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落秋中文网 www.luoqiu.me,最快更新清和最新章节!
五万边军南下,奉旨征讨安南,于朝廷而言,是一等一的大事。
北-疆-边军以骑兵为主,善用弓-弩-长刀。
步卒多携带强弓,长枪,火铳,腰刀,以刀盾列阵。
兀良哈和鞑靼骑兵擅使马刀,从边军中选-拔-的精锐,则对制式长刀和加装了铁刺的长枪情有独钟。
枪-身-灌-入了铁水和铜水,刀砍不断,坚固无比。枪头加长,加-粗,楔有数十枚长短不一的铁刺和刷了桐油的木刺,锋利骇人。
工匠在制造长枪的过程中,结合狼牙棒和狼筅的特点,制造出了边军独有的变种版长枪。其威力已在同鞑靼骑兵的对战中得到过验证,遇敌之时,迎面互冲,刀砍不及,一枪横扫,只要碰到身上,不死也要戳几个窟窿。
有兵仗局工匠开动脑筋,认为这样的战果还不够给力,制造出了变种长枪终极版,枪身上不只带有铁刺木刺,另加装数枚-倒-刺,寒光闪闪的亮出来,不用亲身体验,凭想象就知道被戳一下会是什么滋味。
边军给出了一个十分贴切的形容,“铁扒犁”。在军中几经流传,演变成了“铁-扒-皮”。
光听名字,已是-霸-气-侧-漏,见到实物,更是血腥气迎面扑来。
总之一句话,铁-扒-皮一出,谁与争锋。
兵仗局的白公公十分满意,抚过不长胡子的下巴,连连点头,好,很好!
咱家接管兵仗局,为的就是率领大家努力创新,制造出高水准,跨时代,杀伤力惊人的武器,狠狠压南京兵仗局和军器局一头。如今终于做出了成绩,自当向朝廷上奏请功!
功劳不小,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工匠的不断改进中,变种版长枪的威力提高了,重量也迈上了新台阶,即便是最强壮的兀良哈骑兵,拿着这样的武器,也无法在马背上挥洒自如。
一冲,一挑,随着惯-性,立扑。
十次冲锋,九次会栽到马背下边。
白公公想不出还办法,却不愿舍弃此等神兵利器,沈瑄得知,直接找上了兵仗局,将库房里的成品全都提走。
“骑兵不可,步卒当有大用。”
五千大宁和北京步卒组成的队伍,在南下之前练成新阵,即以铁-扒-皮开路,长矛和刀盾手在两侧,中有火铳兵及弓弩手,后有刀手。每四十至五十人一队,由总旗率领,两队一结阵,由百户号令。继而组成五百户阵,千户阵,直至千万。
组成新阵的多是百战之军,或分散或结成整体,于行进间已然有了默契。
“定国公大才!”
观看过小规模-操-演之后,随沈瑄一同南下的大宁开平宣府等边卫将领,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论军事谋略,排兵布阵,纵观北疆,也只有魏国公能同定国公旗鼓相当,略高几分。便是甘肃总兵官宋晟和宁夏总兵官何福,也要甘拜下风。
沈瑄下令,大军一路急行,绕开农田,在郊外扎营。除必须,过驿站不停,临城池不入。
能如此迅速南下,除了边军的体魄高人一等,多仰赖北疆各镇粮食丰产,队伍携带的粮草充裕。虽然不足以支撑五万抵达边境,满打满算,吃到南京完全没有问题。
“明日过济南,传令各营,不得扰民,不得践踏农田,违者军令处置!”
“遵令!”
总兵官的命令很快传至全军,沈瑄的目的很明确,以最快速度赶到南京,同朝廷调集的几路大军汇合,接收粮草,誓师南下。
编练新战阵,也是为此次征讨安南做完全准备。
北疆多荒漠草原,空旷无际,最适合骑兵冲锋。西南林木茂盛,多雨多瘴气,骑兵未必施展得开,火铳和步卒将有大用。
一旦攻入安南境内,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都要提前做好计划。
展开孟清和的书信,抚过信末的私人印鉴,薄唇轻弯,一抹笑纹乍然闪现,旋即隐去无踪。
永乐四年六月中,朝廷调集的各路大军在南京汇集,沈瑄于中途赶到。五万边军渡江之后,同大宁边军一起驻扎在城外。
边军的强悍,雄壮,令行禁止,丝毫不亚于靖难之时。
沈瑄入城,到五军都督府签字盖印,证明五万边军一个不少,全都来了。
前脚离开都督府,后脚就遇上了宫中来人。侯显笑呵呵的一躬身,道:“国公爷,陛下召见。”
沈瑄安排好军营诸事,换下铠甲,随侯显进-宫。
罢朝之后,朱棣多在西暖阁办公,今日也不例外。
内侍通报,沈瑄步入西暖阁,不等下拜,永乐帝几大步走到跟前,一把托住他的手臂,道:“瑄儿,数月不见,一路可好?”
