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都在想一鸣惊人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落秋中文网 www.luoqiu.me,最快更新甲申天变最新章节!
第166章 都在想一鸣惊人
钟山如虎,一江似龙。金粉形胜的南都城经历过太多的起起落落,自有一番不同于别处的风味。尤其是乌衣巷的风流卓然,虽早没有了名门大阀的绝代荣光,依旧是天下文人学子之圣地。傲笑文坛的世代书香者有之,做着白衣而公卿美梦的寒门学子亦有之。聚集了南朝多少诗词雅仕,又有几许洒脱快意,尽是凝聚于或七言或词牌的文章当中。文坛之盛,敢称天下雄冠。
文采卓然诗词风流,最是这临江一楼。
临江楼者,并不临江,看似是三家联号的大酒楼,实则是一家独号。因本朝太祖洪武皇帝立国之前,曾于魏国公等开国功勋于此处定下攻伐天下的大计,魏国公又留下“肯容铁骨立临江,弄鼎还须在一楼”的诗篇,故而得名。
自龙凤年间开始,临江楼的声名已远超别处,成为江南文人雅仕聚集厮会的第一场所。
三层阁楼的四壁上早提满了历年间名士大儒的绝妙文字,就是那些隔板、屏风等处也满是百年精英的心血之作。这临江楼布置的更是斯文雅致,就是提壶走茶的店伙也能随口吟出几句妙文。谁要是能在者临江楼一展笔墨,留下三五佳句。也是足以自傲的美事。
如今天下纷争烽烟四起,圣君在位上下齐心,正是刷新鼎革中兴国朝的大好机会。从各地蜂拥而来的读书种子更是与日俱增,这些满怀希望信心十足的文人无不抱着一跃龙门布云雨的宏图大志,哪怕是省下几天的饭钱,哪怕是把随身的行李变卖了,也要在这临江楼叫上一壶清酒,借以抒发胸中宏大抱负。
在这临江楼中,说些诗词歌赋的调调儿,实在是让人小看。弄一手的锦绣文章又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小才子罢了,真正的大才子就要为国家出力为圣君分忧,要是说不出几套展布经济经天纬地的惊人言论,就不算是来过临江楼。
尤其是在时下,东林人在朝堂中日渐崛起,指摘政局风评人物的风气更甚,什么样的惊人之语也不会感觉意外。
“小弟自幼喜好诗词,虽不敢说与李杜比肩,却也算是笔下风生纸上云起。然国朝危急,小弟毅然抛下歌赋诗词,专一的学习兵书战策,已略有小成。欲献一计与朝堂诸公,足可驱逐蛮夷再造我大明河山……”二楼的大堂之中,聚集了五湖四海的读书种子。这些人根本就是囊中羞涩,估计买一壶酒水也要把全身的铜板凑齐才够,偏偏做出胸有大志腹有良谋的斑斑大才之状:“如今圣君在位,君臣合力,民心士气已达鼎盛,只要用我为帅……”
这个年轻的读书人竖起三根手指,大言不惭的说道:“只要用我为帅,三月之内,可光复北都,半年之内,兵锋扫荡两辽。到时候,犁厅扫穴,献俘于君前,等闲事尔。小弟也不贪图朝廷厚赏,大事一成,必归隐乡野与山林为伴与鹤鹿为伍……”
“北地沦丧,百姓陷与水深火热,如何能等三月?”这边的话音刚落,那边又有人大肆鼓噪,牛皮比刚才这个吹的还大:“小弟不才,也是熟知兵家战阵通晓逗引埋伏,六韬三略已是倒背如流。只要朝廷给我三万人马,一月之内,可兵至长城,锁死各处隘口,让满州跳梁群丑匹马不得出关……”
“呸,战事最是消耗国力民财,三万人马?你可知三万大军需粮草几何?又需兵甲几何?”牛皮吹的是越来越大,而且一个个说的面红耳赤。比真的还真:“我只要一万人马,就可扫清宇内……”
一个个读书读傻了的家伙们,连战鼓都没有听过,就真的以为自己就是不世出的“国家栋梁”,就是卫青班超之流也得靠边儿站一站。也不管别人信不信他们说的这些大话,反正他们自己是信的不行,逢人就兜售他们的那一套理论。就好像天下烟云苍生气运,已尽在他们掌握之中。好像朝廷要是不用他们那些所谓的“战略妙计”,绝对就是大明朝最大的损失。
就是那些在旁边伺候着的店伙,脸上虽是不住微笑,心里早把这些狗屁不如的“斑斑大才”骂了个狗血淋头:“真他娘不怕说大话风闪了舌头哇,还一个月打到山海关?真还没有狗屁有准儿呢,你就一个人走路,一个月能走到山海关不?还带大军……朝廷要是真让你们这号只会在酒楼里吹牛的书呆子带兵,那才真是傻了呢。”
不过酒楼卖的是掺水的酒,赚的是白花花的银子,这些家伙就是把牛皮吹到了天上也不去理会,甚至还会笑呵呵的奉承几句,让这些不知道鞑子有几条腿的书呆子们高兴高兴。只要他们高兴了,总是会打肿脸充胖子的撒下大把赏钱,至于他们是不是还有钱住店,晚上会不会露宿街头,鬼才知道。
“都是些雏儿,唱高调也不是这么个唱法儿,”一身青白长袍的钱谦益很鄙夷现在的这些年轻人,一个个漫无边际的吹牛有用么?还真把大明朝当成东周列国了?以为一言就能白衣而公卿?真是做梦。你就是苏秦重生张仪再世,那一套也不好使了:“你们这些人,注定就是别人的垫脚石,今天我要让你们这些小辈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高调。我钱谦益不唱是不唱,一登台就得搏个满堂彩!”
