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三天和五天的差别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落秋中文网 www.luoqiu.me,最快更新甲申天变最新章节!
第138章 三天和五天的差别
“御驾亲征?”一听到魏无牙这么个提议。不光是新皇朱慈烺,就是下面一干人等也愣住了。
“就是御驾亲征。”魏无牙满面严肃的神色,根本就象是在开玩笑:“如今城外战事僵持,陛下御驾亲征,必能极大激励士气。南都守备、京营等数万士卒在前厮杀,万岁在后督战,必收奇效……”
“陛下万金之躯,岂不可轻涉险地?”姚明恭刚才才被任命为吏部侍郎,吏部的事情还一句话没有说呢,就第一个反对了魏无牙的建议。
“自古以来,圣天子就是居九州万方之中央,如此方能威加四海,德被八方。”说话的这个官儿,就是和魏无牙做过暗中交易的河南巡抚李彬李大人。
这个李彬还是来得及被任命任何的新官职,依旧是个佥事御史。
虽然没有升官,可现在朝中只有这么几个人,马、阮之流又被驱散,除了那几个跟随太子的学官,其他满堂济济都是东林人物,高升一步也是或迟或早的事情。作为东林人物,最主要的是表现出一个清高的姿态来。虽然早就惦记着左都御史的位子,可也不能表现出来。关键是赴死军的忠诚伯特使,也就是眼前的这位魏大人已经代替李四本人答应了下来,升迁只是时间问题,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把吃相弄的太难看了。
御驾亲征这个话题在大明朝就是很犯忌讳的事情,当年英宗就是御驾亲征来着,结果在土木堡成了人家的阶下囚不说,还被敌人打到了京城之下……
一说起御驾亲征,无论上下都会联想到土木堡的切肤之痛,所以在大明朝后来的两百多年里,上上下下都对御驾亲征有一种极端的排斥心理。
“昔有土木之变,今有北都之痛。天子圣君应居于万全之地,有能驾千军驭万民……”
原来是在怕土木堡之变呐,这都几百年以前的事情了,怎么这些人还怕成这个鸟样子?
老神棍魏无牙气的想要破口大骂一番,这些都是什么样的糊涂蛋,连土木堡和眼巴前儿的形势也分不清楚。不御驾亲征就呆在这武英殿里商议来商议去,就能把鞑子商议的退走?
还说什么狗屁的“万全之地”,,这里的金銮玉阙也不过是和外面的血腥战场隔了一道城墙而已,外面的军队要是打败了,谁也别想什么鸟毛的“万全”。
无论是旧有的学官还是东林党人,皆是众口一词。联合起来反对老神棍。
要说唱高调说大话,引经据典的大辩论,这些人一个比一个能耐,要说实实在在的做事情,则半点儿也提不起来。魏无牙都懒得和他们争论,直接上前几步问朱慈烺:“我的万岁爷,这些聒噪的家伙我不屑搭理他们,我想听听你的看法,你是不是怕了外面的鞑子?”
“我……”
“大胆!”
“放肆。”
“如此于万岁直言你我,哪里还有半分人臣之状?如此污言质问,分明就是大逆不道。”
“大逆不道,目无君上……”
就因为老神棍和新皇帝“你”“我”的这么说话,就被这些第一天站班的朝臣们揪住了把柄,大逆不道的罪名都扣下来了,甚至还有几个家伙很夸张的把当值的侍卫喊了进来。看那意思,是准备把老神棍拖出去下狱候审的。
圣阶之上的朱慈烺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又是第一和学官以外的臣子朝对,缺乏必要的经验,一时间还就呆住了。
“要糟。”
一直在思索是不是按照魏无牙所言的那样劝新皇御驾亲征,杨廷麟还一句话没有说呢,外面的侍卫就已经手按腰刀进来……
这种情况可不能发生,杨廷麟一俺侍卫进来,立刻就是一身的冷汗,脑袋“嗡”的一声,刚要挺身出来圆场,那边的老神棍已是哈哈大笑。
老神棍一句话也不说,就是不住的大笑,视武英殿上众人如无物一般。
那些个侍卫上来就要拖老神棍,他们不认识老神棍。侍卫头子可是从北就都跟着过来的,自然明白魏无牙的分量,快步上前三拳两脚就把几个侍卫推开:“都给我下去,添什么乱……”
“魏宣慰,这也是你的不对,赴死军和万岁之间有什么话,还轮得到那些外人说三道四。有什么事情魏宣慰再和万岁商量商量,找杨监军也行……”
这个侍卫头子办事可算是相当的老到,说起话来也是滴水不漏:赴死军和新皇帝才是真正膀子并膀子的,这些新来的大小官员算个屁呀,甭搭理他们,有事找杨廷麟说。你魏无牙虽然执掌城防,可杨廷麟也在赴死军的二号人物……
魏无牙冷冷一笑,对这侍卫首领道:“兄弟你说的对,老魏我也是糊涂了,嘿嘿。”
他娘的也不看看是什么世道,随便来个阿猫阿狗的就想动我魏无牙,你们还想不想活了?整个宁城还是老子说了算,老子才是真正的太上皇。这个皇帝都是我一手立起来的,要是老子不高兴了……
“魏无牙,你还是不是赴死军的宣慰使?”杨廷麟这个时候再不出来,热闹可就大了。一看老神棍不住的冷笑,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虽然这条老神棍不可能真如他心中所想的那样去做,可捣乱下绊子的事情可就免不了。赶紧出来厉声呼喝:“我还是不是赴死军的监军?”
说起赴死军,老神棍赶紧收起那副冷冷而笑的面容,再怎么说杨廷麟也是赴死军中的二号人物。你魏无牙虽是城中第一号实力派,可也得照顾到赴死军。
一提起赴死军,老神棍油滑的都能成精的人物,还能不明白杨廷麟是什么意思?赶紧作出惶恐状:“杨大人有何差遣?”
“便是忠诚伯到了,亦是不敢妄顾君臣之仪,你如此言语虽非是有心。却已非是人臣之礼,其罪当诛……”
“杨大人教训的是。”老神棍嘴上是这说,其实根本就不拿“君前失仪”当一回子事情。就南都城内现在的情形,谁也不敢动我老魏一根毫毛。不过刚才的表现确实是太……不知进退了。就算是没有人能拿他真的怎么样,可赴死军所图之大,又岂是一个小小南都?
看魏无牙俯首,杨廷麟终于是缓过一口气来,当然也不可能真的就把老神棍给“诛”了,还得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念你本是村氓野夫,又是满腔赤诚一心为国,情急之下难免不顾君臣之礼。死罪就免过,杖责三十,你可心服?”
我要打你三十大板,行不?
哪有这么客气的问的?
