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流放五百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落秋中文网 www.luoqiu.me,最快更新兴宋最新章节!
第110章流放五百里
ps:请各位新老朋友订阅、投票、收藏支持
这话一说,不但施衙内阻止的意思更加明显,连黄煜也帮腔:“就是啊,褚姑娘跟着小娘子们去,会被人误解的,万一拐子来袭,褚姑娘也在现场,人传出去,不定说你被拐子怎么了……我看褚姑娘还是待在海州城的好。”
豆腐西施这时也下了决断,她叹了口气:“大郎这一去,未免在城中过不了端午节了,我本筹划着……罢了,大郎什么时候回来。”
鲁蕴得到时穿的招呼,上前拱手:“师傅只管去散心,地窖的设计图纸我们已经看懂了,等师傅回来,我们一定把口子挖好,而后慢慢施工……”
时穿听完鲁蕴的规划,什么也不说只一拍手:“那就动身吧,姑娘们,赶紧收拾东西。”
两个衙役有点为难:“大郎若是走了,这院子……”
时穿回答:“你们不必走,依旧看守这院子,院子里面既然没有人了,你们的活就更轻松,如果有人来访,你们不必拦阻,由他四处查看……”
稍后,藏在楼里的女孩子,个个拿了随身的包裹走了出来。她们原本没什么行李,只是这几日做针线活多了,不免给自己积累下来一些针头线脑,那些东西简单,一个包裹都能裹走,倒是时穿屋里的东西比较琐碎,光桃花观里细碎的首饰,前前后后就装了两辆马车。
在此期间,黄煜首先匆匆告辞,回家挑选合适的婆子去了。而施衙内则指挥自己的军汉帮着跑前跑后,直到将时穿送上客船,方轻轻松了口气,跟褚素珍感慨:“大郎也不容易啊,如果是他一个人,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但身边这么多姑娘,就有点投鼠忌器了。拐子一旦重新报复,可不只是冲着他来。
老虎总有打盹的时候,只要拐子有心,耐心寻找机会,总能找见空子报复上那些姑娘……这下好了,拐子已经吃了个哑巴亏,即使他们顺藤摸瓜,再找上门来,知道时大郎搬家了,没准就息了追踪下去的心思。”
褚素珍皱着眉头:“一般这样的拐卖事件,一旦出了岔子被官府发觉,拐子集团通常都要斩断所有线索,并从此息事宁人,可这次拐子居然寻上门来,我猜不是因为时大郎下手太狠,一定是时大郎除去的人里头,有什么禁要人物,才让拐子继续纠缠,意图报复。
如今时大郎搬家了,院子里留下两个衙役,如果拐子趁着端午节热闹摸上门来,见到有衙役在场,恐怕无论如何会回避一下……我不担心拐子继续纠缠,你说得对,那群女娘数目太多了,如果给长卿兄时间缓冲,比如再有一个月的功夫,家长们得到消息,大约会纷纷找上门来。
只要一半的女孩有了着落,长卿兄一定会护住其余的,凭他的手段,只要有了准备,再过一个月的话,即使真跟怪冲突起来,恐怕吃亏的是拐子——你看看这一个月,他都做了多少事呀。”
“一个月?哈哈”,施衙内摇晃着脑袋:“素珍,你想得太简单,再过一年,都不见得有多少父母找上门来,这些女娘啊,怕是要跟长卿一辈子了。
嗯嗯,素珍放心,郁州岛虽然大,可那里是我姐夫的天下,小娘子们去了郁州岛,就不用整天躲在屋里了,等她们过一段天天去街上散散心的日子,也许就改了怕见生人的毛病……”
施衙内说不出心里治疗这个词,但他的意思却表达的很明确,估计时穿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才打算领着所有女孩上船去郁州岛散心。
褚素珍则微微瞥了一下嘴,回答:“你总是夸郁州岛怎么样,可郁州岛依旧是官府流放犯人的地方。虽然那个岛近在咫尺,天晴的时候站在岸边都可以望见,但在官府眼中,那里依旧等同荒野——流放五百里,与流放郁州岛是同等的刑罚啊。
皇宋两百年,那里积累了多少囚犯?如此一个囚犯之岛,只你说繁华,没见多少海州富商愿意迁居那里。不说别的,稍稍大一点的风浪,咱们就与郁州岛断了联系。前后几任知县,听说去郁州岛任职,宁愿丢官都不愿登岛的——我也就是想着你姐夫在岛上经营多年,姑娘们躲在哪里安全……拐子要登岛,那也得你姐夫同意,不是吗?。”