“诸位。!”钱谦益长身而起,面对四下年轻的读书种子们作了罗圈揖,开始侃侃而谈:“诸位都是一时俊杰,乃我大明翘楚,想来在地方上也是颇有才名的。可诸位手把美酒高谈阔论,就能让敌后退半步?老朽奉劝诸位一句,空谈无用……”
一句话,说的这些牛皮大王们脸色赤红,却不好反驳。
“若是诸位有心杀敌建功于社稷,当投身兵伍效力军前……”钱谦益环视四周:“老朽虽有此心,奈何已是年迈,早骑不得马拽不开弓,然报效朝廷之心不减。今特携赵子昂的《秋郊饮马图》来此,也不期望能卖多高的价钱,不论哪位,只要能出一千两白银,此图即可易手。卖图所得,悉数捐献国库,老朽不取其中一文……”
要说这画的价值,随随便便也能卖个一千五六,要是遇到行家,出三千的高价也不是没有可能。只卖一千,绝对是便宜到家了。可这些把脸都打肿了也充不起胖子的寒酸读书人哪里拿的出一千两银子?钱谦益深知此点,这些穷酸就是把骨髓油卖了,怕也拿不出十两八两的来,也不怕他们把自己的书画贱敲了去。
“柳儒士(如是),取我书画,给诸位传看,以验真伪。”钱谦益大大方方的说道。
身边的柳儒士(如是)一身白色文士长袍,腰间束一青色丝带,头上一顶周帽,帽子正中是一方白玉帽正。这柳儒士(如是)虽是男装,脸上也敷了粉,描眉点唇上了熏香,更显得体态风流容颜娇艳,就是瞎子也能看出这是扮了男装的绝代佳人。
柳儒士(如是)展开画轴,以手持之。一桌一桌给人观看。
这些个书生吹牛皮的时候确实是一个赛一个,其实骨子里都是贫寒子弟,隔着老远就闻到了柳儒士(如是)身上的香气,又看到佳人款款而来,早就醉了,虽是努力做出目不斜视的正人君子样,眼角还是不住往柳儒士(如是)身上瞟来瞟去,哪还有心思看什么真假?
要说这些人里头,也真有懂得金石书画的。看出这副《秋郊饮马图》确实是赵子昂的真迹:“老先生以如此至宝贱卖,全为社稷江山,其中心意我等难及,敢问老先生上下尊讳。”
“哈哈,我贱卖书画求的报效朝廷是为国出力,留下姓名岂不成了沽名钓誉之辈?”钱谦益说的大义凛然,好像真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是谁似的。
可他钱谦益本就是这里的常客,人群中自然有许多认识的,不怕别人不知道。要让别人说出他钱谦益的名号总比自己说出来要风光的多——这也是唱高调的基本技巧之一。
“此乃钱谦益钱大人,南都成有名的清流领袖,喏,身边那位国色天香风华绝代的就是花中魁首柳如是了……”
“钱大人为南都百姓而硬闯禁宫,素有青天之名。”
“真是乡下人没有见识,文有钱谦益武有忠诚伯,都是咱们大明朝的顶梁柱,这都没有听过?”
厅中一片嗡嗡的窃窃私语之声,钱谦益十分满意这样的效果:“赵子昂真迹,只卖千两之数,卖画所得我分文不纳,悉数捐献,哪位识者能成全之?”
腰包里要真是有钱,谁还会聚集在这厕杂的大厅里瞎掰扯?钱谦益喊了好几嗓子,也没有回应。
估摸着今天的风头也出的差不多了。钱谦益正要把话搂回来,就听得上面有人呼喊:“钱老大人如此美意,我家老爷有心相契,敢情屈尊同席一谈,不知如何?”