不要以为铁-血-皇-帝就没有温-情的时候,朱老四是个-虎-爸不假,挥鞭子教训儿子从不毫不留情,但长久不见,一样会像普通家长般惦记孩子。
针对这点,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曾十分羡慕沈瑄。在永乐帝没正式和义兄抢儿子之前,对朱高煦兄弟来说,沈瑄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打击他们水晶般的心灵。
能和沈瑄处成今天这样,兄弟俩都感到不可思议。简直和朱高炽没有被老爹打击得想-报-复-社-会一样神奇。
果然如兴宁伯所言,世界真奇妙?
“回陛下,臣万幸不负使命,五万边军正于城外扎营。”
“好!”
朱棣大笑,用力一拍沈瑄的肩膀,道:“不愧为吾之麒麟儿!”
前边加个“义”字,也是朕的的儿子!
此乃帝王蟹性格,不服不行。
简单寒暄之后,朱棣赐坐。
沈瑄恭辞,“陛下,不合规矩。”
“朕就是规矩。”朱棣手一挥,“坐下,咱们父子说说话。侯显,昨日进的饼子不错,再送些来。瑄儿还没用膳吧,先垫垫,稍后去坤宁宫一同用膳。高燧闹着要一同出征,朕本想让他尽快返回开原,头疼啊。”
“赵王殿下有意随大军出征?”
“朕也为难,不想惯着他。”朱棣摇摇头,“罢,此事再议。朕听说你练出了新的战阵,以步卒为营?”
“回陛下,正是。”
沈瑄起身,取出写好的练兵图册,呈到朱棣面前。
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不过十页,朱棣却看了许久。侯显带人送上茶点,仍是头也未抬。
侯显知机,不出声,在身后挥了两下手,跟着他的宦官宫人立刻退了下去,西暖阁内只余下奏对的君臣。
良久,朱棣翻过最后一页,合上练兵册,舒了口气,从御案上拿起另一本稍厚些的册子,递给沈瑄,“看看吧。”
“是。”
沈瑄接过,只看封面上的几个字,瞳孔一缩,认出是孟清和的笔迹,没有出言,而是一页页的看了下去。
火炮,火铳,骑兵,操-练-布阵,一字一句,均为孟清和所著。之后增添步兵,并于火铳手后添加弓弩手,则是永乐帝的手笔。
永乐帝的草书自成一家,十分-狂-放,好在沈瑄自-幼-开始拜读钻研他的墨宝,看起来毫不费力。
从头看到尾,册上的字句和布阵图已清晰印入脑海,很快找出了几处疏漏,改与不改皆可。或该对敌之后再加以演变。
“瑄儿以为,依此册练兵如何?”
“自然大善。”
“朕也是此意。” 朱棣似早料到沈瑄的答案,笑道,“朕已下令择军中熟用火器之人,立营编练此战法,即为神机营。”
“陛下圣明。”
“安南之战在即。”朱棣敲了敲手指,缓缓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神机营尚为成制,出战不妥,朕-欲-调火炮三百,火铳五千,归入你军中,临战当用。”
神机营还没正式成军,成军也来不及操练,想到安南去实战演习一下,恐怕不行。不过,通过战场训练一批炮兵和火铳手却没多大问题。
朱棣话中的意思很明白,目的十分明确,沈瑄自然不会反对。
三百火炮,肯定不是笨重的老炮,不是佛郎机也是虎蹲。
火铳暂且不明,是鸟铳当然好,烧火棍也没关系,打不响,完全可以抡起来当棍子使。
长枪可以改装狼牙棒,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沈瑄抱拳,“臣遵旨。”
朱棣很高兴,接连询问了北边的诸多事宜。听闻鞑靼于-春-季-犯-境,冷哼一声,先收拾了安南,等腾出手来,他要亲自到草原上去会一会老朋友。
礼尚往来,总要有来有往。只来不往,不符合朱棣的作风。
“宣府可还好?”