此刻在船上,时穿正在挨个给姑娘们发钱。
官府给的抚慰金,再加上时穿这些日子的投资所赚的钱,再加上……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每个女孩头上至少都能分到两百贯,外加一堆小礼品。
时穿分下去的小礼品有过节准备的香囊、丝线、团扇,以及制作新衣服的绸缎衣料,外加一堆金的银的首饰,佛像神像等挂件。从他屋里搬出的东西虽多,但二十个人一分,每个人也就是多了一个包裹。
惶惶然离开自己经营的小窝,本来大家都有点难受、惊恐,但女人嘛,天生喜欢新鲜——船只一驶动,海上千帆过处海鸥飞翔;鱼儿跃出海面,过往的渔船匆忙捕捞的情景;等待进入海州市舶司的藩船排的长长不见尾的队形……这些场景分散了她们的注意力。现在又给她们分了钱与首饰……女孩们的心思已经活跃起来。
尤其是首饰,女人对于首饰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可能是她们最贴身,并陪伴她们一直到老的东东。被洗光剥尽拐到千里之外后,猛然间拥有了自己的首饰……大多数女孩顿时感觉到,生活,重新降临在她们面前,她们不再是行尸走肉。
紧接着,女人的话题来了——船渐渐驶离繁忙的码头区,远处郁州岛再往。可是海面行船,眼睛可以看见的距离,有可能跑到日落才能到达。初中生年级的小女孩们期待了一会儿,立刻开始谈论手头上刚分到的钱,嗯,岛上会不会有街市,是不是替父母、小弟小妹买点礼物,以便让父母知道,自己即使回家去,也可以不吃闲饭的。
这一刻,她们忘了是否还有再见父母的机会。
不吃闲饭的环娘得到的包裹最大,年纪最小的她,分到的礼物当中,不值钱的玩意多,小泥偶、小头花、小扇子陀螺等等,她自己提不动包裹,便坐在甲板上冲大大的包裹发愁,过了一会儿才想起来,立刻又兴奋了:“哥哥呀,环娘是有哥哥的。嗯,环娘的东西还是让哥哥保管,哥哥,快来帮环娘拎包裹……哥哥,你说,环娘如今有钱了,郁州岛上有没有卖包子的?”
这问题时穿不好回答。因为他也没去过郁州岛,而在现代,因为沿岸的泥沙堆积,郁州岛已经跟陆地连成一片,岛屿整个不存在了,他怎可能知道郁州岛现在的情况。
照例是黄娥在一旁替时穿回答:“郁州岛很大,虽然是个岛,但养几十万人口不成问题。以前,东晋时代五斗米教徒孙恩曾在郁州岛上集结了二十万匪徒,频繁跨海骚扰沿岸百姓——能够存活二十万人的岛屿,该有两三个县那么大吧,如今一般的上等县,也不见得有二十万人口。所以据此推测,郁州岛应该有街市的。”
时穿插话:“孙恩当初集结二十万米贼,那应该是特殊情况吧。郁州岛毕竟是个岛屿,应该缺少足够的水源,以养活太多的人口吧,所以米贼才频繁从海岛上出击,去大陆抢劫的……”
黄娥点头:“哥哥说的没错,二十万人,应该是郁州岛人口最鼎盛的时候。后来唐末动乱,岛上的人不知所踪,大约都饿死了。皇宋两百年,如今岛上的人口也就三万余人,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并不种地,因为岛上水源不足,海水倒灌导致土地贫瘠,种粮食没多大的收益。我听说现在岛民大多以捕鱼为生,顺带着,也帮客人带些货物……”
说到这里,黄娥微微一笑:“以前官府在岛上设有盐务所,所以岛上有三千禁军(宣毅军)看管,后来这岛成了某位帝姬的封地,盐务所不归朝廷管理,逐渐破败。后来帝姬死了,其子女嫌岛子没多少出息,又偏远难管,加上朝廷裁削冗兵和冗将,岛上宣毅军被裁撤。于是,岛上渐渐有点无法无天。
如今岛上三万余人,多是历年来流放的囚犯,因为郁州依然算远恶军牢城,天然的刺配之地,粮食倒是因此自给自足,但岛上渔民却多以走私为生,官府不能禁止。
奴家以前在父亲身边的时候,听人谈起过郁州岛,自从听说父亲要来海州,又特意打听了一下周围的情况,听说以前也有官员明知岛上情况有弊,有心查禁,但过不多久,他们自己也会派人去岛上偷偷设立货栈……所以那座小岛货栈林立,甚至比岛上的人口还多。