“魏无牙知罪,甘领责罚。”老神棍温顺的如老绵羊一般,和刚才的飞扬跋扈简直就是判若两人。
杨廷麟再次对朱慈烺行礼:“魏无牙君前咆哮,臣代圣上责之罚之,万岁……”
朱慈烺虽然知道的东西不多,可杨廷麟那边的一直在打眼色,他还能看不到?事情到了这步田地,岂能放着河水不撑船,赶紧顺水推舟顺坡下驴:“嗯,按说杖责三十也算轻了,不过眼下真是用人之际,魏宣慰又是满腔忠义的首拥重臣,这三十记板子权且记下……”
好容易等新坐龙椅的万岁爷把话说完,魏无牙俯首又道:“臣所提及御驾亲征一事,不知万岁一下如何?”
众皆哗然。
刚才那一幕大伙儿看的清清楚楚,摆明就是给这个猥琐的老家伙开脱,要是换个没有赴死军背景的人这么干,早被拖出去打板子了。杨廷麟和新皇帝这么做,大伙还能不明白其真正用心?无非是安抚赴死军而已。
这也可以理解,赴死军如此势大,又有首拥的功劳,就是袒护一些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可这个魏无牙居然如此的不知好歹,又一次这么直白的提起什么御驾亲征。
这已经是在打大家的脸了。
现在的魏无牙虽是俯首帖耳,可他这么说还能掩饰的住骨子里的嚣张跋扈?
“臣愚见以为……”杨廷麟这个唯一能够“震住”魏无牙的赴死军监军再次发言。总算是给了大伙点面子:“万岁不宜亲动。”
得了,这就成了,不管怎么样,大伙终究是盖了魏无牙一头,没有让赴死军的人占了上风。
不论如何,这么多人都反对的事情,你赴死军就是再强悍,也办不成。
可杨廷麟下面的话却让这些东林人开始重新估计形势:“不过魏宣慰所言也不无道理,陛下亲临前线。自可提振士气,于我军大大有利。”
不宜御驾亲征是你说的,适宜御驾亲征也是你说的,新皇朱慈烺还真搞不明白杨廷麟是怎么个意思。
杨廷麟终究是东宫的老人了,太子素来还是言听计从,只是现在杨廷麟也没有个准确的主意,太子还真是无所适从。
“臣以为,可调用圣上仪仗,觅一得力人手代天亲临前线……”
皇帝你就不必亲自取了,动一下仪仗是那么个意思,也是同样的效果。
“允。”朱慈烺素来没有多大的主见,脾气又是温和的很,对于杨廷麟这个东宫老人的意见很自然的就持肯定态度:“不知何人可代我……朕行此提壮军威之举?”
众人都拿眼珠子撇杨廷麟。
主意是你出的,你又是赴死军的监军,你不是谁去?
“臣愿往。”杨廷麟主动挺身。
“准。”
作为赴死军代表人物的魏无牙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反正不管你是本人亲征还是用仪仗亲征,不过是为了提振士气。提振谁的士气?当然是京营,难道还是赴死军?只要京营的那帮兵痞能勇猛一些,赴死军的压力也就少一些。至于京营的战斗力是不是适合发起勇猛的冲锋,会不会因此而遭受重大损失,老神棍才懒得关心呢,甚至希望京营多死几个才好。
武英殿议事,虽然没有几个人参加。好歹也是算新皇的第一次朝会,本来是准备讨论一下新的年号,顺便再给大行崇祯皇帝夫妇上个更适合的尊号什么的。出了魏无牙这么一档子事情,谁也没有了那个心思,都把眼光放在当前的局势上。
“杨大人,赴死军那边和朝廷之间的联络从来都是你的首尾,你看看这么一个治安绿豆般的猥琐之徒,就是如此的嚣张跋扈,那李四还不是……”
“这个魏无牙本就是个市井之徒,以前是靠坑蒙拐骗为生,今日之事其实就是魏无牙口无遮拦而已。乡野村夫之流,粗鄙的惯了,哪知道什么朝堂之礼君臣之仪?言语上改不过来而已,不算个甚么,”杨廷麟一直在刻意的淡化魏无牙风波,对深有忧色的刘理顺说道:“忠诚伯的为人你我最是清楚,满腔的忠义血诚,你我万不可对忠诚伯有了什么猜忌之心。”
“杨大人想到哪里去了?忠诚伯的血诚在那里摆着呢,东林党人若是攻击忠诚伯,我第一个就要出来为忠诚伯说话的。”刘理顺也是东宫的老学官了,和李四这个太子校典论起来,还是一个体系里头的人呢。自从跟着李四从北都的百万贼军之中杀出,一路辗转至今,对李四的忠诚之心从来就没有怀疑过。
信赖归信赖,可终究是要为新朝着想的,刘理顺拽了拽杨廷麟的袖子:“哪一朝天子不是有三军六卿的?可眼下太子……万岁可以仰仗的也就只有赴死军一支,就算忠诚伯忠勇无双,难免他的手下生出些骄横之气……”
刘理顺不无担忧的说道:“日子久了,难免生出许多事端……”
“我带万岁亲征,其实也有收拢京营的意思,也好分一分赴死军的势……”
“这个我知道,当时你若不这么做,我也会做的,”刘理顺道:“光是京营还远远不够,我看应该让太子……万岁下勤王大诏……”
让天下忠义之士齐来勤王,一来可壮大力量解南都之局,再者就是让新皇手中也有属于自己的力量,自然是就分赴死军的势以制衡的意思。
“行,你们操持吧。”杨廷麟微微一声叹息:“这个世道和以前不同了,光有大义终究不够,手中的实力才是根本。等万岁羽翼丰满平定四海之后,你我之辈也该急流勇退了,只是不知还能不能活到那一天……”
……
南都前线。
“哈哈,真他奶奶的痛快,营盘还在我的手中,老卢我又打回来了。”卢九德大笑着,激动的在刚刚收复的阵地上走来走去,仿佛此土已失去三千年一般。
“卢节军英明神武,鞑子畏之如虎。”
“咱们京营才是真正的强兵,以前是卢节军的诱敌深入之计……”
“是呐,是呐,鞑子无谋,如何比得过智计多端的卢节军……”
在一片谀词媚语之中,卢九德心情好到了极点。什么英明神武,什么智计多端,都是手下人随口说说而已,要是真信了,那才是天字第一号的蠢蛋。
“都说清军是如何如何的骁勇,如何如何的强悍,还不让咱们打的节节败退?”
“可不是怎的,赴死军能打败清兵,就搏了天下第一强兵的名头。如今咱们京营也把清军打退了,咱们弟兄也是正经的天下第一强兵,哈哈……”
“那李四只不过在扬州打了场硬的,就被底下的老百姓们说成是岳武穆岳爷爷转世。咱们卢节军也做到了,是不是也是武曲星君下凡?”