“回陛下,臣启程之时,汉王殿下正领兵迤北巡边。各地春耕已成,边塞诸卫隘口均布置军卒防守,烽火相连,地堡牢固,民寨呼应,宣府亦是如此。”
永乐帝抚须点头,“高煦也是长进了。”
正事谈完,永乐帝起身,带着沈瑄到坤宁宫开家宴。
在京的平王和平王妃早早来到坤宁宫,赵王妃还在开原,朱高燧没立侧妃,一个人坐在殿中,和徐皇后说话。
在朱高燧下首,是临时被宣来的孟清和。着御赐麒麟服,腰束玉带,比入京时略有些消瘦,精神却相当不错。
“母后,儿臣在兴宁伯府上吃过一道佳膳,极不错,已吩咐王英拿着单子去御膳房,母后定也会喜欢。”
徐皇后笑得和蔼,“我儿用心。”又对孟清和笑笑,“兴宁伯也很好。”
孟清和干笑两声,手脚有些僵硬。
这种毛脚女婿面对丈母娘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朱高炽笑得敦厚,平王妃仪态温婉,偶尔开口,也能让徐皇后展颜。
皇长孙朱瞻基对孟清和很是好奇,如果不是平王妃拉着,或许已坐到孟清和身边,问东问西了。
饶是如此,平王妃仍是有些尴尬,温声道:“兴宁伯莫要见怪。”
见怪?
孟清和蹙了一下眉,他得罪过平王妃?不然的话,为何要当着皇后的面给他上眼药?
皇长孙不过是好奇的问了他几个问题,本没什么,经平王妃这么一说,倒像是他不耐烦一样。碍于面子应付一样。
谁不知道永乐帝徐皇后都喜欢眼前这个大胖孙子,对朱瞻基不耐烦,他还没那么大胆子。
“王嫂这话见外。”孟清和没开口,朱高燧主动帮他解了围,“兴宁伯可是自家人,性格也是一等一的好,小王成日里到伯府讨教,也没见兴宁伯把小王撵出来。侄子不过是问了几句话,何言见怪。”
平王妃笑笑,没说她错了,也没继续追究这件事。朱高燧是她的正经小叔,有些话自然不能再说了。
徐皇后在一旁,朱高燧自然也不会太过分。咧嘴一笑,朝朱瞻基招手,道:“侄子,过来,你问的那些,三叔也知道。”
朱瞻基先侧头看了一眼朱高炽,见父王点头,才乐颠颠的走到朱高燧身边,“王叔说的可是真的?”
“自然。”面对同自己有三四分相似的面容,朱高燧的笑容里多了几分真心,“海外遗民的事,不只我知道,你父王也晓得。西洋派遣的使者就住在会同馆里,三佛齐知道吧?那里的国王本是我朝子民。”
“此事,侄子知晓。”朱瞻基点头,继续问道,“那前宋遗民,长有番薯玉米的远洋之地也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朱高燧十分肯定,“不然你问兴宁伯,他可是亲眼见过那位老者,还曾同那位老者交谈。”
“就是王叔说要为之立碑的老者?”
“正是。”
朱高燧将话题抛过来,孟清和斟酌片刻,组织了一下词汇,为满是求知-欲-的少年解释起了海洋那一端的遥远大陆。
红-肤-夷人,高产的粮食,各种奇妙动物,介绍完美洲,见朱瞻基意犹未尽,干脆将澳洲也讲了出来。
喜好拳击的袋鼠,胖乎乎的考拉,神奇的土著民族,不只朱瞻基瞪圆了眼睛,殿中的其他人也听得入迷。
“兴宁伯,真有如此神奇之地?”
“自然。”孟清和着重加了一句,“只要我朝的船队能够继续远航,定有能到达那里的一天。”
朱瞻基顿时热血沸腾。
“有朝一日,孤要亲自踏上这片土地!”
话音刚落,殿外突然响起一阵大笑,“好!这才是朕的孙子!”
