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秋中文网 > 我让历史拐个弯之明劫 > 第21章 进城
第21章 进城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落秋中文网 www.luoqiu.me,最快更新我让历史拐个弯之明劫最新章节!
第二十一章进城
万俟阳一个人进了卧室房间,往四周一看又犯愁了,这毕竟不是自己的家啊,想保存一样东西都找不着合适的地方,怎么办?再四下里瞅了瞅,最后眼睛落在昨天晚上睡觉的枕头上,发现枕头上面还套了个枕套,平时百姓家里的枕头里面一般都是一些谷壳或是荞壳填充的,睡起来很滑很舒适。万俟阳也想不出能放在哪里了,没办法只有决定放在这里面了,他这也不是说想防着谁,主要目的只是方便他存放和寻找,也避免柱子他们发现后,到时又得找借口来解释了。
先拿出了玉牌和手机先放了进去,又把部分碎银拿了十两放进去,然后把挎包也放在床上,碎银在自己身上四处都藏一点,最后拿着这几盒药,想了想放了进去,过了一会最后又拿出两盒出来,头孢克肟分散片,芬必得,他觉得说不定万一有用呢?然后去除外面的包装,了解了药品的适用症状和用量后就毁掉了外包装,把碎纸装进口袋然后找机会再扔掉。
最后万俟阳把头发梳理了一遍,还是用头巾束了起来,外面再戴了个帽子,明代时候的帽子顶上都突出一截来,便于发髻的安置。这天气不冷不热的,戴上帽子还正合适。等到马大叔和万俟阳走的时候,万俟阳又发现马大叔手上提着一个小包袱,“阳仔,这东西可得随身带着呀,不然一点都不像出门办事的人,免得被官兵拿住盘问你是干什么的。若是遇见有人盘问你就说听说京城爆炸了专程进来找亲戚的,亲戚当天就在城里现在还没有回家。”马大叔连这一步都为万俟阳想到了,这让万俟阳觉得自己出来走江湖还是太嫩了一些啊!这就是经验啊,必须得学习啊!
“这里面有你婶子给你烙的大饼,嘿嘿,我都没记起还是你婶子提醒我的,好了现在可以出发了!”马大叔走在前面,万俟阳此时心里也是百感交集啊,“多么纯朴的人啊,自己也没做什么,但别人还真就把我当成一家人了。”
两人走了一个时辰的样子,一路上还是看着有不少人来回赶着路。因为他们这条路还只能算得上是一条不大的支路,再走一刻钟的样子就会走到南北交通的主线路上了,那时候的人才会更多,路也更宽,因为路上面马车都可以来回穿梭。
差不多应该是上午十一点半左右的时间了,因为早上在付家耽搁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在家里准备了一会才出发,走的时候差不多快九点钟了吧,万俟阳这时感觉有些累了,顺便坐下休息会,“马大叔,咱们歇息会吧,我记得前面好像要回到主路上了吧。”
“阳仔你记性真好,不错,咱们拐个弯就到了主路,然后再走半个时辰就可以看见京城了。”马大叔这条路是经常走的,可以说是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路。
万俟阳拿出了烙饼,分给马大叔一半,自己先吃了起来,马大叔也基本摸清了他的性格,所以也没怎么推迟就接下了饼也吃了起来。
“婶子做得真好吃,马大叔,我觉得剩下的路我自己走就可以了,你一会就先回家吧!”万俟阳觉得马大叔已经陪他走了这么长的路了应该没问题了,自己也找得着路了。
“不行,怎么说我也要看着你进城我才放心,听说昨天城门都是关了一半,只许进不准出的,还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情况。”马大叔边吃边说起昨天他打听到的消息。
“没事的,我已经记住了你说的话。”万俟阳还是觉得让马大叔早点回家好一点。
“说好了送你到外城城门口,走吧,吃完了现在又有劲了。”马大叔也不管万俟阳跟没跟上,先起身走了出去。