据说,上面的每座货栈背后都来头不浅,有的栈主能直接通到京城去,让三省六部的官员替他说话,九品小官怎敢冲这些人下手——干脆也分一杯羹吧。
嗯,奴家还听说,岛上不打渔不耕作的闲余百姓,以看守货栈为主业,因为岛上货栈警卫多,虽然是充军流放之地,治安状况却比汴梁城还好——随便一个闲人上岛,岛上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盯着,生恐是哪个愣头青官员又来找事,或者是海盗前来探路……”
时穿明白了:“为了看守自己的货栈,货栈主们肯定雇用家丁,私下里购置武器,所以岛上既不愁武器,也不愁武装人员——时大郎的姐夫海公子,一定是看中岛子的这个特性,才故意定居岛上。”
黄娥想了想:“父亲不曾接触过海商,所以奴家不清楚海上贸易的情况,但我常听人说,海船挺能装货的,一次能把两三仓库的货装运在舱里。经常做海贸的商人,恐怕家里不止一艘船,那么他们储存货物的货栈,往少里说也该有二三十座仓库吧,看守这些仓库群的警卫又有多少,没数……
我看施衙内在海州城出行的时候,身边常带着二三十个随从,施衙内在城中游玩尚且如此大的排场,以此估算,他姐夫的护卫,至少应该是衙内长随的十倍。”
“一次贩运二三十座仓库的货物,对海商来说还是小生意”,时穿回忆着宋代笔记上的内容,慢慢地说:“据说垄断日本生意的宋商,如朱(明州朱氏家族朱仁聪商团)、周(台州周氏家族商团,以周文德周文裔为主)、陈(福州陈氏家族陈文佑商团)、孙(明州孙氏家族孙忠商团)、李(泉州李氏家族李充商团)等五大家族,光是储存货物的仓库绵延十数里。
当然,他们的仓库不会在官府的眼皮底下,记得周氏家族有自己的私港——台州宁海(今日宁波0东岙村三门湾。而其他几个家族都没有记述,没准他们就在这郁州岛上,有自己的私港与仓库……哼哼,毕竟这里是华夏大陆通往日本的最近节点。那海公子嘛……”
黄娥想了想,马上崇拜地看着时穿:“还是哥哥想得深远,没错,无论从哪里出航,往日本的海船都要在郁州岛补水补货,这样管制宽松的地方,实在是……啊,那位以郁州岛为封地的帝姬,怎么愿意放弃这块肥肉,难道她一点不知情?”
“怕是知情的,但是水太深太浑,比如宗室王孙大都有参与,一位帝姬只分到少数利润。于是她想着:出了事,我是领主,要背灾祸,没事的时候,便宜被大家占了大头,我不愿意所以……”
黄娥用手帕捂着嘴,细声细气的笑了:“哥哥总是不正经,帝姬(公主)也拿来调笑……”黄娥的话语里,却没有任何谴责的语气,以至于这话说的像撒娇。
她也是小学才毕业的年纪啊。
说话间,坐船已经驶入郁州岛海域,而此时距离时穿他们离开海洲码头已有两个小时,时穿站在船上眺望越来越近的郁州岛,随口念出了苏东坡昔日等云台山,于龙兴寺所做的诗句:“我昔登朐山,日出观苍凉,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郁州岛是来自《山海经》的古地名,宋代郁州设东海县,海州三大盐场:洛要、板浦、惠泽,其中惠泽盐场就在郁州,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他在担任海州沭阳县知县期间,当时的知州孙伯纯担心盐场的设立会形成惯例,加重百姓赋役,因而不怎么支持朝廷这一决定。
孙伯纯的观点得到了海州乡绅的支持,而宋代官府向来对百姓软弱,也许知道在当地开办盐场触犯了当地利益,所以三大盐场经营的谨小慎微,盐监们对当地的私盐睁只眼闭只眼,而私盐嘛,按孙伯纯的观点:“官买盐虽有近利,官盐患在不售,不患盐不足。”——只要私盐合法交纳盐税,不管他们能生产多少,盐场全包了。
因为这个缘故,原先必须重兵保护的盐场,经过新法骨干几经裁撤后,整个东海县已经变成乡兵的天下。明显的证据就是:从郁州岛开出的盐船上,几乎见不到官军的影子,全是乡间的社兵、乡勇、团练……
既然大家是乡里乡亲,那就好说话了——东海巡检远远看到船上飘扬的旗帜,顿时失去的检查的兴致,插肩而过的盐船上,乡兵们还不时向船上的水手打着招呼,相互调侃着,至于船上载的什么货,人压根没兴趣。
