:“陛下和太子是君,君必须用道,我们不是,我们可以用术不是吗?”
长和道:“王爷,臣说这样话王爷勿怪。太子几年来办的虽是庶政,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差事,陛下再束缚他的举动,他从中得到的也是实实在在执政的人脉。广川郡给王爷留下的,王爷结交的,可都只是乌台的官员、清流和翰林,不是言官,就是文士。难道要在吵架相骂上胜过他们吗?”
定楷笑道:“我把那句‘何见之晚’也一样赏给你,你晚上回去写百遍给我看。话说两面,你要非这么说,看来也不算错,然而你要这么说,我大概会更欢喜。太子亲近的是什么人,都是实打实办事的人;王爷亲近的都是什么人,都是道德君子的文人。办实业自然是要得罪人的,自然是要惹道德君子厌烦的。以储君的身份办实业,不管有没有疏漏,不管有没有陛下的支持,这都已经彻底得罪了他们了,而且不止一日,不止一月,已经得罪整整五年了。天下虽然有明白人,但是更多的不明白的人、不想明白的人、装不明白的人。”
晚照中的衰败春庭,小池塘上余晖涌动如金屑。暧昧春日,四下里俱是沾泥堕水的柳絮。定楷驻足,一笑有如自语:“但是,青史就是由这群人书写的。事到临头,你觉得陛下会偏向哪边?”
有匆匆脚步声打断了两人交谈,长和回首,见是府内一小内侍,皱眉斥责道:“这地方是你来得的吗?”小侍焦急回答道:“总管大人,臣本不敢坏了规矩,只是宫内来人了,是娘娘遣来的,有要紧事要知会王爷。”
既是皇后的懿旨,长和不敢再怠慢,见定楷不开口,自己忍不住催促道:“快说。”小侍转述道:“娘娘说,陛下已经给王爷指婚。是张供辰张学士的女公子,此事今日下礼部议论,已经通过。吉期已定,在二月十二,接下来纳采问名、纳吉、纳争、请期诸事看来也要仓促施行了。”
这事发太过突然,长和大惊失色,问道:“还有一年时间,何言仓促?”
小侍尚未答话,定楷已微微一笑道:“你以为是明年,他说的是下月十二呢。你先下去罢,和来者讲,我知道了,让他上达皇后,说我明日再进宫,向皇后请安。”
长和看着那小侍者离去,望向定楷问道:“太子出的条件,就是这个?”
定楷随手摸了摸他汗湿的掌心,摇头笑道:“没出息的东西。”
长和甩开他的手,咬牙质问道:“王爷刚才还说,做事业者,最惧功败垂成。这难道不是王爷之事业,难道不是臣之事业?王爷难道任由它垂成,难道要因为这么可笑的理由让它垂成?”
定楷看着他,突然哈哈大笑道:“你以为这个理由可笑吗?错了!这个理由于陛下,于太子,于全天下都是正大光明,浑然天成。我若是太子,也绝不会冒险去犯军政,去触人事,去批逆鳞,我一样会用这个最简单也最有用的办法!为什么?因为我的身份是宗室,因为我朝的家法就是如此!你想要公平?天下几时有过公平?!”
两道泪水在他大笑时悄然落下,在余晖下和他眉上旧痕,闪亮成三道长长伤疤。长和从小与他一同长大,从未见过他如此失态,一时呆愣,无言以对,无言以慰。
他手足无措,不知进退,定楷已经从容地拭去了泪水,神情回复如初,丝毫不因在臣下面前失仪而介意或尴尬。
长和轻轻询问道:“王爷?”
定楷和声道:“你再陪我走走,过了今日,怕就没有这份闲情了。”
长和答应一声,依旧跟在他身后,听他絮絮发问道:“你是不是觉得陛下该有的都有了,我这颗卒子就已经无用,该弃时便弃若敝屣了,所以满心不忿呢?”