“兔崽子们,你们知道个屁,我还是比不过李四的。”卢九德笑骂。
虽然知道都是拍马屁的,可如今的情形谁还不愿意听到几句好话?
在这多半天的时间里,京营士卒反攻清军进展的极是顺利,不仅收复了原来的阵地,还向前推进了三四里之遥。清军的辫子兵退走之后,剩下的新附军根本就不是京营的对手,很快就开始退却。
这些新附军前不久还是大明的官军,他们有多少斤两能吃几碗干饭,卢九德心里就象明镜儿一样。
京营的装备那是没的说,比这些新附军要强的太多,士气也比他们高,要是不胜那才是真的有鬼了。
南京方面的兵力和清军一样,都是号称二十万大军。号称是一回事真实的兵力又是一回子事情,谁也不会真的认为敌我双方有二十万人马。
至于自己手里到底有多少人马,就是卢九德也没有一个准数。这年头要不让下边的人吃点空饷肯定不行,报点儿虚额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卢九德也是带惯了兵的,很清楚这一点儿。
二十万肯定是没有,不过京营和韩赞周的都护守备加起来,怎么也有七八万人吧。加上各营中托门子走关系进来的那一批只拿饷不打仗的老爷兵,算上临时征召的随军人员,或许……大概……有可能凑到十万差不多的样子。
新附军是什么德行?大伙儿心里都有数,估计还不如京营人多呢,这年头,都是拿饷吃饭的,谁还不知道谁了?
反正大伙儿都是为了拿银子吃饭,想着依靠战功谋个出路的,已经算是很有出息的那一种,京营和清军里头的新附军,都是这么一种情况。
卢九德还不会天真到认为自己是真的天下无敌了。
赴死军那边缠住的是鞑子的满洲战兵,正经的清军主力,京营这边打的不过是新附军,不是一码事儿!
从辽东到江南,大明朝败的已经太多了,难得有这么一回在野战中对敌的机会,而且还占据了上风,已经让卢九德感到欣慰。
弟兄们一把子力气卖在这里,要说不图双饷的那点银子,纯粹就是睁着眼儿说胡话呢,当兵的打仗不为拿饷还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好玩?
可要说全是图这么一点儿银子,也是眼珠子瞎了没有看到弟兄们的死拼。以前悬红挂赏也不是没有过,可也没有如这一回这样卖命的。
难道这就是新朝的新气象?若是大伙儿心里都看好这个新朝,那可不就是天大的好事情么。人心往一股堆儿想,力气往一处使,大明朝肯定还要中兴的。
“节军大人,快看,快看……”
“那是啥物件儿?”
远处一队旗帜正缓慢出城,数不清的旗号遮天蔽日,也不晓得是什么来头。
“难道是城里增援的队伍?”卢九德深知宁城的人马也用不起这样的旗号:“不大可能。”
工夫不大,一面两丈二尺高的龙墀大旗已经看的清清楚楚,后面是日旗月旗各一……
“是黄麾大旗……”卢九得心里忽的就是一热:“万岁来了,万岁亲临前线了。”
果然。
前锋的仪马飞奔而来,一路传呼:“万岁仪仗亲临,万岁仪仗亲临……”
后头的万岁旗和天平旗已经看的清清楚楚,果然是就是大明朝最高级别的天子仪仗。
“我的天爷,万岁还真来看咱们了,咱们还是皇帝亲军,是不是要跪迎?”
卢九德立刻就高叫起来:“跪迎个屁,万岁是来督战的,赶紧着,给我再杀一阵,让万岁看看咱们京营男儿的气概……”
天子仪仗真的管用,还离着老远呢,这边京营士卒的心思的热切起来。
九五之尊呐,都亲自下来督战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功名封赏,想拿的就给冲!”
卢九德一声令下,京营齐出……
和京营的热切报效相比,赴死军这边的战斗只能有进退有据来形容。
进攻,在遇到较强抵抗之后立刻撤退下来,然后再很短时间内再次进攻,如此周而复始,已经整整三天。
无论赴死军如何挑逗,多铎始终不把清军中的鞑子兵单独拉出来和赴死军一决雌雄,而是在众多新附军的掩护下和赴死军纠缠。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双方仿佛已经有了默契一般,都在执行这个战术。
无论是李四还是多铎,想的都是速战速决,却不表现出一丝一豪的急切,仿佛都在把战斗往下拖延。
双方还是没有出现任何重大战果,在进退之间,除了火铳营有一点点少的可怜的战果之外,其他都是不值一提。
作为忠诚伯的贴身铁卫,镇南从来也不问任何问题,甚至不大关心前方的战事。
在一天的时间里,有多半天的功夫都在擦拭他那把战刀。
这可是忠诚伯亲赐的战刀,亲爹的随身之物,全天下就这么一把,宝贵着呢。镇南从来就是须弥不离身的,旁的孩儿兵摸也别想摸一下。
在战刀的锋刃上呵口气,小心的用袖子擦拭,那股子仔细的劲头看着都让人心悸。
“镇南呐。”李四随口说道:“你跟着我有一年了吧?”
“一年零一个月另九天。”镇南记的清楚着呢:“亲爹叫我啥事?
把战刀层层包裹起来,紧紧缚在背后,一幅随时候命的姿态。听说这是要和鞑子决战了,可打了好几天也没见什么大动静,估摸着让孩儿兵上了。
打不下来的时候,就应该让孩儿兵上,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孩儿兵们是这么想的。
在孩儿兵面前,还没有什么是打不下来的。
“没事,就是想和你说说话儿。”李四示意站的笔直的这个孩子坐下:“这回咱们必胜,不用你们出手。你们的战场不应该在这里。”
孩儿兵的根本作用就是威慑,而不能作为常规的武力使用。除非是如扬州大战那样实在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李四绝对不会在这种军团级别的战斗使用孩儿兵。
“不必这么拘谨,就是随便说点家常而已。”坐下之后的镇南依旧保持挺胸昂首的样子,怎么看也不象是在放松,反而更象是在受罪:“你老家是什么地方的?”