想不到还真有买得起的,钱谦益虽是有点肉痛,却也不得不做足了欣喜状,哈哈大笑道:“货卖识家如此甚善……”
临江楼的最顶层,素来就是为那些真正高雅荷包里也同样高雅之人准备,和下面的嘈杂大为不同。整整一层,仅仅分为四个雅阁,中间更有瑶琴书墨等雅物……
喊话之人带着钱谦益夫妇进到“兰春阁”。
这兰春阁里别有一番书卷之气,正前是两个红油书架,早有图书画册满案,旁边的条几上文房四宝齐备,颇有几分翰墨生香的意思。正中的桌上还有几株兰花,在这冬日居然还开花吐香,确实是下了很大的心思。整个雅阁打扫的纤尘不染,仿佛是进到哪家大户的书房一般,俗气全无。
正中一清瘦的中年人正看着钱谦益,把语气拿捏的极是舒缓,仿佛多说一个字就是浪费一般:“如此南都,虽万千人,却无熟识者,。一人独酌,甚是寂寥,唤来钱者,聊一聊旧事……”
这中年人梳了个道髻,用根玉簪子把头发束住,也不着冠。脸色保养的极好,红润之中透着白皙,仿佛初生的孩童一般。一身兰花纹的暗青色长袍,手上指甲约莫有两寸余,还专门用丝缎套子护了,足踏步定侉子鞋。言谈间不带一丝一毫的烟火之气,恍如一仙风道骨的道人一般。
“潞……潞王爷……”钱谦益是东林人物,两浙乃是东林极为繁盛之地,怎么会认不出眼前的这人?
面前之人就是太祖十世孙,现存朱氏一族中辈分最高的潞王朱常淓。
但是潞王朱常淓却一口否认了自己的身份,挑着长长的指甲颇为幽怨的说道:“老钱呐,这里没有什么潞王,只有兰花道人……”
“是,是……道长一向可好?”钱谦益认识潞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知道这个潞王的脾气。
这个大明朝辈分最高,也最“德高望重”的“贤王”爱好相当广泛,除了在雕刻方面出类拔萃之外,在音律、茶艺等方面也有相当高深的造诣。尤其是在养生方面儿,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个潞王还十分的崇尚天师道,经常一身道士装备,而且自称为兰花道人。
既是潞王又是道士的朱常淓捋了捋一丝不乱的长须,大作无奈之状:“哎,我虽有心以证混元大道,奈何这身子还在尘世之间,总有许多牵绊……”
这个潞王说话就的这么一幅德行,总是着三不着两的说些云山雾罩的话儿,别人也是听的云里雾里,不知道他究竟是想说个什么。可偏偏潞王就好这个调调儿,就好像传说中的有道高人喜欢打机锋一样,潞王说话办事也总喜欢弄出许多幺蛾子。仿佛要是直来直去的说话办事儿,就显不出他的玄乎一般。
钱谦益也知道他的这个老毛病,所以也不追问,在一旁等着他说出下文儿。
多半身道士装扮的也自称是道士的潞王忽然就不说了,而是盯着旁边的柳如是看起来。
柳如是虽是出身风尘,也算是见过男人的各种目光,可被潞王这么一看,却感觉通身上下都不自在,仿佛潞王的眼光就是锤子就是凿子一般。若说是种种好色的眼神,柳如是也见的多了。可潞王的眼神之中没有丝毫的男女之欲,仿佛是在观赏一件极美的器物一般,根本就没有拿柳如是当一个活生生的人。
就好像是在看一尊白玉仕女雕塑一般,潞王不住称赞:“这就是名动天下的柳如是了吧?果然名不虚传,真真的是好身段儿,脸蛋儿也不多,就是这下巴过于圆润,虽有玉润珠圆的风韵,终究是失了浑然天成的味道,而且脂粉气也忒重了。更何况……哎,可惜了,可惜了……”
柳如是当然不明白潞王所言的“可惜”二字是什么意思,一旁的钱谦益却明白的很。
这个潞王最爱的是未经人事的处子,若不是处子,即便真的就是九天仙女,他也没有兴趣。
“潞……道长不在两浙修身养性,怎么有闲暇到南都这十丈软红之中?”钱谦益赶紧岔开话题,免得这个潞王再说出什么让人难堪的话儿来。
“祖宗百战基业,竟成如此残破局面。本王虽是化外之人,这心里头也是不忍。”潞王说话也不再那么不着调了,开始说正经的事情:“朝廷里虽然是起练了新军,可数万大军勉强渡江,至今还没有收复淮扬,怎能不让我等太祖子孙痛心疾首?”