长和道:“于陛下,臣不敢怨怼。”
定楷点头道:“这就对了,无须怨怼,也无可怨怼。留我也好,逐我也好,就跟纵太子,迁杜蘅一样,不过都是陛下的帝王术。但是我平心说一句,在我的身上,陛下的术用得是完璧无瑕,但是在太子身上,陛下的术用过头了,就不那么精彩了。”
长和仍在为他婚事忧心,对这话不过听得漫不经心,随意敷衍道:“请王爷详解。”
定楷看他一眼,知他未上心,仍然继续说道:“陛下因多年积弊,一朝有罄尽之机,以致矫枉过正。在杜蘅一事上,帝王的术已经用到了极点,可是他还差了一点道来调和。什么道?以私情论,他是太子的父亲,不能不给自己的儿子留些慈爱;以君臣论,这样一个太子不算他的重臣吗?他做国君者怎可对重臣如此绝情?僭越而言,我若处在陛下的位置,一定会网开一面,即使这次不迁朱缘,也绝不会迁杜蘅。逼迫过急,困兽犹争,何况一个在位近二十年的储君?”
长和此时方警觉起来,惊问道:“王爷方才不是说陛下没有必要……”
定楷突兀地止住了脚步,斩钉截铁道:“我是说过陛下没有,但是太子知道吗?你从前问过我,我哥哥不明白的事,太子明不明白,今日我就赌上性命告诉你,他不明白。他不明白,他真正的靠山根本不是顾思林,而是陛下。失了顾思林对他不过算是断腕,失了陛下才是断颈。”
长和迟疑道:“太子精明至此,王爷何以如此笃定?”
定楷一笑道:“你知道‘积重难返’四个字有多大作用吗?”
二人相对,默默无语良久,日已西沉,定楷突然开口问道:“你说,张学士的那位女公子会是什么样子?”
长和不解他为何陡然思及此,摇头道:“臣想不出来。但是张学士臣见过,人物清秀轩朗,女公子应当也属佳人无疑。”
定楷叹道:“小儿女与此事又有何干碍,要陪我这亡命之徒一道来博弈?”
长和一惊问道:“她博什么?”
定楷望向落日,直至最后一丝余晖沉沦,冷笑道:“我败,她是犯妇罪臣,遗羞父母。我胜,她可登堂入室,母仪天下。”
长和撩袍跪倒道:“臣愿以死效力,任凭王爷驱驰。及今间不容发,请王爷示下。”
二人一立一拜,早春的无尽夜色当中,乍暖还寒的风掸动了定楷的白竺丝袍摆,刚上过浆的丝绸冰冷挺括地击打着长和的面颊。夜幕中,定楷声音如晚风一样平静而冷漠:“眼下的局势于我们而言可以说不好,也可以说是最大的机会。离他给定我们的期限还有二十日,这么短时间内,用人事,用军事都无法撼动他,但是唯有一条,古往今来,对哪个储副来说都是绝不能沾的禁忌”
他用手中柔软的柳枝稍点了点长和的肩膀,道:“子弄父兵,罪当笞是吗?但是子弄父兵,是想弑父弑君呢?那就不是打板子,是要掉脑袋了。”
长和看不见他的神情,但在冷风中忽然浑身起了一层战栗,问道:“可是诬告储君……”
定楷冷笑道:“你以为这是在冤枉他吗?五年前,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五年后,暗流深涌,前路如晦。顾思林在京卫中那么多故旧部下,你敢保证他没动过这门心思?詹府那个小吏,用他做什么?太子自负如此,他根本不需要文胆谋士,他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可以内外牵连的线人。”
长和咬牙不语,只听定楷的声音再度似乎从很遥远的地方响起:“所以,这么要紧的时候,我不能成亲,也不能离京。哥哥留给我的人,鲜有张陆正般能死人事者。我在,他们还是我的;我不在,他们就不是了。”
他重复了一句,道:“所以我不能走。”
此时夜色已深,在这无月无星无光的黯淡之所在,他的声音没有任何异样。所以长和没有看见,没有听见,也没有疑心。赵王萧定楷肃立于夜风之中,已经再度不动声色地泪流满面。
