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上元节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落秋中文网 www.luoqiu.me,最快更新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
柳常平看完若有所思,随后表示排水没问题,只是这蹲坑得找瓷窑另外烧制才行。
最后,厕所与澡房建一起的方案还是给否决了,原因是农家的粪池可是宝贝,每年地里的收成可都靠这些肥料了,与澡房一起,不就把农家肥都冲走了么。
珍珠无语,不过也无妨,多建两间澡房而已,在柳常平的帮助下,她很快定好了设计图纸。
随后,胡长贵也在柳常平的帮助下,先招齐十个相熟的村民开始整理荒地,做好挖地基的准备。
原本胡长贵是想着自家几人辛苦些,多花些功夫整理出来就行,不必额外花费银子另外雇人。
珍珠领着他到具体位置一指,问道:这一大片地段就他们两三人,需要几日才能清理完整?
胡长贵看着大片的土地上,满地的凌乱的碎石与低矮的枯枝灌木,说不出话来。
如此,以每日十二文的工价请了十个勤快能干的村民,在柳常平的带领下开始清整地面。
刚过年关,离春耕还有一段时日,清闲勤快的村民都很乐意挣些力气钱。
按照以往的惯例,主家包中餐是十文的工价,不包则多加两文,胡长贵家住村尾,工地在村头,一来一回得花不少时间,加上李氏不惯人多,珍珠便提议多花两文让帮工的村民回家自己吃,反正请的都是本村的人,家都离得近,也很方便。
这回,胡长贵没意见,李氏不惯与人打交道,多花两文就两文吧,看着李氏白皙温柔的脸庞,胡长贵也怕家里多了十多个粗糙的汉子会冲撞自家媳妇。
珍珠哪里会看不出胡长贵的心思,她暗地翻翻白眼,这老爹只有关乎她老娘才会如此大方。
请的这十个人,好些个都是胡家兄弟相熟的村民,郑双林和赵黑豆就在其中,两人都是听到消息后腆着脸自己找上门的,虽然一般村民都能自己修个猪圈牛棚之类的活计,但毕竟比不上专门干这行的熟络,两人虽是借着熟人的关系,也不敢托大,纷纷跟在柳常平身后勤恳踏实的干着活。
荒地上十几个粗壮的男人热火朝天的忙活着,珍珠在家也没闲着。
平安平顺这两三天就准备上学堂了,珍珠拿出早就买好厚实粗麻布,打算赶制两个双肩包出来。
当然,她只负责画图出样子,真正动手的还得靠李氏。
这时代的学生也有书包书袋,只不过他们背的多数是改良的小竹篓,不遮阳不挡雨,一个不小心书籍就会有破损。
简单的双肩书包,在粗厚的麻布上画好尺寸裁剪下来,用纳鞋底的锥子扎出孔,随后用大针穿着麻线缝制,在李氏的帮助下,很快,一个简单的双肩包便缝制而成。
厚实的麻布面缝制成四方形,顶上的顶盖留着两个不小的扣眼,正好对齐下面的圆扣,左右两侧分别缝了两个侧袋,底部则用了双层的麻布以作支撑。
李氏一脸惊喜的看着背在珍珠身后的双肩包,原来粗麻布还能制出这样别出心裁的背包。
她照着珍珠的意思缝制的时候,心里还奇怪,这些粗麻布能做出什么有用的东西?鉴于珍珠琢磨的新鲜事物也不是一样两样了,李氏也很顺从的照着她的意思缝制出来。
没想到,缝好后的效果是这副样子,李氏爱不释手的拿在手里反复看了好几遍。
缝出了第一个,第二个就更顺手了,半个多时辰后,第二个双肩包便缝制完成。
两个一般大小的包,并排放在桌面上,珍珠心满意足的笑着,李氏手艺不错,缝制的针脚都很紧实,麻布粗厚耐脏,这样的背包能放心用上挺长一段时间。
李氏心细,她让珍珠在两个包的顶盖里描上一个安和一个顺字,她再顺着样子绣出来,以便两娃区别自己的背包。
平安平顺看到自己的新书包,都惊喜不已,背在身后久久不肯放下,恨不得马上背到学堂炫耀一番。
整个正月,胡家过得其乐融融。
两家都攒了不少钱银,手头不再拮据,心情自然高兴开阔,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胡家上下脸上的笑容格外的舒畅。
就连小家子气的梁氏,虽说心底对于胡长贵家买地建房的事情还心存芥蒂,但,上次经过王氏意味深长的一番谈话后,她总算认识到,胡家如今能有这般局面还得多亏了胡珍珠,靠着聪慧多智的侄女,想出的新鲜别致的吃食,两家人才能挣到从前想都不敢想的银子。
胡长贵私下还给了她十两银子,说是王氏体谅她这个年纪怀胎不易,让她存着做体己,梁氏当即红了眼睛,喜极而泣。
不仅如此,她娘家人提出向胡家学习养兔子,王氏应承下来了,只道明他们需自己买下种兔,具体养兔的法子则无需费用。
加上平顺没几日便要开始上学堂了,她的胎像也稳定了,梁氏的日子似乎突然变得辛福美满起来。
此后,虽然她还是眼红胡长贵家买地建房,但,明面上却也都一团和气了。
忙忙碌碌中迎来了正月十五。
上元节,胡家荒地的平整工作也暂停一天。
一早,李氏便特意用糯米粉搓了芝麻花生馅的浮元子,每人一大碗,甜甜糯糯的,滋味倒也不差。
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这一日的习俗多是吃浮元子,逛庙会看花灯,文雅一些的还有猜灯谜赏明月放孔明灯等等。
当然,这些活动平安和珍珠都没体验过。
胡家离镇里远,李氏不能说话,平安身体又时常犯起小病,往年的上元节一家人都是在家中度过的。
所以,当平顺蹦蹦跳跳的跑来告诉她们,今晚要去逛庙会看花灯,平安激动得一蹦跳了老高,直乐得抱着平顺不停的问:真的吗?真的吗?