杨廷麟是光复扬州了,可这不等于是实际控制了淮扬。因为还有相当数量的新附军和几乎一个完整的蒙古旗,还在不远不近的威胁着。与其说的收复淮扬,不如说的把江北的局面打回到多铎攻克扬州之前,这样才更贴切些。
在淮扬一带,双方还在对峙,并不能就说扬州就如何的安全了。
“那个李四最近风头正劲,处处走在了朝廷的前面,听说又复了归德。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打过黄河去,虽然这是历代列祖列宗的福荫所至,可天底下的老百姓哪里知道这些?定会说李四和他的赴死军才是国朝中坚。偏偏朝廷里也没有一个争气的,长此以往,我太祖血脉还不都让那个李四比下去?”潞王似乎故意把语气放的很轻很淡,用修剪的极是整齐圆润的指甲轻轻指了指北方:“当务之急是要稳固江南,那个李四如此进展神速,分明就是要与朝廷争这个民心,争这个恢复国土的功劳。”
“李四势已极大,若再让他把民心得了去,到时候天下众口悠悠,说我朱氏子孙无尺寸之功,这江山……”潞王微微一声叹息:“朝廷里边没有给祖宗争气的,作为今上的长辈,我可不能看着他们这么无所作为……”
“潞王……要出兵了?”钱谦益心思极为灵敏,尤其是牵扯到朝廷和各方藩王之间的争斗,总是能够嗅出其中的风向。潞王既然是这么说,肯定是已经有了万全的准备。
潞王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故意说的十分淡然:“也不算是出兵,就算是为我祖宗争一口气,让天下人看看我大明皇族的气概。我联合了福建方面的一些水军,出动大军四……四万,经海路千里奔袭,直取金州卫……”
四万大军,就是把他潞王自己算进去,也拼凑不出这么多人来,更别说是从海路调运奔袭千里之外的金州了。钱谦益也知道这四万之数水分极大,但是绝对没有想到一向淡然的潞王是把水分足足加了十倍。
真实的数字是四千,其中能够作战的队伍大概还要减半。
就是这四千人马,从两浙到辽东也需要莫大的财力物力支持。这可不是从陆路开赴,而是完全依靠海运,就是这四千的数量,他潞王也不可能完成,所以还是和福建的水军(郑)联合起来,准备发动一场气势惊人的大战。
金州在什么地方?乍一听起来,金州是属于山东(当时的辽东半岛也算一个单独的军事单位,但是从政治划辖上来说,还是归属于山东的)。可事实上金州是在辽东半岛的最顶端,说起来就算是在辽东了。
这个计划可真是强大到了逆天的地步,真要能够成功夺取金州,哪怕是外围的一些小岛屿,也能直接威胁到鞑子的老窝。只要能够展开,鞑子就得屁颠儿屁颠儿的赶紧跑回辽东去。
当然这四千人马能够取得多大的战果,甚至是能不能取得战果,就不是潞王考虑的问题了。
潞王从不考虑这种军事层面上的东西,这样的远征计划听起来就吓人,跨海北伐是何等的宏大壮阔。
潞王要的是这个震撼的效果。
现在的朝廷陷在淮扬拔不出腿来,潞王就想方设法的要做一件露脸的大事。
当年大行崇祯皇帝殉国之后,潞王本是最有资格也最有可能继承大统的,也得到东林的支持,想不到的是阴差阳错之下,肥猪一般的福王就登基了,确实把潞王气的吐血。
弘光朝也是个短命的,满清大军攻破淮扬兵临南都城下的时候,潞王都请人算好了吉日准备再立旗号,偏偏就出了个赴死军,把比自己小两辈儿的小皇帝给立起来了。
潞王气的又差一点吐血。
可兴武小皇帝是真正的正统,潞王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个先皇正统嫡系。
以前依靠的辈份和血统上,都没有小皇帝的储君身份来的正道,而一向标榜“看破红尘”的潞王也不过是装装样子,心底怎么能放弃一切化王为皇的机会?
人望,也许只有在人望上压过小朝廷一头,才有某种可能。
或许是受了东林的影响,潞王也最喜欢搞那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勾当。唯一的区别东林最多是动动嘴皮子,潞王虽然也经常动嘴,这回却准备动手了,搞出个震动天下的大事情来。
从海路进攻辽东,这可是直捣黄龙的掏心战术,怎么说也比小朝廷的淮扬战役更加吸引眼球吧?就是那个李四再强,最多也就是在河南折腾几个小水花儿。
我潞王可是真正的人物,要直取鞑子的老巢了!
这次异想天开的行动,潞王还真是下足心思,也曾找了几个“文武双全”的两浙大才,共同筹划布置。看看潞王的言行,就可以想象他身边都是些什么人了。
那些个两浙大才一听到潞王要反攻辽东,登时就手舞足蹈的跳大神儿一般,认为这一次行动一定是定鼎乾坤的壮举。只要大军一到辽东,鞑子的老窝就被掏了,就可以一举光复天下,到那个时候,潞王就是再谦让再周公,起码也是在人气和民心上盖过了兴武小皇帝好几头去。
为了让这些行动更具备轰动性质,潞王还真是准备弄一万人过去的。大军嘛,没有上万怎么号意思称是大军?可和福建方面一协调,才知道根本就没有这种可能。
渡海作战,可不是嘴皮子一动那么简单,这里头牵扯到的种种桩桩可就多了去了。在潞王拿出相当好处并且允诺下种种让步之后,终于凑齐了两千战兵扬帆出海,去进行他的超级战略构想去了。
就是钱谦益这种不知兵事的文人,也晓得这种事情的成功可能几乎没有。
可在钱谦益和潞王这种热眼里,军事是军事,政治是政治,完全就是两码子事情。军事上能成功最好,失败了也不算个什么,关键是利用这个声势取得政治上的某些东西。
“我明白了,潞王爷来南都是要面陈此事……”
“算是面陈吧,其实我也是过来和今上说一声。毕竟咱们还是做臣子的嘛,虽然已经把事情做下了,可照顾到君臣之仪,还是要面陈一下的好。”潞王说道:“你也知道,我这个人最是温仁宽厚,不能让朝廷里的那些幸晋之辈说三道四……”
“难道……潞王是说大军已经发动?”