长久以来,就只晓得镇南和那些孩子是河南人,到底是哪州哪县还真没有问过。
“我也不记的了,走过的地方太多,早忘记了。”镇南的语气不带丝毫情感。
老家?谁还记的什么老家。
河南动荡战乱这么多年,从镇南记事开始就是在逃饥荒逃战乱,在中原大地上漫无目的的游荡,如被狂风席卷的沙尘一般卑微渺小,连自己也不知道下一刻会走到哪里。
只记的早些时候还有很多熟人结伴一起游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大部分都死了。具体是怎么死的也没有人记的清楚,反正不是饿死就是病死,还有被别人杀死的,镇南甚至还见过发了疯自杀的,反正都是个死,如何个死法谁还记的那么清楚呢。
在如游魂一般的飘荡中,陆陆续续有人死去,死了也就死了,连埋也懒得去埋了。
再到后来,连树皮草根这样的东西也找不到的时候,大伙儿就开始吃人,不仅吃外人,饿急了的时候也吃自己人。
先架起大锅烧沸了水,然后就开始抽签儿。
抽到短签儿的人就只有两个选择:自己走进大锅被大伙儿吃掉,或者被大伙扔进大锅然后被吃掉。
那次抽到短签儿的人就是镇南。
那是镇南最后一次感觉到恐惧,感觉到对死亡的惧怕。
或许是母亲体会到了孩子眼神中对生的留恋和对死的恐惧,才替他进了大锅……
那天的情形镇南永生难忘:大伙儿都吃上了荤腥,把锅里的肉汤吃的点滴不剩,然后打着饱嗝躺在道沟里睡觉……
作为其中的一份子,镇南也分到了一块肉。
但是这个孩子却没有舍得吃下去,而是抱着那块喷香的熟肉哭泣了整整一个晚上。
那个晚上很热,燥热。
镇南却冷的直打哆嗦。
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镇南默默的逃离了这个灾民群体。
虽然知道一个人这片饥饿和苦难的大地上根本无法生存,但镇南真的不想和这些人在一起了。哪怕是死,也要死在一个干净一点的地方。
如孤狼一般的游荡当中,逐渐结识了七斤和死狗他们。一群孩子开始如野兽一般猎杀落单的饥民,同时躲避别人的猎杀。
在猎杀于被猎杀之间,镇南再也没有感觉到哪怕是一次的恐惧,在这个世界上,在怀里揣着那块已经风干的肉干儿的史,镇南从来就没有怕过,不论面对的是什么。
直到遇到了李四,才把怀里的肉干换成锋锐的短刃。
这些孩子很可怜,可怜的连生命都漠视,无论是别人的生命还是他们自己的。正是因为这种对死亡的习惯和对生存的漠视,才造就了他们的可怕。
这样的孩子们,想要让他们再回归人性,回归人群,已不可能。他们也只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在他们的眼中,这个世界处处冰冷,处处灾难……
当这些孩子长大的时候,他们也不可能拥有一个正常人所应该拥有的一切。
越是这样,李四越来把他们收在身边。因为这里就是他们的全部,也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本来还想说点家长里短的话儿,现在已经没有必要了。
“周文远怎么还没有来?”李四一直在期待周文远的到来,这个阴狠毒辣的书生才是南都大战的真正开端。
虽然这个周文远一直迟迟未到,李四也有了六分胜算。
三天已经过去。
三天以来,赴死军昼夜不停的保持中等强度的攻击和骚扰,不管上不上钩,清军尤其是作为主力的满洲辫子兵,三天就是一个坎儿。
满洲兵制和大明不同,采取的是全民皆兵,整个部落的男丁都是军事单位,只要需要,立刻就一组织起来。从本质上来看,和大明的基本军事制度完全不同,但是骨子里还是在模仿和抄袭大明的军事制度。
尤其是在许多细节上,满洲的组织方式和制度就是大明的翻版和加强版。
奴兵(阿哈)、旗丁、战兵这种军事架构就是模仿的卫所制,因为幅员和人口基数的缘故,满洲人建立的其实就是一种随时可以流动的卫所。
按照明军的制度,每三个士兵当中就有一个携带五天的所需之物,譬如口粮等。这也是明军人数众多但是真正战兵不多的一个很大原因,三分之一的战兵不能上阵儿沦为后勤,战斗力肯定强不到哪里去。
为了追究兵力的强盛同时也是为了回避兵力紧缺的基本情况,满洲是每五个战兵当中就有一人携带三天所需之物。
也就是说,在完全不必提供给养的情况下,满洲战兵可以以最低八成的战兵投入战斗,时间期限是三天。再要延长的战斗时间的话,就必须以来给养或者士兵的轮换。
已经打了三天,多铎的主力辫子兵不可能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继续战斗。肯定要想法子补给军队或者干脆轮换战斗单位。
以为清军主力的建制多不完整,又是如此大规模的军团级别战斗,多铎肯定会想替换下主力做短暂补给,要不然这些辫子兵连一天也支撑不下去。
而赴死军采用的还是明军的制度,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不是轻装上阵的。虽然不能把军中每一个的士卒的战斗力完全发挥出来,却比清军多了两天的战斗时间。
这也是李四等的一个战斗机会,因为无论是补给还的轮换,肯定会出现一个间隙。而同样的间隙,赴死军两天之后才会出现。
“传令先锋和各主力营,加大骚扰的力度和次数,严密注视鞑子的动静,发现战机,立刻全力攻击。”
“火铳营不必再上前做任何掩护动作,全都垫在队肩处准备攻击。”
“炮营前调,随时候命。”
“庚字营前调,压在队肋上。”
可以肯定的是,多铎会肯快把这个间隙弥合。但只要逮住这个机会,就算不能给鞑子以重创,起码也能连皮带骨的撕下一大块肉。第一个伤口创开以后,以后就比较容易了。
天色已近黄昏,还有点风,营门外的大旗正猎猎作响。
丝丝缕缕潮气被风鼓荡着吹尽营帐,隐隐可以嗅到夹杂其中的烟火气。在昏黄的灯火中远眺,外面已起了雾一般的水汽,低低的压着。到了凌晨时候,这些雾气水汽就会凝结成朝露。
来往飞奔的士卒穿梭一般,把分散于战场各个角落的情况收集上来,然后把中枢的命令快速传达下去。在让李四对整个战局了若指掌的同时,做出最正确最有利的判断。
“如果我是多铎,我会怎么做?”李四自己都笑了:“这还用说吗,绝对是利用夜色和雾气的掩护完成补给或者轮替。”
如果能够在这个机会当中狠狠的咬下敌人一大块肉,清军肯定就会清醒过来,很快就能意识到他们所处的不利局面。
接下来呢?多铎会不会奋力撕开一道口子跑出去?