“陛下。”
徐皇后先一步站起,真红大袖衣,红罗长裙,褙子上的金绣龙凤文浮动一片华光。
殿内众人,在徐皇后之后,一同向朱棣行礼。
朱棣扶起徐皇后,沈瑄上前,向徐皇后行晚辈礼。
坤宁宫中没有外人,自然按照皇室宗亲的规矩来。至于孟清和,虽然没有正式-捅-开-窗户纸,该知道的,心里也是门清。
见到沈瑄,孟清和不免有些激动,整顿饭是怎么吃完的,没有丝毫印象。
宴后,朱高燧还想跟去伯府继续追问新大陆的事,朱瞻基也是眨巴着眼睛,依依不舍。
可惜,一切都在定国公的煞气跟前退散。
定国公,霸气威武!
孟清和离开皇宫,麻溜的跟着定国公回府,秉烛夜谈,商讨军事问题。
此外,他手中还有极重要的一批药材,正等着定国公接收。沈瑄要是再不来,太医院的赵院判就要介乎了。
朱棣没留人,只是放话,此次征讨安南,兴宁伯也将率领一支队伍,在定国公帐下听宣。
朱高燧暗地里琢磨,定国公入驻兴宁伯府,大军誓-师南下之前,十成十没机会到兴宁伯府蹭饭了。兴宁伯不会撵人,定国公可不在乎,不见武阳侯都被他踹过?
不过,有定国公在,领兵与大军一同出征,或许还能再争取一下。
随父王母妃出宫的朱瞻基,一路上都-兴-奋不已。
文艺点形容,少年的眼前,出现了一扇崭新的大门,推开门,对面是从未见过的世界。扬起风帆,举起手中的长剑,少年的征程,将是星辰大海!
实际点说,朱瞻基,正随时准备踏上中二的道路。
如果孟清和知道,自己的一番话,很可能将历史上的明宣宗拐带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不知会作何感想。
就算知道,估计也只能挠挠下巴,星辰大海总比没事炼炉子强,至于历史的问题……只要大明能威武雄壮下去,皇位上坐的是侄子还是叔叔,又有什么关系?
这一点,永乐帝可以现身说法。
五万边军南下,奉旨征讨安南,于朝廷而言,是一等一的大事。
北-疆-边军以骑兵为主,善用弓-弩-长刀。
步卒多携带强弓,长枪,火铳,腰刀,以刀盾列阵。
兀良哈和鞑靼骑兵擅使马刀,从边军中选-拔-的精锐,则对制式长刀和加装了铁刺的长枪情有独钟。
枪-身-灌-入了铁水和铜水,刀砍不断,坚固无比。枪头加长,加-粗,楔有数十枚长短不一的铁刺和刷了桐油的木刺,锋利骇人。
工匠在制造长枪的过程中,结合狼牙棒和狼筅的特点,制造出了边军独有的变种版长枪。其威力已在同鞑靼骑兵的对战中得到过验证,遇敌之时,迎面互冲,刀砍不及,一枪横扫,只要碰到身上,不死也要戳几个窟窿。
有兵仗局工匠开动脑筋,认为这样的战果还不够给力,制造出了变种长枪终极版,枪身上不只带有铁刺木刺,另加装数枚-倒-刺,寒光闪闪的亮出来,不用亲身体验,凭想象就知道被戳一下会是什么滋味。
边军给出了一个十分贴切的形容,“铁扒犁”。在军中几经流传,演变成了“铁-扒-皮”。
光听名字,已是-霸-气-侧-漏,见到实物,更是血腥气迎面扑来。
总之一句话,铁-扒-皮一出,谁与争锋。
兵仗局的白公公十分满意,抚过不长胡子的下巴,连连点头,好,很好!
咱家接管兵仗局,为的就是率领大家努力创新,制造出高水准,跨时代,杀伤力惊人的武器,狠狠压南京兵仗局和军器局一头。如今终于做出了成绩,自当向朝廷上奏请功!