万俟阳很无奈,他挺理解马大叔这样做是为什么,有一种孩子第一次出门做父母的感受是非常不舍的,儿行千里母担忧就是这个意思。
万俟阳赶紧吃完最后一口烙饼跟上马大叔的脚步,转个弯就看见了不远处的主路,这条主路是南北交通的主要干道,也是各大交通要道,走水路前也得从这里出发才能到码头,走陆运也必需从这条道出发,所以这条道特别宽阔。北京城的南面是有外城的,而其它三面则无,本来当初嘉靖年间为防御外敌而修建的。原本计划绕内城修建一周,但因财力不足等多种原因只修建了南城一面,东西抱接内城后便草草收工了。北京的外城城墙与内城城墙相比,低矮得多。外城城墙结构与内城基本一致,其周长约14.4公里,外侧均高7.06米,内侧均高5.92米,平均基厚12.24米,平均顶厚9.24米,共设有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西便门等七座城门,其面积相当于今天北京的崇文、宣武两区,民国以前这里多居住一些平民百姓和汉族官员,分布有很多的茶楼酒肆、会馆戏园,有着别具一格的文化风情。
当初万俟阳上大学时来到北京,发现北京带门字的地名很多,它们就好象是这座城市里的坐标一样。虽然现在它们大多已经消失,但是对于古老的北京城而言,它们却是那段往昔岁月里最真实的记忆。
说起北京的城门,老北京人都会首先说这样一句话:“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典一口钟“,指的是内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门。其中的“内九”,指的就是以正阳门为中心,内城的九座城门。指的是东边儿的东直门、朝阳门;西边儿的西直门和阜成门;北边儿的德胜门、安定门;南边儿的崇文门、正阳门(前门)和宣武门。这内城里的九门也被称为“京师九门”,它们是当年北京城里防守最严密,也是最重要的门了。
“外七“是指明世宗为加强城防,在嘉靖三十二年增修的外城城门。与最北边和内城的“前三门“平行的是东便门和西便门,东西两边儿分别是广渠门和广安门,南边则是左安门、右安门和直通正阳门的永定门。外城的门围括出了平民百姓的生活区域,那里是原来整个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
第二十一章进城
万俟阳一个人进了卧室房间,往四周一看又犯愁了,这毕竟不是自己的家啊,想保存一样东西都找不着合适的地方,怎么办?再四下里瞅了瞅,最后眼睛落在昨天晚上睡觉的枕头上,发现枕头上面还套了个枕套,平时百姓家里的枕头里面一般都是一些谷壳或是荞壳填充的,睡起来很滑很舒适。万俟阳也想不出能放在哪里了,没办法只有决定放在这里面了,他这也不是说想防着谁,主要目的只是方便他存放和寻找,也避免柱子他们发现后,到时又得找借口来解释了。
先拿出了玉牌和手机先放了进去,又把部分碎银拿了十两放进去,然后把挎包也放在床上,碎银在自己身上四处都藏一点,最后拿着这几盒药,想了想放了进去,过了一会最后又拿出两盒出来,头孢克肟分散片,芬必得,他觉得说不定万一有用呢?然后去除外面的包装,了解了药品的适用症状和用量后就毁掉了外包装,把碎纸装进口袋然后找机会再扔掉。
最后万俟阳把头发梳理了一遍,还是用头巾束了起来,外面再戴了个帽子,明代时候的帽子顶上都突出一截来,便于发髻的安置。这天气不冷不热的,戴上帽子还正合适。等到马大叔和万俟阳走的时候,万俟阳又发现马大叔手上提着一个小包袱,“阳仔,这东西可得随身带着呀,不然一点都不像出门办事的人,免得被官兵拿住盘问你是干什么的。若是遇见有人盘问你就说听说京城爆炸了专程进来找亲戚的,亲戚当天就在城里现在还没有回家。”马大叔连这一步都为万俟阳想到了,这让万俟阳觉得自己出来走江湖还是太嫩了一些啊!这就是经验啊,必须得学习啊!