如果这里是扬州或者江北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战局不利,多铎绝对会理解脱离接触进而远遁。
但这里是南都,多铎这么大老远的过来,费了这么大的心血,绝对没有可能放弃攻克难都最后灭亡明朝这样巨大的诱惑。他还会进攻,至于他的进攻目标,已经是秃子脑袋上虱子了。
无论多铎能不能攻下南都,等他发觉这个布局的时候就已经太晚了。
“报,周文远部已就位。”
传令兵带来的这个消息让沉思的李四忽的站起身来,或许是因为过于兴奋的缘故,把身下的椅子都带的翻倒:“传我的令,全军准备突击。”
第138章 三天和五天的差别
“御驾亲征?”一听到魏无牙这么个提议。不光是新皇朱慈烺,就是下面一干人等也愣住了。
“就是御驾亲征。”魏无牙满面严肃的神色,根本就象是在开玩笑:“如今城外战事僵持,陛下御驾亲征,必能极大激励士气。南都守备、京营等数万士卒在前厮杀,万岁在后督战,必收奇效……”
“陛下万金之躯,岂不可轻涉险地?”姚明恭刚才才被任命为吏部侍郎,吏部的事情还一句话没有说呢,就第一个反对了魏无牙的建议。
“自古以来,圣天子就是居九州万方之中央,如此方能威加四海,德被八方。”说话的这个官儿,就是和魏无牙做过暗中交易的河南巡抚李彬李大人。
这个李彬还是来得及被任命任何的新官职,依旧是个佥事御史。
虽然没有升官,可现在朝中只有这么几个人,马、阮之流又被驱散,除了那几个跟随太子的学官,其他满堂济济都是东林人物,高升一步也是或迟或早的事情。作为东林人物,最主要的是表现出一个清高的姿态来。虽然早就惦记着左都御史的位子,可也不能表现出来。关键是赴死军的忠诚伯特使,也就是眼前的这位魏大人已经代替李四本人答应了下来,升迁只是时间问题,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把吃相弄的太难看了。
御驾亲征这个话题在大明朝就是很犯忌讳的事情,当年英宗就是御驾亲征来着,结果在土木堡成了人家的阶下囚不说,还被敌人打到了京城之下……
一说起御驾亲征,无论上下都会联想到土木堡的切肤之痛,所以在大明朝后来的两百多年里,上上下下都对御驾亲征有一种极端的排斥心理。
“昔有土木之变,今有北都之痛。天子圣君应居于万全之地,有能驾千军驭万民……”
原来是在怕土木堡之变呐,这都几百年以前的事情了,怎么这些人还怕成这个鸟样子?
老神棍魏无牙气的想要破口大骂一番,这些都是什么样的糊涂蛋,连土木堡和眼巴前儿的形势也分不清楚。不御驾亲征就呆在这武英殿里商议来商议去,就能把鞑子商议的退走?
还说什么狗屁的“万全之地”,,这里的金銮玉阙也不过是和外面的血腥战场隔了一道城墙而已,外面的军队要是打败了,谁也别想什么鸟毛的“万全”。
无论是旧有的学官还是东林党人,皆是众口一词。联合起来反对老神棍。
要说唱高调说大话,引经据典的大辩论,这些人一个比一个能耐,要说实实在在的做事情,则半点儿也提不起来。魏无牙都懒得和他们争论,直接上前几步问朱慈烺:“我的万岁爷,这些聒噪的家伙我不屑搭理他们,我想听听你的看法,你是不是怕了外面的鞑子?”
“我……”
“大胆!”
“放肆。”
“如此于万岁直言你我,哪里还有半分人臣之状?如此污言质问,分明就是大逆不道。”
“大逆不道,目无君上……”
就因为老神棍和新皇帝“你”“我”的这么说话,就被这些第一天站班的朝臣们揪住了把柄,大逆不道的罪名都扣下来了,甚至还有几个家伙很夸张的把当值的侍卫喊了进来。看那意思,是准备把老神棍拖出去下狱候审的。
圣阶之上的朱慈烺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又是第一和学官以外的臣子朝对,缺乏必要的经验,一时间还就呆住了。
“要糟。”
一直在思索是不是按照魏无牙所言的那样劝新皇御驾亲征,杨廷麟还一句话没有说呢,外面的侍卫就已经手按腰刀进来……
这种情况可不能发生,杨廷麟一俺侍卫进来,立刻就是一身的冷汗,脑袋“嗡”的一声,刚要挺身出来圆场,那边的老神棍已是哈哈大笑。
老神棍一句话也不说,就是不住的大笑,视武英殿上众人如无物一般。
那些个侍卫上来就要拖老神棍,他们不认识老神棍。侍卫头子可是从北就都跟着过来的,自然明白魏无牙的分量,快步上前三拳两脚就把几个侍卫推开:“都给我下去,添什么乱……”
“魏宣慰,这也是你的不对,赴死军和万岁之间有什么话,还轮得到那些外人说三道四。有什么事情魏宣慰再和万岁商量商量,找杨监军也行……”
这个侍卫头子办事可算是相当的老到,说起话来也是滴水不漏:赴死军和新皇帝才是真正膀子并膀子的,这些新来的大小官员算个屁呀,甭搭理他们,有事找杨廷麟说。你魏无牙虽然执掌城防,可杨廷麟也在赴死军的二号人物……
魏无牙冷冷一笑,对这侍卫首领道:“兄弟你说的对,老魏我也是糊涂了,嘿嘿。”
他娘的也不看看是什么世道,随便来个阿猫阿狗的就想动我魏无牙,你们还想不想活了?整个宁城还是老子说了算,老子才是真正的太上皇。这个皇帝都是我一手立起来的,要是老子不高兴了……
“魏无牙,你还是不是赴死军的宣慰使?”杨廷麟这个时候再不出来,热闹可就大了。一看老神棍不住的冷笑,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虽然这条老神棍不可能真如他心中所想的那样去做,可捣乱下绊子的事情可就免不了。赶紧出来厉声呼喝:“我还是不是赴死军的监军?”
说起赴死军,老神棍赶紧收起那副冷冷而笑的面容,再怎么说杨廷麟也是赴死军中的二号人物。你魏无牙虽是城中第一号实力派,可也得照顾到赴死军。
一提起赴死军,老神棍油滑的都能成精的人物,还能不明白杨廷麟是什么意思?赶紧作出惶恐状:“杨大人有何差遣?”
“便是忠诚伯到了,亦是不敢妄顾君臣之仪,你如此言语虽非是有心。却已非是人臣之礼,其罪当诛……”
“杨大人教训的是。”老神棍嘴上是这说,其实根本就不拿“君前失仪”当一回子事情。就南都城内现在的情形,谁也不敢动我老魏一根毫毛。不过刚才的表现确实是太……不知进退了。就算是没有人能拿他真的怎么样,可赴死军所图之大,又岂是一个小小南都?
看魏无牙俯首,杨廷麟终于是缓过一口气来,当然也不可能真的就把老神棍给“诛”了,还得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念你本是村氓野夫,又是满腔赤诚一心为国,情急之下难免不顾君臣之礼。死罪就免过,杖责三十,你可心服?”
我要打你三十大板,行不?
哪有这么客气的问的?