功劳不小,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工匠的不断改进中,变种版长枪的威力提高了,重量也迈上了新台阶,即便是最强壮的兀良哈骑兵,拿着这样的武器,也无法在马背上挥洒自如。
一冲,一挑,随着惯-性,立扑。
十次冲锋,九次会栽到马背下边。
白公公想不出还办法,却不愿舍弃此等神兵利器,沈瑄得知,直接找上了兵仗局,将库房里的成品全都提走。
“骑兵不可,步卒当有大用。”
五千大宁和北京步卒组成的队伍,在南下之前练成新阵,即以铁-扒-皮开路,长矛和刀盾手在两侧,中有火铳兵及弓弩手,后有刀手。每四十至五十人一队,由总旗率领,两队一结阵,由百户号令。继而组成五百户阵,千户阵,直至千万。
组成新阵的多是百战之军,或分散或结成整体,于行进间已然有了默契。
“定国公大才!”
观看过小规模-操-演之后,随沈瑄一同南下的大宁开平宣府等边卫将领,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论军事谋略,排兵布阵,纵观北疆,也只有魏国公能同定国公旗鼓相当,略高几分。便是甘肃总兵官宋晟和宁夏总兵官何福,也要甘拜下风。
沈瑄下令,大军一路急行,绕开农田,在郊外扎营。除必须,过驿站不停,临城池不入。
能如此迅速南下,除了边军的体魄高人一等,多仰赖北疆各镇粮食丰产,队伍携带的粮草充裕。虽然不足以支撑五万抵达边境,满打满算,吃到南京完全没有问题。
“明日过济南,传令各营,不得扰民,不得践踏农田,违者军令处置!”
“遵令!”
总兵官的命令很快传至全军,沈瑄的目的很明确,以最快速度赶到南京,同朝廷调集的几路大军汇合,接收粮草,誓师南下。
编练新战阵,也是为此次征讨安南做完全准备。
北疆多荒漠草原,空旷无际,最适合骑兵冲锋。西南林木茂盛,多雨多瘴气,骑兵未必施展得开,火铳和步卒将有大用。
一旦攻入安南境内,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都要提前做好计划。
展开孟清和的书信,抚过信末的私人印鉴,薄唇轻弯,一抹笑纹乍然闪现,旋即隐去无踪。
永乐四年六月中,朝廷调集的各路大军在南京汇集,沈瑄于中途赶到。五万边军渡江之后,同大宁边军一起驻扎在城外。
边军的强悍,雄壮,令行禁止,丝毫不亚于靖难之时。
沈瑄入城,到五军都督府签字盖印,证明五万边军一个不少,全都来了。
前脚离开都督府,后脚就遇上了宫中来人。侯显笑呵呵的一躬身,道:“国公爷,陛下召见。”
沈瑄安排好军营诸事,换下铠甲,随侯显进-宫。
罢朝之后,朱棣多在西暖阁办公,今日也不例外。
内侍通报,沈瑄步入西暖阁,不等下拜,永乐帝几大步走到跟前,一把托住他的手臂,道:“瑄儿,数月不见,一路可好?”
不要以为铁-血-皇-帝就没有温-情的时候,朱老四是个-虎-爸不假,挥鞭子教训儿子从不毫不留情,但长久不见,一样会像普通家长般惦记孩子。
针对这点,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曾十分羡慕沈瑄。在永乐帝没正式和义兄抢儿子之前,对朱高煦兄弟来说,沈瑄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打击他们水晶般的心灵。
能和沈瑄处成今天这样,兄弟俩都感到不可思议。简直和朱高炽没有被老爹打击得想-报-复-社-会一样神奇。
果然如兴宁伯所言,世界真奇妙?
“回陛下,臣万幸不负使命,五万边军正于城外扎营。”
“好!”
朱棣大笑,用力一拍沈瑄的肩膀,道:“不愧为吾之麒麟儿!”
前边加个“义”字,也是朕的的儿子!
此乃帝王蟹性格,不服不行。
简单寒暄之后,朱棣赐坐。
沈瑄恭辞,“陛下,不合规矩。”
“朕就是规矩。”朱棣手一挥,“坐下,咱们父子说说话。侯显,昨日进的饼子不错,再送些来。瑄儿还没用膳吧,先垫垫,稍后去坤宁宫一同用膳。高燧闹着要一同出征,朕本想让他尽快返回开原,头疼啊。”
“赵王殿下有意随大军出征?”
“朕也为难,不想惯着他。”朱棣摇摇头,“罢,此事再议。朕听说你练出了新的战阵,以步卒为营?”