王氏特地让胡家两兄弟带着自家孙子孙女去逛庙会看花灯,以前家境不好,很少有机会带孩子们去庙会玩耍。
现在,家里有这个条件,就得让孩子们多多出门长长见识。
他们一行人午后才赶车出发。
胡长林带着翠珠平顺,胡长贵带着珍珠平安,李氏一向不喜人多,没有一起出门,罗璟腿没好利索,婉拒出行,梁氏带着身孕月份重就更不宜出门了。
胡家两兄弟带着四小娃逛庙会去了,同行的还有搭便车的赵大山赵小磊父子。
赵大山住在胡家老宅附近,一家人与老胡家常来常往的,上次王氏借的小石磨,就是他家的。
赶去镇上逛庙会的人很多,官道上三五成群,走路的,坐车的,附近村落的各个路口不时涌出一波一波的人流,通通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行,偌大的官道两侧人流如织。
“哇,好多人呀!”平安坐在牛车上不住张望,即便是天晴无风,北边的天气依旧寒冷,可小家伙的热情却没有被这冷冽的冬日抹去。
“是呀,真的好多人呀!”赵小磊也连连点头,他今年六岁,是第一次跟着大人去逛庙会,心情很是兴奋。
“可不是嘛,去年我爹带着我走路去的,人可多啦。”平顺扬起下巴,去年胡长林带着他去庙会看过花灯,他可是得意了好久,“等到了庙会,人更多,平安,你可得跟紧你爹,人多,拍花子也多,你小心让人给拍了去。”
平顺把胡长林教训他的话,转给了平安,一付过来人的傲娇表情。
“嗯,嗯…我就抓着我爹的手。”平安立刻抓住了胡长贵的大手。
胡长贵“呵呵”笑了两声,反手握住他冰凉的小手,双手合十给他取暖。
“今儿天气好,出门逛庙会看花灯的人肯定多。”看着官道两旁的人流,赵大山厚实的声音感叹道。
“可不是嘛,大山,你带着小磊可得注意些。”胡长林挥舞着牛绳小心的避开人流。
“那是自然,你们也要小心些。”都是带孩子出门看热闹长见识的,安全当然是最重要的。
一直到下了牛车,平安和小磊两娃左顾右盼的高亢的情绪才慢慢平复,随后转变成新鲜好奇的宝宝,看见什么都觉得新奇有趣。
冬日日短,他们到达城门的时候,太阳已渐渐西沉,黄昏的夕阳,洒落一片金黄。
把牛车寄好,与赵大山约好回程的时间,两兄弟才各自领着娃随人流向庙会走去。
太平镇的庙会在西面的普隆寺,他们从南街随着流动的人朝慢慢向西门移动。
南街两侧的铺面纷纷张灯结彩,夜幕降临前,各种精巧别致的彩灯将点亮上元节的黑夜。
福安堂的刘掌柜正指挥着伙计悬挂彩灯。
“珍珠,咱们要不要和刘掌柜打个招呼?”胡长林远远瞧见,不由低头悄悄的问道。
珍珠犹豫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天色,黄昏的夕阳透过云层洒在宽阔的街面上,远处的不少屋顶的烟囱已经是炊烟袅袅,正是晚饭时刻,这时前去打招呼,还不得招呼他们一行人的晚餐呀。
珍珠立马摇摇头,她不想太麻烦别人。
于是,一行人避在人群中,尽量随人多的一处前行。
可是,刘平自从上次被陈鹏飞说过一次后,总会不时注意街上往来的行人,这不,他照例看了一下满街的人流,猛的眼睛亮了起来。
“胡姑娘!胡姑娘!”边喊着边小跑过去。
柳常平看完若有所思,随后表示排水没问题,只是这蹲坑得找瓷窑另外烧制才行。
最后,厕所与澡房建一起的方案还是给否决了,原因是农家的粪池可是宝贝,每年地里的收成可都靠这些肥料了,与澡房一起,不就把农家肥都冲走了么。
珍珠无语,不过也无妨,多建两间澡房而已,在柳常平的帮助下,她很快定好了设计图纸。
随后,胡长贵也在柳常平的帮助下,先招齐十个相熟的村民开始整理荒地,做好挖地基的准备。
原本胡长贵是想着自家几人辛苦些,多花些功夫整理出来就行,不必额外花费银子另外雇人。
珍珠领着他到具体位置一指,问道:这一大片地段就他们两三人,需要几日才能清理完整?