“兵贵神速嘛,自然是越快越好,大军出海已经四日,再过不了几天就会有消息了,”潞王笑眯眯的说道:“到时候必然是天下震动,世间百姓还能不心服?”
说什么面陈,谈什么君臣之仪,潞王做都做了,和朝廷说不说已经没有很大的必要。他亲自前来南都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就是为了他的逆天战略做宣传呗,同时提高一下自己的人气,让江南百姓看看谁才是光复大明河山的人物。
“本王就是要让天下人看看,我这一方藩王的收复之心未必就比朝廷里弱了。”潞王说的意气风发,这可和他经常念叨的什么“不动无名紧缩肝火”的养生要诀完全不同。
二人正说着,就听到下面的那些穷酸又鼓噪起来。
“走,去听听这些读书种子说的是些什么?”潞王又恢复了不动喜怒的“得道高人”之状:“顺便也看看南都学子的风采究竟如何。”
潞王在前,钱谦益在后,身边是几个体态雄壮的护卫,把桌子坐器搬在凭栏之后坐定。
柳如是擎着酒壶紧紧跟随,很是恭谨的给二人斟满了盏子。
潞王微微不快的说道:“酒这一物最是伤肝,于养生之道所不取。且极易生了内火,三焦血旺则气血凝内……”
钱谦益赶紧换上茶水,心里却在暗骂:“装什么装?前几年你喝酒喝的还少了?还说不动肝火,你若真的是不上火巴巴的跑到这里在做什么?”
或许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卓尔不群,或许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加风流倜傥,即使是这初冬季节,下面的那些穷酸文人也多穿一袭白色长袍。
满眼都是晃动着的白袍子,好像是哪家出丧一样,更加俗不可耐。
“欣闻官军兵临开封之地,收复中原已成定局,诸位,当浮一大白!”一白衣文人举着酒杯四下吆喝,大作慷慨激昂的样子。
“我朝人口百倍于建州者,雄兵百万,战将千员。运筹帷幄之士数不胜数,小小建奴穷兵黩武逞一时之强,却不知大难已在眼前。”
“嗯,伪清窃据神器,眼下我大军进逼,各地已经是义旗如林烽烟遍地,鞑子覆灭已指日可待。”
也怨不得这些读书人如此热切,实在是因为开封的战略位置太过重要。
据黄河而临中原,只要拿下开封,进可以直取北直隶进而光复北都,退可以横扫中原划断南北。
当年的李自成举兵百万,三次大战,为的就是开封。大明调集豫、晋、鲁、淮等地大军,同样也是百万之数,为的也是这个开封。
两百万大军的数量,说出来都能把西夷吓破苦胆,就更不要说这其中的轮番厮杀交替进退。一说到几百万大军的血战,那些南北小邦属国想也想不出这究竟是怎么样尸积如山血可漂船的血腥场面。大明朝几个比较小的藩国,就是把全国人口都算上,也没有双方在开封大战投入的总兵力多。
可见开封之重绝对不是只说说这么简单。
现在大军再次兵临开封,确实让很多人明白了眼前的形式:大明和满清之间的生死大决战就要到来。
可让人有点郁郁的是,参与这次决战的不是朝廷的王师,而是忠诚伯的赴死军。
按说这样足以撼动天下根基,决定国朝气运消长的大战,朝廷肯定不会置身事外,而且还要倾尽全力做出雷霆一击。
可事实上,朝廷连一兵一卒也没有出动,就一赴死军在那里孤零零的支撑着。
好在赴死军还算大明的队伍,这么说虽然有点儿牵强,可也算还能说的过去。
“忠诚伯和朝廷是同心一体,早在圣上为太子之时,忠诚伯就是东宫之师。”心中想着圣君脑子里念着朝廷的人们,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再者说来,全天下谁还不知道忠诚伯是授了先皇托国之重的?这么尽心竭力的作战,也是报效大行皇帝的知遇之恩……”
虽然大家都感觉到了淮西和江南之间的不同,也看到了一点李四自行其是的苗头,可眼下打鞑子就是重要的不能再重要的事情。偏偏朝廷就再没有出哪怕一个忠诚伯这样的战神,更没有一支赴死军这样百战百胜的强兵,所以大伙儿只能把忠诚伯和兴武小皇帝捆绑起来一起说,好像他们君臣二人不分彼此一般。
要说以前的淮扬大战是为了拯救扬州八十万父老同胞,是为了防御南都。那么眼前的开封一战可就是为了全天下的汉人,为了这个大明的江山了。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上来看,开封之战更加宏大。
这开封一战确确实实是关系到这个天下气运的大事,由不得人不关心。
“我听说忠诚伯已经明文请求朝廷增援,要与朝廷共同作战……”
李四确实是发了明文,“恳请”南都方面出钱出力,最好是派出精锐大军,协同作战。
这次可是李四主动要求“协同”的,把朝廷的面子是给足了。
偏偏朝廷就拿不出什么“精锐大军”来,除了温言勉励几句之外,送过去六门新式铜炮和三百杆火铳,还有一大把的空白告身,就再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了。
也有些眼光开阔一点的,看出了朝廷在这方面的弱小。
身为大名子民,几百年来都是受朝廷教化,自然也为朝廷担忧。
赴死军百战不败的金身在那里戳着呢,对于忠诚伯本人的运筹帷幄从来就没有人敢怀疑一下。开封之战虽然还没有全面打响,可谁也不会愚蠢到怀疑这一战最终结局的地步。
还能有什么结局?肯定是他李四的又一次辉煌胜利呗!