船驶过正对海州方向的东海县“官船码头”,并没有做出停靠的努力,而是继续沿着弯弯曲曲的海岸线,向岛的东北方向航行。过了一会儿,东海县官船码头已被抛在脑后,沿途多了些私人兴建码头,这类码头一般不容许别家的船停靠,自家船不进港的时候,码头上人影很少,来回抱着膀子走动的,基本上是社兵。当然,这些社兵依旧认识时穿坐舟悬挂的海公子旗帜,船路过的时候,他们纷纷向船上打招呼。
社兵啊,自家人——看到社兵这份亲热,时穿笑眯眯的挥手招呼。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大量裁撤“冗兵”。原先地方上驻守正规军解散后,正规军该干的活儿,官府让乡间组织团练承担,他们干活,国家不发薪水滴。这一下子大大减轻了国家负担,但,却增加了乡间劳役负担。而在乡间,能够有闲钱袒护左邻右舍,或者负担得起乡兵训练费用的,还是乡里的老地主与土豪。这些人出了钱,自然要享受相应的权利,于是,随着新法的推行,乡兵就成了地主的私家武装。
宋代规定:团练乡丁“五人为甲,五甲为队,五队为部,五部为社,皆有长,五社为一都社”,一般大一点的村镇,都能组织起“一部”的乡丁,而几个乡联合起来组成的“团练社”,其成员称之为“社兵”。
一社之兵有625人,按规定他们每年需校阅一个月,期间自带干粮,不发薪水——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让他们一个月不挣钱还有自己花钱养活自己一家人,太为难了。但对于乡间有财力的大户人家来说,派几十个、上百个家丁,一个月光走队形给人看,太简单了。嗯,干完这活儿之后,领导满意了,那咱们就能得到这支武装的指挥权,何乐而不为?啥,领导敢不愿意,那就让他们自己供养这支队伍
到了现在,社兵的服装由村中大户负担,武器也由他们采购,训练他们负责组织,有时候还给社兵发薪水——据诗人陆游记载,社兵发得薪水居然比禁军略高,这就难怪他们要拼死保护当地大户的利益了。当然,也就难怪水泊梁山攻打祝家庄时,人祝家庄能联合附近村镇,组织起数千社兵武装对抗抢劫。
一路走来,看情形,真个东海县大约已经操纵在当地豪绅手中了,反过头来想,也就可以理解那位帝姬怎么就看不上这块封地,其后人更是把它当作烫手洋芋……
走着走着,时穿突然看明白了——其实,人海公子才是当地最大的土豪劣绅。
瞧,越往岛的东北走,人烟越是稀少,但插着海公子旗帜的船只越来越多,有些船既没有撒下鱼网,也没有固定航向,只轻盈的在海面上兜来兜去,速度快的惊人——看船身的吃水,大约那些船什么也没载货,嗯,他们来海上不是为了打酱油的,大约是在巡逻。
这一会工夫,光是擦肩而过的巡逻船,就已经有五六艘了,而载满货物吃水很重的船,更是船帆连着船帆,在大海上连成一片帆墙——时穿细细数了一下,那些满载的船只,十有八九挂着海公子的“火凤旗”,而剩下的船只中,悬挂黄氏旗帜的船最多。看来施衙内说他“从小跟黄煜斗个不停”,这两家的关系嘛……至少施衙内与黄煜,小的时候是一块长大的。
别的私家码头没有这么明晃晃的武装巡逻的,海公子敢这么做,他不是岛上最大土豪,还敢说自己是?眼前光是巡逻的船只都有五六艘了,那他手中掌握的社兵该有多少,啊,至少跟祝家庄是一个数量级的吧。
时穿这么见多识广的人,现在见了海公子的威势,都已经感慨不尽了,船上那些姑娘们,更是摇着指头说不出话来,许久,黄娥低声慨叹:“我听说:泉州海商彼此交易都论‘库’,他们卖货从不是一斤一两的卖,一卖就是一库房。每笔交易动辄千万贯——自古,花钱无过养兵。没有千万身家,怎样得起这么多闲人。”
时穿嘿了一声:“我猜这些船不一定是海公子一家的,刚才擦肩而过的几艘货船,船上水手服装各异,都不是海州风格,联想到海公子一向空手套白狼的习惯,我想他这是把零散的海商集结起来,组队出航……咦,你看,出港的船越来越少,大约今天是海公子向外发船的时间。”
坐舟开始落帆,这时,对面的码头上只剩下十来艘船,航道变得很开阔,渡船轻松地靠上码头,一眼望去,码头上皆是离去的背影,时穿粗末估计了一下,吓,这座码头,光是装卸货物的,大约有上千人。
这样的人物,不算土豪恶霸,谁算?