“魏无牙知罪,甘领责罚。”老神棍温顺的如老绵羊一般,和刚才的飞扬跋扈简直就是判若两人。
杨廷麟再次对朱慈烺行礼:“魏无牙君前咆哮,臣代圣上责之罚之,万岁……”
朱慈烺虽然知道的东西不多,可杨廷麟那边的一直在打眼色,他还能看不到?事情到了这步田地,岂能放着河水不撑船,赶紧顺水推舟顺坡下驴:“嗯,按说杖责三十也算轻了,不过眼下真是用人之际,魏宣慰又是满腔忠义的首拥重臣,这三十记板子权且记下……”
好容易等新坐龙椅的万岁爷把话说完,魏无牙俯首又道:“臣所提及御驾亲征一事,不知万岁一下如何?”
众皆哗然。
刚才那一幕大伙儿看的清清楚楚,摆明就是给这个猥琐的老家伙开脱,要是换个没有赴死军背景的人这么干,早被拖出去打板子了。杨廷麟和新皇帝这么做,大伙还能不明白其真正用心?无非是安抚赴死军而已。
这也可以理解,赴死军如此势大,又有首拥的功劳,就是袒护一些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可这个魏无牙居然如此的不知好歹,又一次这么直白的提起什么御驾亲征。
这已经是在打大家的脸了。
现在的魏无牙虽是俯首帖耳,可他这么说还能掩饰的住骨子里的嚣张跋扈?
“臣愚见以为……”杨廷麟这个唯一能够“震住”魏无牙的赴死军监军再次发言。总算是给了大伙点面子:“万岁不宜亲动。”
得了,这就成了,不管怎么样,大伙终究是盖了魏无牙一头,没有让赴死军的人占了上风。
不论如何,这么多人都反对的事情,你赴死军就是再强悍,也办不成。
可杨廷麟下面的话却让这些东林人开始重新估计形势:“不过魏宣慰所言也不无道理,陛下亲临前线。自可提振士气,于我军大大有利。”
不宜御驾亲征是你说的,适宜御驾亲征也是你说的,新皇朱慈烺还真搞不明白杨廷麟是怎么个意思。
杨廷麟终究是东宫的老人了,太子素来还是言听计从,只是现在杨廷麟也没有个准确的主意,太子还真是无所适从。
“臣以为,可调用圣上仪仗,觅一得力人手代天亲临前线……”
皇帝你就不必亲自取了,动一下仪仗是那么个意思,也是同样的效果。
“允。”朱慈烺素来没有多大的主见,脾气又是温和的很,对于杨廷麟这个东宫老人的意见很自然的就持肯定态度:“不知何人可代我……朕行此提壮军威之举?”
众人都拿眼珠子撇杨廷麟。
主意是你出的,你又是赴死军的监军,你不是谁去?
“臣愿往。”杨廷麟主动挺身。
“准。”
作为赴死军代表人物的魏无牙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反正不管你是本人亲征还是用仪仗亲征,不过是为了提振士气。提振谁的士气?当然是京营,难道还是赴死军?只要京营的那帮兵痞能勇猛一些,赴死军的压力也就少一些。至于京营的战斗力是不是适合发起勇猛的冲锋,会不会因此而遭受重大损失,老神棍才懒得关心呢,甚至希望京营多死几个才好。
武英殿议事,虽然没有几个人参加。好歹也是算新皇的第一次朝会,本来是准备讨论一下新的年号,顺便再给大行崇祯皇帝夫妇上个更适合的尊号什么的。出了魏无牙这么一档子事情,谁也没有了那个心思,都把眼光放在当前的局势上。
“杨大人,赴死军那边和朝廷之间的联络从来都是你的首尾,你看看这么一个治安绿豆般的猥琐之徒,就是如此的嚣张跋扈,那李四还不是……”
“这个魏无牙本就是个市井之徒,以前是靠坑蒙拐骗为生,今日之事其实就是魏无牙口无遮拦而已。乡野村夫之流,粗鄙的惯了,哪知道什么朝堂之礼君臣之仪?言语上改不过来而已,不算个甚么,”杨廷麟一直在刻意的淡化魏无牙风波,对深有忧色的刘理顺说道:“忠诚伯的为人你我最是清楚,满腔的忠义血诚,你我万不可对忠诚伯有了什么猜忌之心。”
“杨大人想到哪里去了?忠诚伯的血诚在那里摆着呢,东林党人若是攻击忠诚伯,我第一个就要出来为忠诚伯说话的。”刘理顺也是东宫的老学官了,和李四这个太子校典论起来,还是一个体系里头的人呢。自从跟着李四从北都的百万贼军之中杀出,一路辗转至今,对李四的忠诚之心从来就没有怀疑过。
信赖归信赖,可终究是要为新朝着想的,刘理顺拽了拽杨廷麟的袖子:“哪一朝天子不是有三军六卿的?可眼下太子……万岁可以仰仗的也就只有赴死军一支,就算忠诚伯忠勇无双,难免他的手下生出些骄横之气……”
刘理顺不无担忧的说道:“日子久了,难免生出许多事端……”
“我带万岁亲征,其实也有收拢京营的意思,也好分一分赴死军的势……”
“这个我知道,当时你若不这么做,我也会做的,”刘理顺道:“光是京营还远远不够,我看应该让太子……万岁下勤王大诏……”
让天下忠义之士齐来勤王,一来可壮大力量解南都之局,再者就是让新皇手中也有属于自己的力量,自然是就分赴死军的势以制衡的意思。
“行,你们操持吧。”杨廷麟微微一声叹息:“这个世道和以前不同了,光有大义终究不够,手中的实力才是根本。等万岁羽翼丰满平定四海之后,你我之辈也该急流勇退了,只是不知还能不能活到那一天……”
……
南都前线。
“哈哈,真他奶奶的痛快,营盘还在我的手中,老卢我又打回来了。”卢九德大笑着,激动的在刚刚收复的阵地上走来走去,仿佛此土已失去三千年一般。
“卢节军英明神武,鞑子畏之如虎。”
“咱们京营才是真正的强兵,以前是卢节军的诱敌深入之计……”
“是呐,是呐,鞑子无谋,如何比得过智计多端的卢节军……”
在一片谀词媚语之中,卢九德心情好到了极点。什么英明神武,什么智计多端,都是手下人随口说说而已,要是真信了,那才是天字第一号的蠢蛋。
“都说清军是如何如何的骁勇,如何如何的强悍,还不让咱们打的节节败退?”
“可不是怎的,赴死军能打败清兵,就搏了天下第一强兵的名头。如今咱们京营也把清军打退了,咱们弟兄也是正经的天下第一强兵,哈哈……”
“那李四只不过在扬州打了场硬的,就被底下的老百姓们说成是岳武穆岳爷爷转世。咱们卢节军也做到了,是不是也是武曲星君下凡?”