“这里面有你婶子给你烙的大饼,嘿嘿,我都没记起还是你婶子提醒我的,好了现在可以出发了!”马大叔走在前面,万俟阳此时心里也是百感交集啊,“多么纯朴的人啊,自己也没做什么,但别人还真就把我当成一家人了。”
两人走了一个时辰的样子,一路上还是看着有不少人来回赶着路。因为他们这条路还只能算得上是一条不大的支路,再走一刻钟的样子就会走到南北交通的主线路上了,那时候的人才会更多,路也更宽,因为路上面马车都可以来回穿梭。
差不多应该是上午十一点半左右的时间了,因为早上在付家耽搁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在家里准备了一会才出发,走的时候差不多快九点钟了吧,万俟阳这时感觉有些累了,顺便坐下休息会,“马大叔,咱们歇息会吧,我记得前面好像要回到主路上了吧。”
“阳仔你记性真好,不错,咱们拐个弯就到了主路,然后再走半个时辰就可以看见京城了。”马大叔这条路是经常走的,可以说是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路。
万俟阳拿出了烙饼,分给马大叔一半,自己先吃了起来,马大叔也基本摸清了他的性格,所以也没怎么推迟就接下了饼也吃了起来。
“婶子做得真好吃,马大叔,我觉得剩下的路我自己走就可以了,你一会就先回家吧!”万俟阳觉得马大叔已经陪他走了这么长的路了应该没问题了,自己也找得着路了。
“不行,怎么说我也要看着你进城我才放心,听说昨天城门都是关了一半,只许进不准出的,还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情况。”马大叔边吃边说起昨天他打听到的消息。
“没事的,我已经记住了你说的话。”万俟阳还是觉得让马大叔早点回家好一点。
“说好了送你到外城城门口,走吧,吃完了现在又有劲了。”马大叔也不管万俟阳跟没跟上,先起身走了出去。
万俟阳很无奈,他挺理解马大叔这样做是为什么,有一种孩子第一次出门做父母的感受是非常不舍的,儿行千里母担忧就是这个意思。
万俟阳赶紧吃完最后一口烙饼跟上马大叔的脚步,转个弯就看见了不远处的主路,这条主路是南北交通的主要干道,也是各大交通要道,走水路前也得从这里出发才能到码头,走陆运也必需从这条道出发,所以这条道特别宽阔。北京城的南面是有外城的,而其它三面则无,本来当初嘉靖年间为防御外敌而修建的。原本计划绕内城修建一周,但因财力不足等多种原因只修建了南城一面,东西抱接内城后便草草收工了。北京的外城城墙与内城城墙相比,低矮得多。外城城墙结构与内城基本一致,其周长约14.4公里,外侧均高7.06米,内侧均高5.92米,平均基厚12.24米,平均顶厚9.24米,共设有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西便门等七座城门,其面积相当于今天北京的崇文、宣武两区,民国以前这里多居住一些平民百姓和汉族官员,分布有很多的茶楼酒肆、会馆戏园,有着别具一格的文化风情。
当初万俟阳上大学时来到北京,发现北京带门字的地名很多,它们就好象是这座城市里的坐标一样。虽然现在它们大多已经消失,但是对于古老的北京城而言,它们却是那段往昔岁月里最真实的记忆。
说起北京的城门,老北京人都会首先说这样一句话:“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典一口钟“,指的是内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门。其中的“内九”,指的就是以正阳门为中心,内城的九座城门。指的是东边儿的东直门、朝阳门;西边儿的西直门和阜成门;北边儿的德胜门、安定门;南边儿的崇文门、正阳门(前门)和宣武门。这内城里的九门也被称为“京师九门”,它们是当年北京城里防守最严密,也是最重要的门了。
“外七“是指明世宗为加强城防,在嘉靖三十二年增修的外城城门。与最北边和内城的“前三门“平行的是东便门和西便门,东西两边儿分别是广渠门和广安门,南边则是左安门、右安门和直通正阳门的永定门。外城的门围括出了平民百姓的生活区域,那里是原来整个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