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开封那边究竟怎么样了,可只要把李四的名字一提,就肯定是胜利,大家已经习惯了。
可也不能不习惯,要是李四都败了,大明朝可就真的玄乎了。
“万一……我是说忠诚伯肯定不败。可忠诚伯的大军要是打过了黄河,鞑子也就没有什么希望了。”有些人开始担忧后面的事情:“这定鼎天下的功劳怎么样都是忠诚伯的,跑不了,谁也争不去。可是……”
“可是……功高震主,赏无可赏……”
大明朝是如何对待那些功臣的,太祖洪武皇帝早就用血的事实演绎过一遍,无论是徐达的蒸鹅还是冲霄楼的大火,虽然大家不敢明着说这些事情,可种种传言早就流传了几百年,这种事情还能忘记了?
可现在的兴武小皇帝一来没有太祖那样的手段,二来没有太祖那样的实力,真要想用太祖的老办法,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
尤其是朱氏一族,在收复失地当中无尺寸之功,民心一块儿上就说不过去。
看着下边众人的窃窃私语,潞王和钱谦益也听了一耳朵半耳朵的,还能不明白?
钱谦益看看潞王,潞王微微点头。
钱老大人长身而起,大声喊道:“我大明潞王千岁,已尽起精锐之师四万,从海路千里奔袭,直取辽东鞑子巢穴……”
下面的人们明显就是一楞,沉寂了片刻之后,场面顿时沸腾。
潞王微笑。
第166章 都在想一鸣惊人
钟山如虎,一江似龙。金粉形胜的南都城经历过太多的起起落落,自有一番不同于别处的风味。尤其是乌衣巷的风流卓然,虽早没有了名门大阀的绝代荣光,依旧是天下文人学子之圣地。傲笑文坛的世代书香者有之,做着白衣而公卿美梦的寒门学子亦有之。聚集了南朝多少诗词雅仕,又有几许洒脱快意,尽是凝聚于或七言或词牌的文章当中。文坛之盛,敢称天下雄冠。
文采卓然诗词风流,最是这临江一楼。
临江楼者,并不临江,看似是三家联号的大酒楼,实则是一家独号。因本朝太祖洪武皇帝立国之前,曾于魏国公等开国功勋于此处定下攻伐天下的大计,魏国公又留下“肯容铁骨立临江,弄鼎还须在一楼”的诗篇,故而得名。
自龙凤年间开始,临江楼的声名已远超别处,成为江南文人雅仕聚集厮会的第一场所。
三层阁楼的四壁上早提满了历年间名士大儒的绝妙文字,就是那些隔板、屏风等处也满是百年精英的心血之作。这临江楼布置的更是斯文雅致,就是提壶走茶的店伙也能随口吟出几句妙文。谁要是能在者临江楼一展笔墨,留下三五佳句。也是足以自傲的美事。
如今天下纷争烽烟四起,圣君在位上下齐心,正是刷新鼎革中兴国朝的大好机会。从各地蜂拥而来的读书种子更是与日俱增,这些满怀希望信心十足的文人无不抱着一跃龙门布云雨的宏图大志,哪怕是省下几天的饭钱,哪怕是把随身的行李变卖了,也要在这临江楼叫上一壶清酒,借以抒发胸中宏大抱负。
在这临江楼中,说些诗词歌赋的调调儿,实在是让人小看。弄一手的锦绣文章又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小才子罢了,真正的大才子就要为国家出力为圣君分忧,要是说不出几套展布经济经天纬地的惊人言论,就不算是来过临江楼。
尤其是在时下,东林人在朝堂中日渐崛起,指摘政局风评人物的风气更甚,什么样的惊人之语也不会感觉意外。
“小弟自幼喜好诗词,虽不敢说与李杜比肩,却也算是笔下风生纸上云起。然国朝危急,小弟毅然抛下歌赋诗词,专一的学习兵书战策,已略有小成。欲献一计与朝堂诸公,足可驱逐蛮夷再造我大明河山……”二楼的大堂之中,聚集了五湖四海的读书种子。这些人根本就是囊中羞涩,估计买一壶酒水也要把全身的铜板凑齐才够,偏偏做出胸有大志腹有良谋的斑斑大才之状:“如今圣君在位,君臣合力,民心士气已达鼎盛,只要用我为帅……”
这个年轻的读书人竖起三根手指,大言不惭的说道:“只要用我为帅,三月之内,可光复北都,半年之内,兵锋扫荡两辽。到时候,犁厅扫穴,献俘于君前,等闲事尔。小弟也不贪图朝廷厚赏,大事一成,必归隐乡野与山林为伴与鹤鹿为伍……”