第110章流放五百里,
第110章流放五百里
ps:请各位新老朋友订阅、投票、收藏支持
这话一说,不但施衙内阻止的意思更加明显,连黄煜也帮腔:“就是啊,褚姑娘跟着小娘子们去,会被人误解的,万一拐子来袭,褚姑娘也在现场,人传出去,不定说你被拐子怎么了……我看褚姑娘还是待在海州城的好。”
豆腐西施这时也下了决断,她叹了口气:“大郎这一去,未免在城中过不了端午节了,我本筹划着……罢了,大郎什么时候回来。”
鲁蕴得到时穿的招呼,上前拱手:“师傅只管去散心,地窖的设计图纸我们已经看懂了,等师傅回来,我们一定把口子挖好,而后慢慢施工……”
时穿听完鲁蕴的规划,什么也不说只一拍手:“那就动身吧,姑娘们,赶紧收拾东西。”
两个衙役有点为难:“大郎若是走了,这院子……”
时穿回答:“你们不必走,依旧看守这院子,院子里面既然没有人了,你们的活就更轻松,如果有人来访,你们不必拦阻,由他四处查看……”
稍后,藏在楼里的女孩子,个个拿了随身的包裹走了出来。她们原本没什么行李,只是这几日做针线活多了,不免给自己积累下来一些针头线脑,那些东西简单,一个包裹都能裹走,倒是时穿屋里的东西比较琐碎,光桃花观里细碎的首饰,前前后后就装了两辆马车。
在此期间,黄煜首先匆匆告辞,回家挑选合适的婆子去了。而施衙内则指挥自己的军汉帮着跑前跑后,直到将时穿送上客船,方轻轻松了口气,跟褚素珍感慨:“大郎也不容易啊,如果是他一个人,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但身边这么多姑娘,就有点投鼠忌器了。拐子一旦重新报复,可不只是冲着他来。
老虎总有打盹的时候,只要拐子有心,耐心寻找机会,总能找见空子报复上那些姑娘……这下好了,拐子已经吃了个哑巴亏,即使他们顺藤摸瓜,再找上门来,知道时大郎搬家了,没准就息了追踪下去的心思。”
褚素珍皱着眉头:“一般这样的拐卖事件,一旦出了岔子被官府发觉,拐子集团通常都要斩断所有线索,并从此息事宁人,可这次拐子居然寻上门来,我猜不是因为时大郎下手太狠,一定是时大郎除去的人里头,有什么禁要人物,才让拐子继续纠缠,意图报复。
如今时大郎搬家了,院子里留下两个衙役,如果拐子趁着端午节热闹摸上门来,见到有衙役在场,恐怕无论如何会回避一下……我不担心拐子继续纠缠,你说得对,那群女娘数目太多了,如果给长卿兄时间缓冲,比如再有一个月的功夫,家长们得到消息,大约会纷纷找上门来。
只要一半的女孩有了着落,长卿兄一定会护住其余的,凭他的手段,只要有了准备,再过一个月的话,即使真跟怪冲突起来,恐怕吃亏的是拐子——你看看这一个月,他都做了多少事呀。”
“一个月?哈哈”,施衙内摇晃着脑袋:“素珍,你想得太简单,再过一年,都不见得有多少父母找上门来,这些女娘啊,怕是要跟长卿一辈子了。
嗯嗯,素珍放心,郁州岛虽然大,可那里是我姐夫的天下,小娘子们去了郁州岛,就不用整天躲在屋里了,等她们过一段天天去街上散散心的日子,也许就改了怕见生人的毛病……”
施衙内说不出心里治疗这个词,但他的意思却表达的很明确,估计时穿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才打算领着所有女孩上船去郁州岛散心。
褚素珍则微微瞥了一下嘴,回答:“你总是夸郁州岛怎么样,可郁州岛依旧是官府流放犯人的地方。虽然那个岛近在咫尺,天晴的时候站在岸边都可以望见,但在官府眼中,那里依旧等同荒野——流放五百里,与流放郁州岛是同等的刑罚啊。
皇宋两百年,那里积累了多少囚犯?如此一个囚犯之岛,只你说繁华,没见多少海州富商愿意迁居那里。不说别的,稍稍大一点的风浪,咱们就与郁州岛断了联系。前后几任知县,听说去郁州岛任职,宁愿丢官都不愿登岛的——我也就是想着你姐夫在岛上经营多年,姑娘们躲在哪里安全……拐子要登岛,那也得你姐夫同意,不是吗?。”
此刻在船上,时穿正在挨个给姑娘们发钱。
官府给的抚慰金,再加上时穿这些日子的投资所赚的钱,再加上……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每个女孩头上至少都能分到两百贯,外加一堆小礼品。