元月二十日前后,朝中接踵而至者有两件大政,皆由皇帝发中旨独断独裁。其一,三次向长州发敕,镇守副使顾逢恩整军拔队,领三万军出城行进,支援前线。其二,左迁刑部尚书杜蘅为中书令,令大理寺卿暂兼刑部尚书一职,吏部尚书朱缘仍居原位。或有人将二事戏言概称为出将入相。
撇开第一件军政不谈,第二件人事上的变动却使得部分朝臣不解,因为入相的杜蘅很明显是太子的私人。数年前李柏舟一案,他同张陆正一道效力甚巨不说,次年翻案时,他也曾与张氏一同戴职被审查。虽然鞫谳期间他一字未认,嗣后又证明是广川郡王和张氏子虚乌有的诬颂,但是此事仍然是他行状上不可祓除的一大污迹。以本朝的清流眼光看来,不避忌去职便已是恋阙之行,颇为直人君子不齿,不避忌去职反而累迁相位,则更加令人捉鼻。不齿也罢,捉鼻也罢,世风日下,且不论道。更要紧的是,以皇帝和太子多年微妙的关系,为何要将太子亲臣抬至钧衡相位,则有些天心莫测的意味在其中了。
何况当事者的态度也很奇怪,诏令下达,众人拱手相贺杜尚书,其中一善谑者笑问有无老僧也曾许他碧纱笼之时,杜蘅却面色悻悻,王顾左右后拂袖而去,弄得一干人倒真成了丈二僧,摸不着头脑。
面对赵王定楷,王府内侍总管长和也持同样的观点和疑问。仲春将临,新痕悬柳,淡彩穿花,然而早晚天气仍是偏于冷的一面,并不十分适合出游。定楷在后园的晚风中缓行慢步,长和也只能耐心压慢步子,多走了片刻,便忍不住要搓手跺足。
定楷顺手扯下一枝早发新柳,照他手上一笞,沉声道:“多大人了,稳重些。”长和嘿嘿一笑,稳重了片刻,接着说道:“所以他们都是这么说的。”定楷冷笑道:“他们是谁?有三品上的吗?有省部内办军政、民政、财政的吗?”长和经他一提醒,倒是一愣,想了想摇头道:“好似还真不多,言官们说得是多一些。”定楷道:“他们自然会说得多,一来这是他们的本分,二来他们是清流,早不知这些年办实务的形势了。你也以为陛下这是为了军事在抬举太子吗?你也以为太子的势力柳暗花明了吗?陛下这是举手谈笑间,便将太子内外两条道路都封死了。”长和道:“可是杜蘅和太子的关系臣愚昧,还请殿下指教。”
夕阳下春鸟啁啾,响应而鸣。定楷缓步前行,蹙眉道:“去岁岁察后,我同你讲过些什么话?从李柏舟去位,何道然入职,至今五年间,三省的权力已被陛下渐次架空。今日行政,六部之上,直达天听,三省不过徒有其名,负责联系而已。而六部当中,礼部摇摆不定,户工多行庶政。掌大政的衙门内,吏部掌人事,枢部掌军事,独余掌刑名的刑部尚亲东朝。这次人事变迁,杜蘅明升,其实是丧权。什么纱笼中人,日后就成金笼中鸟了。”
长和人不迟钝,经他一点拨,也立刻醒悟过来,问道:“如此说,纵观今日局面,大政庶政皆已由天子直掌。陛下的手段,当真雷霆万钧,短短不到一月,太子外失兵,内失政,什么出将入相,不如说是扼亢拊背更贴切些。太子不曾料到这个局面吗?怎么这次这么甘心便为陛下驱驰了?”
定楷叹气道:“我这太子哥哥的心思,我大概能够猜到一点。一则他以为他最大的靠山是他舅舅,他舅舅有难,他没有袖手的道理;一则他五年来为此役也算得上宵衣旰食了,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明白做一桩事业功败垂成的痛苦;还有,我想也是最要紧的,还是那句话,他的道和我的不一样。”
长和道:“照王爷这么说,内外交迫如此,那么太子的地位,已是岌岌可危了?”
定楷缓缓摇头道:“我之前还同你说过什么,局势安,太子便安。如今局势不安稳吗?陛下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军政全盘收回,你告诉我,他还有什么理由非废太子不可?还是你觉得比起太子他更喜欢我?”