“回陛下,正是。”
沈瑄起身,取出写好的练兵图册,呈到朱棣面前。
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不过十页,朱棣却看了许久。侯显带人送上茶点,仍是头也未抬。
侯显知机,不出声,在身后挥了两下手,跟着他的宦官宫人立刻退了下去,西暖阁内只余下奏对的君臣。
良久,朱棣翻过最后一页,合上练兵册,舒了口气,从御案上拿起另一本稍厚些的册子,递给沈瑄,“看看吧。”
“是。”
沈瑄接过,只看封面上的几个字,瞳孔一缩,认出是孟清和的笔迹,没有出言,而是一页页的看了下去。
火炮,火铳,骑兵,操-练-布阵,一字一句,均为孟清和所著。之后增添步兵,并于火铳手后添加弓弩手,则是永乐帝的手笔。
永乐帝的草书自成一家,十分-狂-放,好在沈瑄自-幼-开始拜读钻研他的墨宝,看起来毫不费力。
从头看到尾,册上的字句和布阵图已清晰印入脑海,很快找出了几处疏漏,改与不改皆可。或该对敌之后再加以演变。
“瑄儿以为,依此册练兵如何?”
“自然大善。”
“朕也是此意。” 朱棣似早料到沈瑄的答案,笑道,“朕已下令择军中熟用火器之人,立营编练此战法,即为神机营。”
“陛下圣明。”
“安南之战在即。”朱棣敲了敲手指,缓缓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神机营尚为成制,出战不妥,朕-欲-调火炮三百,火铳五千,归入你军中,临战当用。”
神机营还没正式成军,成军也来不及操练,想到安南去实战演习一下,恐怕不行。不过,通过战场训练一批炮兵和火铳手却没多大问题。
朱棣话中的意思很明白,目的十分明确,沈瑄自然不会反对。
三百火炮,肯定不是笨重的老炮,不是佛郎机也是虎蹲。
火铳暂且不明,是鸟铳当然好,烧火棍也没关系,打不响,完全可以抡起来当棍子使。
长枪可以改装狼牙棒,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沈瑄抱拳,“臣遵旨。”
朱棣很高兴,接连询问了北边的诸多事宜。听闻鞑靼于-春-季-犯-境,冷哼一声,先收拾了安南,等腾出手来,他要亲自到草原上去会一会老朋友。
礼尚往来,总要有来有往。只来不往,不符合朱棣的作风。
“宣府可还好?”
“回陛下,臣启程之时,汉王殿下正领兵迤北巡边。各地春耕已成,边塞诸卫隘口均布置军卒防守,烽火相连,地堡牢固,民寨呼应,宣府亦是如此。”
永乐帝抚须点头,“高煦也是长进了。”
正事谈完,永乐帝起身,带着沈瑄到坤宁宫开家宴。
在京的平王和平王妃早早来到坤宁宫,赵王妃还在开原,朱高燧没立侧妃,一个人坐在殿中,和徐皇后说话。
在朱高燧下首,是临时被宣来的孟清和。着御赐麒麟服,腰束玉带,比入京时略有些消瘦,精神却相当不错。
“母后,儿臣在兴宁伯府上吃过一道佳膳,极不错,已吩咐王英拿着单子去御膳房,母后定也会喜欢。”
徐皇后笑得和蔼,“我儿用心。”又对孟清和笑笑,“兴宁伯也很好。”
孟清和干笑两声,手脚有些僵硬。
这种毛脚女婿面对丈母娘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朱高炽笑得敦厚,平王妃仪态温婉,偶尔开口,也能让徐皇后展颜。
皇长孙朱瞻基对孟清和很是好奇,如果不是平王妃拉着,或许已坐到孟清和身边,问东问西了。
饶是如此,平王妃仍是有些尴尬,温声道:“兴宁伯莫要见怪。”
见怪?
孟清和蹙了一下眉,他得罪过平王妃?不然的话,为何要当着皇后的面给他上眼药?