“北地沦丧,百姓陷与水深火热,如何能等三月?”这边的话音刚落,那边又有人大肆鼓噪,牛皮比刚才这个吹的还大:“小弟不才,也是熟知兵家战阵通晓逗引埋伏,六韬三略已是倒背如流。只要朝廷给我三万人马,一月之内,可兵至长城,锁死各处隘口,让满州跳梁群丑匹马不得出关……”
“呸,战事最是消耗国力民财,三万人马?你可知三万大军需粮草几何?又需兵甲几何?”牛皮吹的是越来越大,而且一个个说的面红耳赤。比真的还真:“我只要一万人马,就可扫清宇内……”
一个个读书读傻了的家伙们,连战鼓都没有听过,就真的以为自己就是不世出的“国家栋梁”,就是卫青班超之流也得靠边儿站一站。也不管别人信不信他们说的这些大话,反正他们自己是信的不行,逢人就兜售他们的那一套理论。就好像天下烟云苍生气运,已尽在他们掌握之中。好像朝廷要是不用他们那些所谓的“战略妙计”,绝对就是大明朝最大的损失。
就是那些在旁边伺候着的店伙,脸上虽是不住微笑,心里早把这些狗屁不如的“斑斑大才”骂了个狗血淋头:“真他娘不怕说大话风闪了舌头哇,还一个月打到山海关?真还没有狗屁有准儿呢,你就一个人走路,一个月能走到山海关不?还带大军……朝廷要是真让你们这号只会在酒楼里吹牛的书呆子带兵,那才真是傻了呢。”
不过酒楼卖的是掺水的酒,赚的是白花花的银子,这些家伙就是把牛皮吹到了天上也不去理会,甚至还会笑呵呵的奉承几句,让这些不知道鞑子有几条腿的书呆子们高兴高兴。只要他们高兴了,总是会打肿脸充胖子的撒下大把赏钱,至于他们是不是还有钱住店,晚上会不会露宿街头,鬼才知道。
“都是些雏儿,唱高调也不是这么个唱法儿,”一身青白长袍的钱谦益很鄙夷现在的这些年轻人,一个个漫无边际的吹牛有用么?还真把大明朝当成东周列国了?以为一言就能白衣而公卿?真是做梦。你就是苏秦重生张仪再世,那一套也不好使了:“你们这些人,注定就是别人的垫脚石,今天我要让你们这些小辈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高调。我钱谦益不唱是不唱,一登台就得搏个满堂彩!”
“诸位。!”钱谦益长身而起,面对四下年轻的读书种子们作了罗圈揖,开始侃侃而谈:“诸位都是一时俊杰,乃我大明翘楚,想来在地方上也是颇有才名的。可诸位手把美酒高谈阔论,就能让敌后退半步?老朽奉劝诸位一句,空谈无用……”
一句话,说的这些牛皮大王们脸色赤红,却不好反驳。
“若是诸位有心杀敌建功于社稷,当投身兵伍效力军前……”钱谦益环视四周:“老朽虽有此心,奈何已是年迈,早骑不得马拽不开弓,然报效朝廷之心不减。今特携赵子昂的《秋郊饮马图》来此,也不期望能卖多高的价钱,不论哪位,只要能出一千两白银,此图即可易手。卖图所得,悉数捐献国库,老朽不取其中一文……”
要说这画的价值,随随便便也能卖个一千五六,要是遇到行家,出三千的高价也不是没有可能。只卖一千,绝对是便宜到家了。可这些把脸都打肿了也充不起胖子的寒酸读书人哪里拿的出一千两银子?钱谦益深知此点,这些穷酸就是把骨髓油卖了,怕也拿不出十两八两的来,也不怕他们把自己的书画贱敲了去。
“柳儒士(如是),取我书画,给诸位传看,以验真伪。”钱谦益大大方方的说道。
身边的柳儒士(如是)一身白色文士长袍,腰间束一青色丝带,头上一顶周帽,帽子正中是一方白玉帽正。这柳儒士(如是)虽是男装,脸上也敷了粉,描眉点唇上了熏香,更显得体态风流容颜娇艳,就是瞎子也能看出这是扮了男装的绝代佳人。
柳儒士(如是)展开画轴,以手持之。一桌一桌给人观看。
这些个书生吹牛皮的时候确实是一个赛一个,其实骨子里都是贫寒子弟,隔着老远就闻到了柳儒士(如是)身上的香气,又看到佳人款款而来,早就醉了,虽是努力做出目不斜视的正人君子样,眼角还是不住往柳儒士(如是)身上瞟来瞟去,哪还有心思看什么真假?
