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这里的人们很好战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落秋中文网 www.luoqiu.me,最快更新甲申天变最新章节!
第84章 这里的人们很好战
搅的徽商和浙商都拼老命的折腾起来以后,李四反而成了没事人,优哉游哉的回到了“大山的怀抱”。
深山之中的数万人手,在得到必要的物资之后所展现出来的建设热情,让李四都目瞪口呆。
新开出来的田里,荞麦苗已经望垄,紫茎绿叶让人心疼。虽然这种生产周期极其短暂的作物产量很低,人们还是小心翼翼的侍弄着,因为错过了播种季节,也只能播下荞麦的种子,至于能有多少收成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
刚刚修建起来的茅棚远远谈不上错落有致,这些依山势就地修建的小房屋都是以土坯为主,覆以木梁芦葆。坚固美观的效果完全达不到,遮风蔽雨也就是了。
徽商和浙商还在把各种物资源源不绝的运送过来,每天都有大批资材中转到大别山深处,通过一双双勤劳之手,正建设成为一个崭新的家园。
“你果真有神仙的手段,比我强那么一点点,眼光也比我看的远一点点。”面对迅速打开的局面和蒸蒸日上的新基地,魏无牙第一次承认李四眼光之长远,也第一次承认自己这样的神棍和李四这样的神仙之间存在差距。
按照魏无牙的想法,当初得到近两百万两白银的时候,绝对是要用来扩充军备全部投到赴死军身上。当初李四用大秤分银的方式把天文数字的财富散到家家户户,让受够了贫寒折磨的乡亲们一夜暴富,怎么看也是一记昏招。
乱世之中,只有发展武力才是最有效的生存之道,把钱分给没有任何战斗力的农民,这不是昏招是什么?
一直到现在,魏无牙才能真切体会到李四的良苦用心。
李四就是让乡亲们知道赴死军不仅仅可以保护大家,还是大家生财的工具,只要赴死军打了胜仗,所有人都能够分享到巨大的战争红利。
时间的短促和耕织模式的生活,再加上农民天生的储蓄观念,让这些钱不可能流散出去。
真到了需要花钱的时候,分流到一家一户的银钱立刻就可以再次聚集起来,再次汇集成可以办大事的天文数字。
大伙儿之所以心甘情愿的把手上的银钱拿出来,一方面是出于生存之计,建设新家园肯定是要花钱的。更主要的还是愿意武装赴死军这支贴心贴身的子弟兵,何况这支子弟兵不光可以提供保护,还是很犀利的生财工具。
通过战争得到的红利远比任何劳作更加快捷,数量也更加庞大。
得到甜头的乡亲们甚至还愿意让赴死军去打仗,很愿意让子弟父兄去打仗。
外面世界对战争的恐惧,在这里,已经转变成为对战争的向往。
总之就是一句话:这里的人们好战!
拿出去的银钱就等于入了赴死军的股份,大家都等待着分红哩。
无论是能力还是个人威望,也只有李大财神才能够掌握这笔巨大的财富,也只有把钱放到李四的手中大家才更放心。
打劫李闯的近两百万两,再加上赴死军一路拷掠沿途的士绅地主,使得李四能够迅速使用的银钱有近四百万之巨。
同样是在这一年里,已经死去的崇祯皇帝在生前能够使用的军费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数字了。
巨额财富金山一样的砸下来,虽然从长远来看未必是什么好事,但短期之内所展现出来的爆发性增长还是可以看到的。
伴随着白银灾难性的从大别山深处的基地流出,浙商和徽商疯狂的调集之下,所需的物资正源源不断的陆续送达,尤其是浙商从“遥远”的长江沿岸调集过来的粮食,多的令人炫目结舌。
经过李四的“调教”,乡亲们也不是只进不出,很多机巧的物件也开始制造出来,同时草芝这种发家的紧俏物品也开始交易,让很多人开始有了乐观的预期。
在这个时代,人们普遍把白银这种硬的不能再硬的通货看做是保值的根本。对于李大财神鼓捣出来的那些机巧之物和草芝,人们宁可用通通套现银,也不愿意用以货易货的方式和商人交易。
这个时候,李四再一次动用强力手段和他几乎神话一般的个人威望,严禁乡民套取现银,而是刻意的任手中的白银水一般的流通出去。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物资永远比真金白银更加宝贵,这是李四的价值理念。
伴随着白银在短时间内爆发性的大量外流,在一定区域内必然引起物价虚高。只是这种这种有可能引起灾难的举动一时还显现不出,因为商人们一直在通过他们庞大的分号联号在调集分散在各地的物资,起到了一个淡化和缓冲的作用。
如果不是通过当时已经形成规模的商业系统,而是由赴死军直接采购物资的话,效率问题暂且不顾,肯定会在这个狭小区域内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人们手中的真金白银越来越少,但是建设速度却是空前,而且赴死军一直在保持飞速扩充,这让很多人的乐观态度一直保持着。
只要赴死军准备打仗,肯定就能够收回所有的投资,甚至可以得到巨额的战争红利。
打仗是肯定的,大家又不是瞎子,谁都注意到了赴死军近乎疯狂一般快速扩充。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赴死军已经达到八千人的规模,也就是说,每七八个乡民就养活着一个战士。这样高的军队比例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灾难性的穷兵黩武。
新兵多是从河南流民之中的健者,这些人都是苦大仇深的流民,阶级成分单一。最主要的是这批人历经旷日持久的战乱,是在血火刀兵之中九死余生,为了保住好日子为了家小的生存,作战意志不必怀疑。
跟着李大财神的那些老资格乡民都是吃米饭干馍的,而这些新加入的流民仅仅是有一碗粥喝,生活上的差距使得这些人和他们的家属极端的渴望能够得到战争红利,分配到比较好的福利待遇。
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前提——打仗。
什么精忠保国什么朝廷恩义,所有的这一切遥远的东西都和流民无关。
他们简单的头脑只有一个很直接的念头:别人家里都是馍馍米饭,甚至还有肉吃,为啥自己一家老小就只能喝粥?