时穿分下去的小礼品有过节准备的香囊、丝线、团扇,以及制作新衣服的绸缎衣料,外加一堆金的银的首饰,佛像神像等挂件。从他屋里搬出的东西虽多,但二十个人一分,每个人也就是多了一个包裹。
惶惶然离开自己经营的小窝,本来大家都有点难受、惊恐,但女人嘛,天生喜欢新鲜——船只一驶动,海上千帆过处海鸥飞翔;鱼儿跃出海面,过往的渔船匆忙捕捞的情景;等待进入海州市舶司的藩船排的长长不见尾的队形……这些场景分散了她们的注意力。现在又给她们分了钱与首饰……女孩们的心思已经活跃起来。
尤其是首饰,女人对于首饰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可能是她们最贴身,并陪伴她们一直到老的东东。被洗光剥尽拐到千里之外后,猛然间拥有了自己的首饰……大多数女孩顿时感觉到,生活,重新降临在她们面前,她们不再是行尸走肉。
紧接着,女人的话题来了——船渐渐驶离繁忙的码头区,远处郁州岛再往。可是海面行船,眼睛可以看见的距离,有可能跑到日落才能到达。初中生年级的小女孩们期待了一会儿,立刻开始谈论手头上刚分到的钱,嗯,岛上会不会有街市,是不是替父母、小弟小妹买点礼物,以便让父母知道,自己即使回家去,也可以不吃闲饭的。
这一刻,她们忘了是否还有再见父母的机会。
不吃闲饭的环娘得到的包裹最大,年纪最小的她,分到的礼物当中,不值钱的玩意多,小泥偶、小头花、小扇子陀螺等等,她自己提不动包裹,便坐在甲板上冲大大的包裹发愁,过了一会儿才想起来,立刻又兴奋了:“哥哥呀,环娘是有哥哥的。嗯,环娘的东西还是让哥哥保管,哥哥,快来帮环娘拎包裹……哥哥,你说,环娘如今有钱了,郁州岛上有没有卖包子的?”
这问题时穿不好回答。因为他也没去过郁州岛,而在现代,因为沿岸的泥沙堆积,郁州岛已经跟陆地连成一片,岛屿整个不存在了,他怎可能知道郁州岛现在的情况。
照例是黄娥在一旁替时穿回答:“郁州岛很大,虽然是个岛,但养几十万人口不成问题。以前,东晋时代五斗米教徒孙恩曾在郁州岛上集结了二十万匪徒,频繁跨海骚扰沿岸百姓——能够存活二十万人的岛屿,该有两三个县那么大吧,如今一般的上等县,也不见得有二十万人口。所以据此推测,郁州岛应该有街市的。”
时穿插话:“孙恩当初集结二十万米贼,那应该是特殊情况吧。郁州岛毕竟是个岛屿,应该缺少足够的水源,以养活太多的人口吧,所以米贼才频繁从海岛上出击,去大陆抢劫的……”
黄娥点头:“哥哥说的没错,二十万人,应该是郁州岛人口最鼎盛的时候。后来唐末动乱,岛上的人不知所踪,大约都饿死了。皇宋两百年,如今岛上的人口也就三万余人,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并不种地,因为岛上水源不足,海水倒灌导致土地贫瘠,种粮食没多大的收益。我听说现在岛民大多以捕鱼为生,顺带着,也帮客人带些货物……”
说到这里,黄娥微微一笑:“以前官府在岛上设有盐务所,所以岛上有三千禁军(宣毅军)看管,后来这岛成了某位帝姬的封地,盐务所不归朝廷管理,逐渐破败。后来帝姬死了,其子女嫌岛子没多少出息,又偏远难管,加上朝廷裁削冗兵和冗将,岛上宣毅军被裁撤。于是,岛上渐渐有点无法无天。
如今岛上三万余人,多是历年来流放的囚犯,因为郁州依然算远恶军牢城,天然的刺配之地,粮食倒是因此自给自足,但岛上渔民却多以走私为生,官府不能禁止。
奴家以前在父亲身边的时候,听人谈起过郁州岛,自从听说父亲要来海州,又特意打听了一下周围的情况,听说以前也有官员明知岛上情况有弊,有心查禁,但过不多久,他们自己也会派人去岛上偷偷设立货栈……所以那座小岛货栈林立,甚至比岛上的人口还多。
据说,上面的每座货栈背后都来头不浅,有的栈主能直接通到京城去,让三省六部的官员替他说话,九品小官怎敢冲这些人下手——干脆也分一杯羹吧。