“兔崽子们,你们知道个屁,我还是比不过李四的。”卢九德笑骂。
虽然知道都是拍马屁的,可如今的情形谁还不愿意听到几句好话?
在这多半天的时间里,京营士卒反攻清军进展的极是顺利,不仅收复了原来的阵地,还向前推进了三四里之遥。清军的辫子兵退走之后,剩下的新附军根本就不是京营的对手,很快就开始退却。
这些新附军前不久还是大明的官军,他们有多少斤两能吃几碗干饭,卢九德心里就象明镜儿一样。
京营的装备那是没的说,比这些新附军要强的太多,士气也比他们高,要是不胜那才是真的有鬼了。
南京方面的兵力和清军一样,都是号称二十万大军。号称是一回事真实的兵力又是一回子事情,谁也不会真的认为敌我双方有二十万人马。
至于自己手里到底有多少人马,就是卢九德也没有一个准数。这年头要不让下边的人吃点空饷肯定不行,报点儿虚额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卢九德也是带惯了兵的,很清楚这一点儿。
二十万肯定是没有,不过京营和韩赞周的都护守备加起来,怎么也有七八万人吧。加上各营中托门子走关系进来的那一批只拿饷不打仗的老爷兵,算上临时征召的随军人员,或许……大概……有可能凑到十万差不多的样子。
新附军是什么德行?大伙儿心里都有数,估计还不如京营人多呢,这年头,都是拿饷吃饭的,谁还不知道谁了?
反正大伙儿都是为了拿银子吃饭,想着依靠战功谋个出路的,已经算是很有出息的那一种,京营和清军里头的新附军,都是这么一种情况。
卢九德还不会天真到认为自己是真的天下无敌了。
赴死军那边缠住的是鞑子的满洲战兵,正经的清军主力,京营这边打的不过是新附军,不是一码事儿!
从辽东到江南,大明朝败的已经太多了,难得有这么一回在野战中对敌的机会,而且还占据了上风,已经让卢九德感到欣慰。
弟兄们一把子力气卖在这里,要说不图双饷的那点银子,纯粹就是睁着眼儿说胡话呢,当兵的打仗不为拿饷还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好玩?
可要说全是图这么一点儿银子,也是眼珠子瞎了没有看到弟兄们的死拼。以前悬红挂赏也不是没有过,可也没有如这一回这样卖命的。
难道这就是新朝的新气象?若是大伙儿心里都看好这个新朝,那可不就是天大的好事情么。人心往一股堆儿想,力气往一处使,大明朝肯定还要中兴的。
“节军大人,快看,快看……”
“那是啥物件儿?”
远处一队旗帜正缓慢出城,数不清的旗号遮天蔽日,也不晓得是什么来头。
“难道是城里增援的队伍?”卢九德深知宁城的人马也用不起这样的旗号:“不大可能。”
工夫不大,一面两丈二尺高的龙墀大旗已经看的清清楚楚,后面是日旗月旗各一……
“是黄麾大旗……”卢九得心里忽的就是一热:“万岁来了,万岁亲临前线了。”
果然。
前锋的仪马飞奔而来,一路传呼:“万岁仪仗亲临,万岁仪仗亲临……”
后头的万岁旗和天平旗已经看的清清楚楚,果然是就是大明朝最高级别的天子仪仗。
“我的天爷,万岁还真来看咱们了,咱们还是皇帝亲军,是不是要跪迎?”
卢九德立刻就高叫起来:“跪迎个屁,万岁是来督战的,赶紧着,给我再杀一阵,让万岁看看咱们京营男儿的气概……”
天子仪仗真的管用,还离着老远呢,这边京营士卒的心思的热切起来。
九五之尊呐,都亲自下来督战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功名封赏,想拿的就给冲!”
卢九德一声令下,京营齐出……
和京营的热切报效相比,赴死军这边的战斗只能有进退有据来形容。
进攻,在遇到较强抵抗之后立刻撤退下来,然后再很短时间内再次进攻,如此周而复始,已经整整三天。
无论赴死军如何挑逗,多铎始终不把清军中的鞑子兵单独拉出来和赴死军一决雌雄,而是在众多新附军的掩护下和赴死军纠缠。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双方仿佛已经有了默契一般,都在执行这个战术。
无论是李四还是多铎,想的都是速战速决,却不表现出一丝一豪的急切,仿佛都在把战斗往下拖延。
双方还是没有出现任何重大战果,在进退之间,除了火铳营有一点点少的可怜的战果之外,其他都是不值一提。
作为忠诚伯的贴身铁卫,镇南从来也不问任何问题,甚至不大关心前方的战事。
在一天的时间里,有多半天的功夫都在擦拭他那把战刀。
这可是忠诚伯亲赐的战刀,亲爹的随身之物,全天下就这么一把,宝贵着呢。镇南从来就是须弥不离身的,旁的孩儿兵摸也别想摸一下。
在战刀的锋刃上呵口气,小心的用袖子擦拭,那股子仔细的劲头看着都让人心悸。
“镇南呐。”李四随口说道:“你跟着我有一年了吧?”
“一年零一个月另九天。”镇南记的清楚着呢:“亲爹叫我啥事?
把战刀层层包裹起来,紧紧缚在背后,一幅随时候命的姿态。听说这是要和鞑子决战了,可打了好几天也没见什么大动静,估摸着让孩儿兵上了。
打不下来的时候,就应该让孩儿兵上,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孩儿兵们是这么想的。
在孩儿兵面前,还没有什么是打不下来的。
“没事,就是想和你说说话儿。”李四示意站的笔直的这个孩子坐下:“这回咱们必胜,不用你们出手。你们的战场不应该在这里。”
孩儿兵的根本作用就是威慑,而不能作为常规的武力使用。除非是如扬州大战那样实在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李四绝对不会在这种军团级别的战斗使用孩儿兵。
“不必这么拘谨,就是随便说点家常而已。”坐下之后的镇南依旧保持挺胸昂首的样子,怎么看也不象是在放松,反而更象是在受罪:“你老家是什么地方的?”