胡长贵看着大片的土地上,满地的凌乱的碎石与低矮的枯枝灌木,说不出话来。
如此,以每日十二文的工价请了十个勤快能干的村民,在柳常平的带领下开始清整地面。
刚过年关,离春耕还有一段时日,清闲勤快的村民都很乐意挣些力气钱。
按照以往的惯例,主家包中餐是十文的工价,不包则多加两文,胡长贵家住村尾,工地在村头,一来一回得花不少时间,加上李氏不惯人多,珍珠便提议多花两文让帮工的村民回家自己吃,反正请的都是本村的人,家都离得近,也很方便。
这回,胡长贵没意见,李氏不惯与人打交道,多花两文就两文吧,看着李氏白皙温柔的脸庞,胡长贵也怕家里多了十多个粗糙的汉子会冲撞自家媳妇。
珍珠哪里会看不出胡长贵的心思,她暗地翻翻白眼,这老爹只有关乎她老娘才会如此大方。
请的这十个人,好些个都是胡家兄弟相熟的村民,郑双林和赵黑豆就在其中,两人都是听到消息后腆着脸自己找上门的,虽然一般村民都能自己修个猪圈牛棚之类的活计,但毕竟比不上专门干这行的熟络,两人虽是借着熟人的关系,也不敢托大,纷纷跟在柳常平身后勤恳踏实的干着活。
荒地上十几个粗壮的男人热火朝天的忙活着,珍珠在家也没闲着。
平安平顺这两三天就准备上学堂了,珍珠拿出早就买好厚实粗麻布,打算赶制两个双肩包出来。
当然,她只负责画图出样子,真正动手的还得靠李氏。
这时代的学生也有书包书袋,只不过他们背的多数是改良的小竹篓,不遮阳不挡雨,一个不小心书籍就会有破损。
简单的双肩书包,在粗厚的麻布上画好尺寸裁剪下来,用纳鞋底的锥子扎出孔,随后用大针穿着麻线缝制,在李氏的帮助下,很快,一个简单的双肩包便缝制而成。
厚实的麻布面缝制成四方形,顶上的顶盖留着两个不小的扣眼,正好对齐下面的圆扣,左右两侧分别缝了两个侧袋,底部则用了双层的麻布以作支撑。
李氏一脸惊喜的看着背在珍珠身后的双肩包,原来粗麻布还能制出这样别出心裁的背包。
她照着珍珠的意思缝制的时候,心里还奇怪,这些粗麻布能做出什么有用的东西?鉴于珍珠琢磨的新鲜事物也不是一样两样了,李氏也很顺从的照着她的意思缝制出来。
没想到,缝好后的效果是这副样子,李氏爱不释手的拿在手里反复看了好几遍。
缝出了第一个,第二个就更顺手了,半个多时辰后,第二个双肩包便缝制完成。
两个一般大小的包,并排放在桌面上,珍珠心满意足的笑着,李氏手艺不错,缝制的针脚都很紧实,麻布粗厚耐脏,这样的背包能放心用上挺长一段时间。
李氏心细,她让珍珠在两个包的顶盖里描上一个安和一个顺字,她再顺着样子绣出来,以便两娃区别自己的背包。
平安平顺看到自己的新书包,都惊喜不已,背在身后久久不肯放下,恨不得马上背到学堂炫耀一番。
整个正月,胡家过得其乐融融。
两家都攒了不少钱银,手头不再拮据,心情自然高兴开阔,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胡家上下脸上的笑容格外的舒畅。
就连小家子气的梁氏,虽说心底对于胡长贵家买地建房的事情还心存芥蒂,但,上次经过王氏意味深长的一番谈话后,她总算认识到,胡家如今能有这般局面还得多亏了胡珍珠,靠着聪慧多智的侄女,想出的新鲜别致的吃食,两家人才能挣到从前想都不敢想的银子。
胡长贵私下还给了她十两银子,说是王氏体谅她这个年纪怀胎不易,让她存着做体己,梁氏当即红了眼睛,喜极而泣。
不仅如此,她娘家人提出向胡家学习养兔子,王氏应承下来了,只道明他们需自己买下种兔,具体养兔的法子则无需费用。
加上平顺没几日便要开始上学堂了,她的胎像也稳定了,梁氏的日子似乎突然变得辛福美满起来。
此后,虽然她还是眼红胡长贵家买地建房,但,明面上却也都一团和气了。
忙忙碌碌中迎来了正月十五。
上元节,胡家荒地的平整工作也暂停一天。
一早,李氏便特意用糯米粉搓了芝麻花生馅的浮元子,每人一大碗,甜甜糯糯的,滋味倒也不差。
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这一日的习俗多是吃浮元子,逛庙会看花灯,文雅一些的还有猜灯谜赏明月放孔明灯等等。
当然,这些活动平安和珍珠都没体验过。
胡家离镇里远,李氏不能说话,平安身体又时常犯起小病,往年的上元节一家人都是在家中度过的。
所以,当平顺蹦蹦跳跳的跑来告诉她们,今晚要去逛庙会看花灯,平安激动得一蹦跳了老高,直乐得抱着平顺不停的问:真的吗?真的吗?