为了让老婆孩子能象别人一样有馍馍吃,必须要打仗。
李四不光是散财的财神,还有个战神的光环呢。
当年血战满洲披甲已经传的神话一般,再有赴死军不败的金身撑着,作为战士的人们只需要去打一场,然后就可以坐等分红了。
当然是这样的,当年的赴死军不过几百人,还没有齐全的装备,都能百战百胜。现在的赴死军有八千战斗部,除了配备铁黄瓜这样的新式火雷,还有很大一部分装备了皮甲。就是闭着一只眼睛也是要打胜仗的。
无论民心还是士气,打仗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你想说和平,肯定被等着战争红利的乡亲们揍成猪头。
对于战争的渴望已经成为一中近乎病态的狂热,而这种风潮偏偏的自下而上的,就是赴死军高层想要韬光养晦闷头发展,也必须先考虑一下底层民众的需求。
底层的人们才是赴死军真正的根本。
“不打仗?潜心壮大实力?”李四保持着那种人畜无害的微笑已经成为一种个人招牌:“先看看汹涌的民情民心吧,得民心者得天下呀,太子殿下。”
第84章 这里的人们很好战
搅的徽商和浙商都拼老命的折腾起来以后,李四反而成了没事人,优哉游哉的回到了“大山的怀抱”。
深山之中的数万人手,在得到必要的物资之后所展现出来的建设热情,让李四都目瞪口呆。
新开出来的田里,荞麦苗已经望垄,紫茎绿叶让人心疼。虽然这种生产周期极其短暂的作物产量很低,人们还是小心翼翼的侍弄着,因为错过了播种季节,也只能播下荞麦的种子,至于能有多少收成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
刚刚修建起来的茅棚远远谈不上错落有致,这些依山势就地修建的小房屋都是以土坯为主,覆以木梁芦葆。坚固美观的效果完全达不到,遮风蔽雨也就是了。
徽商和浙商还在把各种物资源源不绝的运送过来,每天都有大批资材中转到大别山深处,通过一双双勤劳之手,正建设成为一个崭新的家园。
“你果真有神仙的手段,比我强那么一点点,眼光也比我看的远一点点。”面对迅速打开的局面和蒸蒸日上的新基地,魏无牙第一次承认李四眼光之长远,也第一次承认自己这样的神棍和李四这样的神仙之间存在差距。
按照魏无牙的想法,当初得到近两百万两白银的时候,绝对是要用来扩充军备全部投到赴死军身上。当初李四用大秤分银的方式把天文数字的财富散到家家户户,让受够了贫寒折磨的乡亲们一夜暴富,怎么看也是一记昏招。
乱世之中,只有发展武力才是最有效的生存之道,把钱分给没有任何战斗力的农民,这不是昏招是什么?
一直到现在,魏无牙才能真切体会到李四的良苦用心。
李四就是让乡亲们知道赴死军不仅仅可以保护大家,还是大家生财的工具,只要赴死军打了胜仗,所有人都能够分享到巨大的战争红利。
时间的短促和耕织模式的生活,再加上农民天生的储蓄观念,让这些钱不可能流散出去。
真到了需要花钱的时候,分流到一家一户的银钱立刻就可以再次聚集起来,再次汇集成可以办大事的天文数字。
大伙儿之所以心甘情愿的把手上的银钱拿出来,一方面是出于生存之计,建设新家园肯定是要花钱的。更主要的还是愿意武装赴死军这支贴心贴身的子弟兵,何况这支子弟兵不光可以提供保护,还是很犀利的生财工具。
通过战争得到的红利远比任何劳作更加快捷,数量也更加庞大。
得到甜头的乡亲们甚至还愿意让赴死军去打仗,很愿意让子弟父兄去打仗。
外面世界对战争的恐惧,在这里,已经转变成为对战争的向往。
总之就是一句话:这里的人们好战!