长久以来,就只晓得镇南和那些孩子是河南人,到底是哪州哪县还真没有问过。
“我也不记的了,走过的地方太多,早忘记了。”镇南的语气不带丝毫情感。
老家?谁还记的什么老家。
河南动荡战乱这么多年,从镇南记事开始就是在逃饥荒逃战乱,在中原大地上漫无目的的游荡,如被狂风席卷的沙尘一般卑微渺小,连自己也不知道下一刻会走到哪里。
只记的早些时候还有很多熟人结伴一起游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大部分都死了。具体是怎么死的也没有人记的清楚,反正不是饿死就是病死,还有被别人杀死的,镇南甚至还见过发了疯自杀的,反正都是个死,如何个死法谁还记的那么清楚呢。
在如游魂一般的飘荡中,陆陆续续有人死去,死了也就死了,连埋也懒得去埋了。
再到后来,连树皮草根这样的东西也找不到的时候,大伙儿就开始吃人,不仅吃外人,饿急了的时候也吃自己人。
先架起大锅烧沸了水,然后就开始抽签儿。
抽到短签儿的人就只有两个选择:自己走进大锅被大伙儿吃掉,或者被大伙扔进大锅然后被吃掉。
那次抽到短签儿的人就是镇南。
那是镇南最后一次感觉到恐惧,感觉到对死亡的惧怕。
或许是母亲体会到了孩子眼神中对生的留恋和对死的恐惧,才替他进了大锅……
那天的情形镇南永生难忘:大伙儿都吃上了荤腥,把锅里的肉汤吃的点滴不剩,然后打着饱嗝躺在道沟里睡觉……
作为其中的一份子,镇南也分到了一块肉。
但是这个孩子却没有舍得吃下去,而是抱着那块喷香的熟肉哭泣了整整一个晚上。
那个晚上很热,燥热。
镇南却冷的直打哆嗦。
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镇南默默的逃离了这个灾民群体。
虽然知道一个人这片饥饿和苦难的大地上根本无法生存,但镇南真的不想和这些人在一起了。哪怕是死,也要死在一个干净一点的地方。
如孤狼一般的游荡当中,逐渐结识了七斤和死狗他们。一群孩子开始如野兽一般猎杀落单的饥民,同时躲避别人的猎杀。
在猎杀于被猎杀之间,镇南再也没有感觉到哪怕是一次的恐惧,在这个世界上,在怀里揣着那块已经风干的肉干儿的史,镇南从来就没有怕过,不论面对的是什么。
直到遇到了李四,才把怀里的肉干换成锋锐的短刃。
这些孩子很可怜,可怜的连生命都漠视,无论是别人的生命还是他们自己的。正是因为这种对死亡的习惯和对生存的漠视,才造就了他们的可怕。
这样的孩子们,想要让他们再回归人性,回归人群,已不可能。他们也只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在他们的眼中,这个世界处处冰冷,处处灾难……
当这些孩子长大的时候,他们也不可能拥有一个正常人所应该拥有的一切。
越是这样,李四越来把他们收在身边。因为这里就是他们的全部,也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本来还想说点家长里短的话儿,现在已经没有必要了。
“周文远怎么还没有来?”李四一直在期待周文远的到来,这个阴狠毒辣的书生才是南都大战的真正开端。
虽然这个周文远一直迟迟未到,李四也有了六分胜算。
三天已经过去。
三天以来,赴死军昼夜不停的保持中等强度的攻击和骚扰,不管上不上钩,清军尤其是作为主力的满洲辫子兵,三天就是一个坎儿。
满洲兵制和大明不同,采取的是全民皆兵,整个部落的男丁都是军事单位,只要需要,立刻就一组织起来。从本质上来看,和大明的基本军事制度完全不同,但是骨子里还是在模仿和抄袭大明的军事制度。
尤其是在许多细节上,满洲的组织方式和制度就是大明的翻版和加强版。
奴兵(阿哈)、旗丁、战兵这种军事架构就是模仿的卫所制,因为幅员和人口基数的缘故,满洲人建立的其实就是一种随时可以流动的卫所。
按照明军的制度,每三个士兵当中就有一个携带五天的所需之物,譬如口粮等。这也是明军人数众多但是真正战兵不多的一个很大原因,三分之一的战兵不能上阵儿沦为后勤,战斗力肯定强不到哪里去。
为了追究兵力的强盛同时也是为了回避兵力紧缺的基本情况,满洲是每五个战兵当中就有一人携带三天所需之物。
也就是说,在完全不必提供给养的情况下,满洲战兵可以以最低八成的战兵投入战斗,时间期限是三天。再要延长的战斗时间的话,就必须以来给养或者士兵的轮换。
已经打了三天,多铎的主力辫子兵不可能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继续战斗。肯定要想法子补给军队或者干脆轮换战斗单位。
以为清军主力的建制多不完整,又是如此大规模的军团级别战斗,多铎肯定会想替换下主力做短暂补给,要不然这些辫子兵连一天也支撑不下去。
而赴死军采用的还是明军的制度,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不是轻装上阵的。虽然不能把军中每一个的士卒的战斗力完全发挥出来,却比清军多了两天的战斗时间。
这也是李四等的一个战斗机会,因为无论是补给还的轮换,肯定会出现一个间隙。而同样的间隙,赴死军两天之后才会出现。
“传令先锋和各主力营,加大骚扰的力度和次数,严密注视鞑子的动静,发现战机,立刻全力攻击。”
“火铳营不必再上前做任何掩护动作,全都垫在队肩处准备攻击。”
“炮营前调,随时候命。”
“庚字营前调,压在队肋上。”
可以肯定的是,多铎会肯快把这个间隙弥合。但只要逮住这个机会,就算不能给鞑子以重创,起码也能连皮带骨的撕下一大块肉。第一个伤口创开以后,以后就比较容易了。
天色已近黄昏,还有点风,营门外的大旗正猎猎作响。
丝丝缕缕潮气被风鼓荡着吹尽营帐,隐隐可以嗅到夹杂其中的烟火气。在昏黄的灯火中远眺,外面已起了雾一般的水汽,低低的压着。到了凌晨时候,这些雾气水汽就会凝结成朝露。
来往飞奔的士卒穿梭一般,把分散于战场各个角落的情况收集上来,然后把中枢的命令快速传达下去。在让李四对整个战局了若指掌的同时,做出最正确最有利的判断。
“如果我是多铎,我会怎么做?”李四自己都笑了:“这还用说吗,绝对是利用夜色和雾气的掩护完成补给或者轮替。”
如果能够在这个机会当中狠狠的咬下敌人一大块肉,清军肯定就会清醒过来,很快就能意识到他们所处的不利局面。
接下来呢?多铎会不会奋力撕开一道口子跑出去?
如果这里是扬州或者江北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战局不利,多铎绝对会理解脱离接触进而远遁。
但这里是南都,多铎这么大老远的过来,费了这么大的心血,绝对没有可能放弃攻克难都最后灭亡明朝这样巨大的诱惑。他还会进攻,至于他的进攻目标,已经是秃子脑袋上虱子了。
无论多铎能不能攻下南都,等他发觉这个布局的时候就已经太晚了。
“报,周文远部已就位。”
传令兵带来的这个消息让沉思的李四忽的站起身来,或许是因为过于兴奋的缘故,把身下的椅子都带的翻倒:“传我的令,全军准备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