他回过头,冷笑道:“而且你适才说,世人以为太子是用军政换来的杜氏入相,何见之晚!太子为人精明,肯定趁势和陛下提过要求,但绝不是此,至于这要求为何,你我暂且拭目以待。”
长和随他继续行走,微觉两掌心发冷冒汗,小心问道:“王爷今后当如何打算?”
定楷安步当车,笑道:“陛下和太子是君,君必须用道,我们不是,我们可以用术不是吗?”
长和道:“王爷,臣说这样话王爷勿怪。太子几年来办的虽是庶政,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差事,陛下再束缚他的举动,他从中得到的也是实实在在执政的人脉。广川郡给王爷留下的,王爷结交的,可都只是乌台的官员、清流和翰林,不是言官,就是文士。难道要在吵架相骂上胜过他们吗?”
定楷笑道:“我把那句‘何见之晚’也一样赏给你,你晚上回去写百遍给我看。话说两面,你要非这么说,看来也不算错,然而你要这么说,我大概会更欢喜。太子亲近的是什么人,都是实打实办事的人;王爷亲近的都是什么人,都是道德君子的文人。办实业自然是要得罪人的,自然是要惹道德君子厌烦的。以储君的身份办实业,不管有没有疏漏,不管有没有陛下的支持,这都已经彻底得罪了他们了,而且不止一日,不止一月,已经得罪整整五年了。天下虽然有明白人,但是更多的不明白的人、不想明白的人、装不明白的人。”
晚照中的衰败春庭,小池塘上余晖涌动如金屑。暧昧春日,四下里俱是沾泥堕水的柳絮。定楷驻足,一笑有如自语:“但是,青史就是由这群人书写的。事到临头,你觉得陛下会偏向哪边?”
有匆匆脚步声打断了两人交谈,长和回首,见是府内一小内侍,皱眉斥责道:“这地方是你来得的吗?”小侍焦急回答道:“总管大人,臣本不敢坏了规矩,只是宫内来人了,是娘娘遣来的,有要紧事要知会王爷。”
既是皇后的懿旨,长和不敢再怠慢,见定楷不开口,自己忍不住催促道:“快说。”小侍转述道:“娘娘说,陛下已经给王爷指婚。是张供辰张学士的女公子,此事今日下礼部议论,已经通过。吉期已定,在二月十二,接下来纳采问名、纳吉、纳争、请期诸事看来也要仓促施行了。”
这事发太过突然,长和大惊失色,问道:“还有一年时间,何言仓促?”
小侍尚未答话,定楷已微微一笑道:“你以为是明年,他说的是下月十二呢。你先下去罢,和来者讲,我知道了,让他上达皇后,说我明日再进宫,向皇后请安。”
长和看着那小侍者离去,望向定楷问道:“太子出的条件,就是这个?”
定楷随手摸了摸他汗湿的掌心,摇头笑道:“没出息的东西。”
长和甩开他的手,咬牙质问道:“王爷刚才还说,做事业者,最惧功败垂成。这难道不是王爷之事业,难道不是臣之事业?王爷难道任由它垂成,难道要因为这么可笑的理由让它垂成?”
定楷看着他,突然哈哈大笑道:“你以为这个理由可笑吗?错了!这个理由于陛下,于太子,于全天下都是正大光明,浑然天成。我若是太子,也绝不会冒险去犯军政,去触人事,去批逆鳞,我一样会用这个最简单也最有用的办法!为什么?因为我的身份是宗室,因为我朝的家法就是如此!你想要公平?天下几时有过公平?!”
两道泪水在他大笑时悄然落下,在余晖下和他眉上旧痕,闪亮成三道长长伤疤。长和从小与他一同长大,从未见过他如此失态,一时呆愣,无言以对,无言以慰。
他手足无措,不知进退,定楷已经从容地拭去了泪水,神情回复如初,丝毫不因在臣下面前失仪而介意或尴尬。
长和轻轻询问道:“王爷?”
定楷和声道:“你再陪我走走,过了今日,怕就没有这份闲情了。”
长和答应一声,依旧跟在他身后,听他絮絮发问道:“你是不是觉得陛下该有的都有了,我这颗卒子就已经无用,该弃时便弃若敝屣了,所以满心不忿呢?”