拿出去的银钱就等于入了赴死军的股份,大家都等待着分红哩。
无论是能力还是个人威望,也只有李大财神才能够掌握这笔巨大的财富,也只有把钱放到李四的手中大家才更放心。
打劫李闯的近两百万两,再加上赴死军一路拷掠沿途的士绅地主,使得李四能够迅速使用的银钱有近四百万之巨。
同样是在这一年里,已经死去的崇祯皇帝在生前能够使用的军费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数字了。
巨额财富金山一样的砸下来,虽然从长远来看未必是什么好事,但短期之内所展现出来的爆发性增长还是可以看到的。
伴随着白银灾难性的从大别山深处的基地流出,浙商和徽商疯狂的调集之下,所需的物资正源源不断的陆续送达,尤其是浙商从“遥远”的长江沿岸调集过来的粮食,多的令人炫目结舌。
经过李四的“调教”,乡亲们也不是只进不出,很多机巧的物件也开始制造出来,同时草芝这种发家的紧俏物品也开始交易,让很多人开始有了乐观的预期。
在这个时代,人们普遍把白银这种硬的不能再硬的通货看做是保值的根本。对于李大财神鼓捣出来的那些机巧之物和草芝,人们宁可用通通套现银,也不愿意用以货易货的方式和商人交易。
这个时候,李四再一次动用强力手段和他几乎神话一般的个人威望,严禁乡民套取现银,而是刻意的任手中的白银水一般的流通出去。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物资永远比真金白银更加宝贵,这是李四的价值理念。
伴随着白银在短时间内爆发性的大量外流,在一定区域内必然引起物价虚高。只是这种这种有可能引起灾难的举动一时还显现不出,因为商人们一直在通过他们庞大的分号联号在调集分散在各地的物资,起到了一个淡化和缓冲的作用。
如果不是通过当时已经形成规模的商业系统,而是由赴死军直接采购物资的话,效率问题暂且不顾,肯定会在这个狭小区域内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人们手中的真金白银越来越少,但是建设速度却是空前,而且赴死军一直在保持飞速扩充,这让很多人的乐观态度一直保持着。
只要赴死军准备打仗,肯定就能够收回所有的投资,甚至可以得到巨额的战争红利。
打仗是肯定的,大家又不是瞎子,谁都注意到了赴死军近乎疯狂一般快速扩充。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赴死军已经达到八千人的规模,也就是说,每七八个乡民就养活着一个战士。这样高的军队比例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灾难性的穷兵黩武。
新兵多是从河南流民之中的健者,这些人都是苦大仇深的流民,阶级成分单一。最主要的是这批人历经旷日持久的战乱,是在血火刀兵之中九死余生,为了保住好日子为了家小的生存,作战意志不必怀疑。
跟着李大财神的那些老资格乡民都是吃米饭干馍的,而这些新加入的流民仅仅是有一碗粥喝,生活上的差距使得这些人和他们的家属极端的渴望能够得到战争红利,分配到比较好的福利待遇。
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前提——打仗。
什么精忠保国什么朝廷恩义,所有的这一切遥远的东西都和流民无关。
他们简单的头脑只有一个很直接的念头:别人家里都是馍馍米饭,甚至还有肉吃,为啥自己一家老小就只能喝粥?
为了让老婆孩子能象别人一样有馍馍吃,必须要打仗。
李四不光是散财的财神,还有个战神的光环呢。
当年血战满洲披甲已经传的神话一般,再有赴死军不败的金身撑着,作为战士的人们只需要去打一场,然后就可以坐等分红了。
当然是这样的,当年的赴死军不过几百人,还没有齐全的装备,都能百战百胜。现在的赴死军有八千战斗部,除了配备铁黄瓜这样的新式火雷,还有很大一部分装备了皮甲。就是闭着一只眼睛也是要打胜仗的。
无论民心还是士气,打仗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你想说和平,肯定被等着战争红利的乡亲们揍成猪头。
对于战争的渴望已经成为一中近乎病态的狂热,而这种风潮偏偏的自下而上的,就是赴死军高层想要韬光养晦闷头发展,也必须先考虑一下底层民众的需求。
底层的人们才是赴死军真正的根本。
“不打仗?潜心壮大实力?”李四保持着那种人畜无害的微笑已经成为一种个人招牌:“先看看汹涌的民情民心吧,得民心者得天下呀,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