皇长孙不过是好奇的问了他几个问题,本没什么,经平王妃这么一说,倒像是他不耐烦一样。碍于面子应付一样。
谁不知道永乐帝徐皇后都喜欢眼前这个大胖孙子,对朱瞻基不耐烦,他还没那么大胆子。
“王嫂这话见外。”孟清和没开口,朱高燧主动帮他解了围,“兴宁伯可是自家人,性格也是一等一的好,小王成日里到伯府讨教,也没见兴宁伯把小王撵出来。侄子不过是问了几句话,何言见怪。”
平王妃笑笑,没说她错了,也没继续追究这件事。朱高燧是她的正经小叔,有些话自然不能再说了。
徐皇后在一旁,朱高燧自然也不会太过分。咧嘴一笑,朝朱瞻基招手,道:“侄子,过来,你问的那些,三叔也知道。”
朱瞻基先侧头看了一眼朱高炽,见父王点头,才乐颠颠的走到朱高燧身边,“王叔说的可是真的?”
“自然。”面对同自己有三四分相似的面容,朱高燧的笑容里多了几分真心,“海外遗民的事,不只我知道,你父王也晓得。西洋派遣的使者就住在会同馆里,三佛齐知道吧?那里的国王本是我朝子民。”
“此事,侄子知晓。”朱瞻基点头,继续问道,“那前宋遗民,长有番薯玉米的远洋之地也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朱高燧十分肯定,“不然你问兴宁伯,他可是亲眼见过那位老者,还曾同那位老者交谈。”
“就是王叔说要为之立碑的老者?”
“正是。”
朱高燧将话题抛过来,孟清和斟酌片刻,组织了一下词汇,为满是求知-欲-的少年解释起了海洋那一端的遥远大陆。
红-肤-夷人,高产的粮食,各种奇妙动物,介绍完美洲,见朱瞻基意犹未尽,干脆将澳洲也讲了出来。
喜好拳击的袋鼠,胖乎乎的考拉,神奇的土著民族,不只朱瞻基瞪圆了眼睛,殿中的其他人也听得入迷。
“兴宁伯,真有如此神奇之地?”
“自然。”孟清和着重加了一句,“只要我朝的船队能够继续远航,定有能到达那里的一天。”
朱瞻基顿时热血沸腾。
“有朝一日,孤要亲自踏上这片土地!”
话音刚落,殿外突然响起一阵大笑,“好!这才是朕的孙子!”
“陛下。”
徐皇后先一步站起,真红大袖衣,红罗长裙,褙子上的金绣龙凤文浮动一片华光。
殿内众人,在徐皇后之后,一同向朱棣行礼。
朱棣扶起徐皇后,沈瑄上前,向徐皇后行晚辈礼。
坤宁宫中没有外人,自然按照皇室宗亲的规矩来。至于孟清和,虽然没有正式-捅-开-窗户纸,该知道的,心里也是门清。
见到沈瑄,孟清和不免有些激动,整顿饭是怎么吃完的,没有丝毫印象。
宴后,朱高燧还想跟去伯府继续追问新大陆的事,朱瞻基也是眨巴着眼睛,依依不舍。
可惜,一切都在定国公的煞气跟前退散。
定国公,霸气威武!
孟清和离开皇宫,麻溜的跟着定国公回府,秉烛夜谈,商讨军事问题。
此外,他手中还有极重要的一批药材,正等着定国公接收。沈瑄要是再不来,太医院的赵院判就要介乎了。
朱棣没留人,只是放话,此次征讨安南,兴宁伯也将率领一支队伍,在定国公帐下听宣。
朱高燧暗地里琢磨,定国公入驻兴宁伯府,大军誓-师南下之前,十成十没机会到兴宁伯府蹭饭了。兴宁伯不会撵人,定国公可不在乎,不见武阳侯都被他踹过?
不过,有定国公在,领兵与大军一同出征,或许还能再争取一下。
随父王母妃出宫的朱瞻基,一路上都-兴-奋不已。
文艺点形容,少年的眼前,出现了一扇崭新的大门,推开门,对面是从未见过的世界。扬起风帆,举起手中的长剑,少年的征程,将是星辰大海!
实际点说,朱瞻基,正随时准备踏上中二的道路。
如果孟清和知道,自己的一番话,很可能将历史上的明宣宗拐带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不知会作何感想。
就算知道,估计也只能挠挠下巴,星辰大海总比没事炼炉子强,至于历史的问题……只要大明能威武雄壮下去,皇位上坐的是侄子还是叔叔,又有什么关系?
这一点,永乐帝可以现身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