王氏特地让胡家两兄弟带着自家孙子孙女去逛庙会看花灯,以前家境不好,很少有机会带孩子们去庙会玩耍。
现在,家里有这个条件,就得让孩子们多多出门长长见识。
他们一行人午后才赶车出发。
胡长林带着翠珠平顺,胡长贵带着珍珠平安,李氏一向不喜人多,没有一起出门,罗璟腿没好利索,婉拒出行,梁氏带着身孕月份重就更不宜出门了。
胡家两兄弟带着四小娃逛庙会去了,同行的还有搭便车的赵大山赵小磊父子。
赵大山住在胡家老宅附近,一家人与老胡家常来常往的,上次王氏借的小石磨,就是他家的。
赶去镇上逛庙会的人很多,官道上三五成群,走路的,坐车的,附近村落的各个路口不时涌出一波一波的人流,通通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行,偌大的官道两侧人流如织。
“哇,好多人呀!”平安坐在牛车上不住张望,即便是天晴无风,北边的天气依旧寒冷,可小家伙的热情却没有被这冷冽的冬日抹去。
“是呀,真的好多人呀!”赵小磊也连连点头,他今年六岁,是第一次跟着大人去逛庙会,心情很是兴奋。
“可不是嘛,去年我爹带着我走路去的,人可多啦。”平顺扬起下巴,去年胡长林带着他去庙会看过花灯,他可是得意了好久,“等到了庙会,人更多,平安,你可得跟紧你爹,人多,拍花子也多,你小心让人给拍了去。”
平顺把胡长林教训他的话,转给了平安,一付过来人的傲娇表情。
“嗯,嗯…我就抓着我爹的手。”平安立刻抓住了胡长贵的大手。
胡长贵“呵呵”笑了两声,反手握住他冰凉的小手,双手合十给他取暖。
“今儿天气好,出门逛庙会看花灯的人肯定多。”看着官道两旁的人流,赵大山厚实的声音感叹道。
“可不是嘛,大山,你带着小磊可得注意些。”胡长林挥舞着牛绳小心的避开人流。
“那是自然,你们也要小心些。”都是带孩子出门看热闹长见识的,安全当然是最重要的。
一直到下了牛车,平安和小磊两娃左顾右盼的高亢的情绪才慢慢平复,随后转变成新鲜好奇的宝宝,看见什么都觉得新奇有趣。
冬日日短,他们到达城门的时候,太阳已渐渐西沉,黄昏的夕阳,洒落一片金黄。
把牛车寄好,与赵大山约好回程的时间,两兄弟才各自领着娃随人流向庙会走去。
太平镇的庙会在西面的普隆寺,他们从南街随着流动的人朝慢慢向西门移动。
南街两侧的铺面纷纷张灯结彩,夜幕降临前,各种精巧别致的彩灯将点亮上元节的黑夜。
福安堂的刘掌柜正指挥着伙计悬挂彩灯。
“珍珠,咱们要不要和刘掌柜打个招呼?”胡长林远远瞧见,不由低头悄悄的问道。
珍珠犹豫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天色,黄昏的夕阳透过云层洒在宽阔的街面上,远处的不少屋顶的烟囱已经是炊烟袅袅,正是晚饭时刻,这时前去打招呼,还不得招呼他们一行人的晚餐呀。
珍珠立马摇摇头,她不想太麻烦别人。
于是,一行人避在人群中,尽量随人多的一处前行。
可是,刘平自从上次被陈鹏飞说过一次后,总会不时注意街上往来的行人,这不,他照例看了一下满街的人流,猛的眼睛亮了起来。
“胡姑娘!胡姑娘!”边喊着边小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