长和道:“于陛下,臣不敢怨怼。”
定楷点头道:“这就对了,无须怨怼,也无可怨怼。留我也好,逐我也好,就跟纵太子,迁杜蘅一样,不过都是陛下的帝王术。但是我平心说一句,在我的身上,陛下的术用得是完璧无瑕,但是在太子身上,陛下的术用过头了,就不那么精彩了。”
长和仍在为他婚事忧心,对这话不过听得漫不经心,随意敷衍道:“请王爷详解。”
定楷看他一眼,知他未上心,仍然继续说道:“陛下因多年积弊,一朝有罄尽之机,以致矫枉过正。在杜蘅一事上,帝王的术已经用到了极点,可是他还差了一点道来调和。什么道?以私情论,他是太子的父亲,不能不给自己的儿子留些慈爱;以君臣论,这样一个太子不算他的重臣吗?他做国君者怎可对重臣如此绝情?僭越而言,我若处在陛下的位置,一定会网开一面,即使这次不迁朱缘,也绝不会迁杜蘅。逼迫过急,困兽犹争,何况一个在位近二十年的储君?”
长和此时方警觉起来,惊问道:“王爷方才不是说陛下没有必要……”
定楷突兀地止住了脚步,斩钉截铁道:“我是说过陛下没有,但是太子知道吗?你从前问过我,我哥哥不明白的事,太子明不明白,今日我就赌上性命告诉你,他不明白。他不明白,他真正的靠山根本不是顾思林,而是陛下。失了顾思林对他不过算是断腕,失了陛下才是断颈。”
长和迟疑道:“太子精明至此,王爷何以如此笃定?”
定楷一笑道:“你知道‘积重难返’四个字有多大作用吗?”
二人相对,默默无语良久,日已西沉,定楷突然开口问道:“你说,张学士的那位女公子会是什么样子?”
长和不解他为何陡然思及此,摇头道:“臣想不出来。但是张学士臣见过,人物清秀轩朗,女公子应当也属佳人无疑。”
定楷叹道:“小儿女与此事又有何干碍,要陪我这亡命之徒一道来博弈?”
长和一惊问道:“她博什么?”
定楷望向落日,直至最后一丝余晖沉沦,冷笑道:“我败,她是犯妇罪臣,遗羞父母。我胜,她可登堂入室,母仪天下。”
长和撩袍跪倒道:“臣愿以死效力,任凭王爷驱驰。及今间不容发,请王爷示下。”
二人一立一拜,早春的无尽夜色当中,乍暖还寒的风掸动了定楷的白竺丝袍摆,刚上过浆的丝绸冰冷挺括地击打着长和的面颊。夜幕中,定楷声音如晚风一样平静而冷漠:“眼下的局势于我们而言可以说不好,也可以说是最大的机会。离他给定我们的期限还有二十日,这么短时间内,用人事,用军事都无法撼动他,但是唯有一条,古往今来,对哪个储副来说都是绝不能沾的禁忌”
他用手中柔软的柳枝稍点了点长和的肩膀,道:“子弄父兵,罪当笞是吗?但是子弄父兵,是想弑父弑君呢?那就不是打板子,是要掉脑袋了。”
长和看不见他的神情,但在冷风中忽然浑身起了一层战栗,问道:“可是诬告储君……”
定楷冷笑道:“你以为这是在冤枉他吗?五年前,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五年后,暗流深涌,前路如晦。顾思林在京卫中那么多故旧部下,你敢保证他没动过这门心思?詹府那个小吏,用他做什么?太子自负如此,他根本不需要文胆谋士,他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可以内外牵连的线人。”
长和咬牙不语,只听定楷的声音再度似乎从很遥远的地方响起:“所以,这么要紧的时候,我不能成亲,也不能离京。哥哥留给我的人,鲜有张陆正般能死人事者。我在,他们还是我的;我不在,他们就不是了。”
他重复了一句,道:“所以我不能走。”
此时夜色已深,在这无月无星无光的黯淡之所在,他的声音没有任何异样。所以长和没有看见,没有听见,也没有疑心。赵王萧定楷肃立于夜风之中,已经再度不动声色地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