嗯,奴家还听说,岛上不打渔不耕作的闲余百姓,以看守货栈为主业,因为岛上货栈警卫多,虽然是充军流放之地,治安状况却比汴梁城还好——随便一个闲人上岛,岛上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盯着,生恐是哪个愣头青官员又来找事,或者是海盗前来探路……”
时穿明白了:“为了看守自己的货栈,货栈主们肯定雇用家丁,私下里购置武器,所以岛上既不愁武器,也不愁武装人员——时大郎的姐夫海公子,一定是看中岛子的这个特性,才故意定居岛上。”
黄娥想了想:“父亲不曾接触过海商,所以奴家不清楚海上贸易的情况,但我常听人说,海船挺能装货的,一次能把两三仓库的货装运在舱里。经常做海贸的商人,恐怕家里不止一艘船,那么他们储存货物的货栈,往少里说也该有二三十座仓库吧,看守这些仓库群的警卫又有多少,没数……
我看施衙内在海州城出行的时候,身边常带着二三十个随从,施衙内在城中游玩尚且如此大的排场,以此估算,他姐夫的护卫,至少应该是衙内长随的十倍。”
“一次贩运二三十座仓库的货物,对海商来说还是小生意”,时穿回忆着宋代笔记上的内容,慢慢地说:“据说垄断日本生意的宋商,如朱(明州朱氏家族朱仁聪商团)、周(台州周氏家族商团,以周文德周文裔为主)、陈(福州陈氏家族陈文佑商团)、孙(明州孙氏家族孙忠商团)、李(泉州李氏家族李充商团)等五大家族,光是储存货物的仓库绵延十数里。
当然,他们的仓库不会在官府的眼皮底下,记得周氏家族有自己的私港——台州宁海(今日宁波0东岙村三门湾。而其他几个家族都没有记述,没准他们就在这郁州岛上,有自己的私港与仓库……哼哼,毕竟这里是华夏大陆通往日本的最近节点。那海公子嘛……”
黄娥想了想,马上崇拜地看着时穿:“还是哥哥想得深远,没错,无论从哪里出航,往日本的海船都要在郁州岛补水补货,这样管制宽松的地方,实在是……啊,那位以郁州岛为封地的帝姬,怎么愿意放弃这块肥肉,难道她一点不知情?”
“怕是知情的,但是水太深太浑,比如宗室王孙大都有参与,一位帝姬只分到少数利润。于是她想着:出了事,我是领主,要背灾祸,没事的时候,便宜被大家占了大头,我不愿意所以……”
黄娥用手帕捂着嘴,细声细气的笑了:“哥哥总是不正经,帝姬(公主)也拿来调笑……”黄娥的话语里,却没有任何谴责的语气,以至于这话说的像撒娇。
她也是小学才毕业的年纪啊。
说话间,坐船已经驶入郁州岛海域,而此时距离时穿他们离开海洲码头已有两个小时,时穿站在船上眺望越来越近的郁州岛,随口念出了苏东坡昔日等云台山,于龙兴寺所做的诗句:“我昔登朐山,日出观苍凉,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郁州岛是来自《山海经》的古地名,宋代郁州设东海县,海州三大盐场:洛要、板浦、惠泽,其中惠泽盐场就在郁州,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他在担任海州沭阳县知县期间,当时的知州孙伯纯担心盐场的设立会形成惯例,加重百姓赋役,因而不怎么支持朝廷这一决定。
孙伯纯的观点得到了海州乡绅的支持,而宋代官府向来对百姓软弱,也许知道在当地开办盐场触犯了当地利益,所以三大盐场经营的谨小慎微,盐监们对当地的私盐睁只眼闭只眼,而私盐嘛,按孙伯纯的观点:“官买盐虽有近利,官盐患在不售,不患盐不足。”——只要私盐合法交纳盐税,不管他们能生产多少,盐场全包了。
因为这个缘故,原先必须重兵保护的盐场,经过新法骨干几经裁撤后,整个东海县已经变成乡兵的天下。明显的证据就是:从郁州岛开出的盐船上,几乎见不到官军的影子,全是乡间的社兵、乡勇、团练……
既然大家是乡里乡亲,那就好说话了——东海巡检远远看到船上飘扬的旗帜,顿时失去的检查的兴致,插肩而过的盐船上,乡兵们还不时向船上的水手打着招呼,相互调侃着,至于船上载的什么货,人压根没兴趣。
船驶过正对海州方向的东海县“官船码头”,并没有做出停靠的努力,而是继续沿着弯弯曲曲的海岸线,向岛的东北方向航行。过了一会儿,东海县官船码头已被抛在脑后,沿途多了些私人兴建码头,这类码头一般不容许别家的船停靠,自家船不进港的时候,码头上人影很少,来回抱着膀子走动的,基本上是社兵。当然,这些社兵依旧认识时穿坐舟悬挂的海公子旗帜,船路过的时候,他们纷纷向船上打招呼。
社兵啊,自家人——看到社兵这份亲热,时穿笑眯眯的挥手招呼。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大量裁撤“冗兵”。原先地方上驻守正规军解散后,正规军该干的活儿,官府让乡间组织团练承担,他们干活,国家不发薪水滴。这一下子大大减轻了国家负担,但,却增加了乡间劳役负担。而在乡间,能够有闲钱袒护左邻右舍,或者负担得起乡兵训练费用的,还是乡里的老地主与土豪。这些人出了钱,自然要享受相应的权利,于是,随着新法的推行,乡兵就成了地主的私家武装。
宋代规定:团练乡丁“五人为甲,五甲为队,五队为部,五部为社,皆有长,五社为一都社”,一般大一点的村镇,都能组织起“一部”的乡丁,而几个乡联合起来组成的“团练社”,其成员称之为“社兵”。
一社之兵有625人,按规定他们每年需校阅一个月,期间自带干粮,不发薪水——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让他们一个月不挣钱还有自己花钱养活自己一家人,太为难了。但对于乡间有财力的大户人家来说,派几十个、上百个家丁,一个月光走队形给人看,太简单了。嗯,干完这活儿之后,领导满意了,那咱们就能得到这支武装的指挥权,何乐而不为?啥,领导敢不愿意,那就让他们自己供养这支队伍
到了现在,社兵的服装由村中大户负担,武器也由他们采购,训练他们负责组织,有时候还给社兵发薪水——据诗人陆游记载,社兵发得薪水居然比禁军略高,这就难怪他们要拼死保护当地大户的利益了。当然,也就难怪水泊梁山攻打祝家庄时,人祝家庄能联合附近村镇,组织起数千社兵武装对抗抢劫。
一路走来,看情形,真个东海县大约已经操纵在当地豪绅手中了,反过头来想,也就可以理解那位帝姬怎么就看不上这块封地,其后人更是把它当作烫手洋芋……
走着走着,时穿突然看明白了——其实,人海公子才是当地最大的土豪劣绅。
瞧,越往岛的东北走,人烟越是稀少,但插着海公子旗帜的船只越来越多,有些船既没有撒下鱼网,也没有固定航向,只轻盈的在海面上兜来兜去,速度快的惊人——看船身的吃水,大约那些船什么也没载货,嗯,他们来海上不是为了打酱油的,大约是在巡逻。
这一会工夫,光是擦肩而过的巡逻船,就已经有五六艘了,而载满货物吃水很重的船,更是船帆连着船帆,在大海上连成一片帆墙——时穿细细数了一下,那些满载的船只,十有八九挂着海公子的“火凤旗”,而剩下的船只中,悬挂黄氏旗帜的船最多。看来施衙内说他“从小跟黄煜斗个不停”,这两家的关系嘛……至少施衙内与黄煜,小的时候是一块长大的。
别的私家码头没有这么明晃晃的武装巡逻的,海公子敢这么做,他不是岛上最大土豪,还敢说自己是?眼前光是巡逻的船只都有五六艘了,那他手中掌握的社兵该有多少,啊,至少跟祝家庄是一个数量级的吧。
时穿这么见多识广的人,现在见了海公子的威势,都已经感慨不尽了,船上那些姑娘们,更是摇着指头说不出话来,许久,黄娥低声慨叹:“我听说:泉州海商彼此交易都论‘库’,他们卖货从不是一斤一两的卖,一卖就是一库房。每笔交易动辄千万贯——自古,花钱无过养兵。没有千万身家,怎样得起这么多闲人。”
时穿嘿了一声:“我猜这些船不一定是海公子一家的,刚才擦肩而过的几艘货船,船上水手服装各异,都不是海州风格,联想到海公子一向空手套白狼的习惯,我想他这是把零散的海商集结起来,组队出航……咦,你看,出港的船越来越少,大约今天是海公子向外发船的时间。”
坐舟开始落帆,这时,对面的码头上只剩下十来艘船,航道变得很开阔,渡船轻松地靠上码头,一眼望去,码头上皆是离去的背影,时穿粗末估计了一下,吓,这座码头,光是装卸货物的,大约有上千人。
这样的人物,不算土豪恶霸,谁算?
第110章流放五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