要说这些人里头,也真有懂得金石书画的。看出这副《秋郊饮马图》确实是赵子昂的真迹:“老先生以如此至宝贱卖,全为社稷江山,其中心意我等难及,敢问老先生上下尊讳。”
“哈哈,我贱卖书画求的报效朝廷是为国出力,留下姓名岂不成了沽名钓誉之辈?”钱谦益说的大义凛然,好像真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是谁似的。
可他钱谦益本就是这里的常客,人群中自然有许多认识的,不怕别人不知道。要让别人说出他钱谦益的名号总比自己说出来要风光的多——这也是唱高调的基本技巧之一。
“此乃钱谦益钱大人,南都成有名的清流领袖,喏,身边那位国色天香风华绝代的就是花中魁首柳如是了……”
“钱大人为南都百姓而硬闯禁宫,素有青天之名。”
“真是乡下人没有见识,文有钱谦益武有忠诚伯,都是咱们大明朝的顶梁柱,这都没有听过?”
厅中一片嗡嗡的窃窃私语之声,钱谦益十分满意这样的效果:“赵子昂真迹,只卖千两之数,卖画所得我分文不纳,悉数捐献,哪位识者能成全之?”
腰包里要真是有钱,谁还会聚集在这厕杂的大厅里瞎掰扯?钱谦益喊了好几嗓子,也没有回应。
估摸着今天的风头也出的差不多了。钱谦益正要把话搂回来,就听得上面有人呼喊:“钱老大人如此美意,我家老爷有心相契,敢情屈尊同席一谈,不知如何?”
想不到还真有买得起的,钱谦益虽是有点肉痛,却也不得不做足了欣喜状,哈哈大笑道:“货卖识家如此甚善……”
临江楼的最顶层,素来就是为那些真正高雅荷包里也同样高雅之人准备,和下面的嘈杂大为不同。整整一层,仅仅分为四个雅阁,中间更有瑶琴书墨等雅物……
喊话之人带着钱谦益夫妇进到“兰春阁”。
这兰春阁里别有一番书卷之气,正前是两个红油书架,早有图书画册满案,旁边的条几上文房四宝齐备,颇有几分翰墨生香的意思。正中的桌上还有几株兰花,在这冬日居然还开花吐香,确实是下了很大的心思。整个雅阁打扫的纤尘不染,仿佛是进到哪家大户的书房一般,俗气全无。
正中一清瘦的中年人正看着钱谦益,把语气拿捏的极是舒缓,仿佛多说一个字就是浪费一般:“如此南都,虽万千人,却无熟识者,。一人独酌,甚是寂寥,唤来钱者,聊一聊旧事……”
这中年人梳了个道髻,用根玉簪子把头发束住,也不着冠。脸色保养的极好,红润之中透着白皙,仿佛初生的孩童一般。一身兰花纹的暗青色长袍,手上指甲约莫有两寸余,还专门用丝缎套子护了,足踏步定侉子鞋。言谈间不带一丝一毫的烟火之气,恍如一仙风道骨的道人一般。
“潞……潞王爷……”钱谦益是东林人物,两浙乃是东林极为繁盛之地,怎么会认不出眼前的这人?
面前之人就是太祖十世孙,现存朱氏一族中辈分最高的潞王朱常淓。
但是潞王朱常淓却一口否认了自己的身份,挑着长长的指甲颇为幽怨的说道:“老钱呐,这里没有什么潞王,只有兰花道人……”
“是,是……道长一向可好?”钱谦益认识潞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知道这个潞王的脾气。
这个大明朝辈分最高,也最“德高望重”的“贤王”爱好相当广泛,除了在雕刻方面出类拔萃之外,在音律、茶艺等方面也有相当高深的造诣。尤其是在养生方面儿,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个潞王还十分的崇尚天师道,经常一身道士装备,而且自称为兰花道人。
既是潞王又是道士的朱常淓捋了捋一丝不乱的长须,大作无奈之状:“哎,我虽有心以证混元大道,奈何这身子还在尘世之间,总有许多牵绊……”
这个潞王说话就的这么一幅德行,总是着三不着两的说些云山雾罩的话儿,别人也是听的云里雾里,不知道他究竟是想说个什么。可偏偏潞王就好这个调调儿,就好像传说中的有道高人喜欢打机锋一样,潞王说话办事也总喜欢弄出许多幺蛾子。仿佛要是直来直去的说话办事儿,就显不出他的玄乎一般。
钱谦益也知道他的这个老毛病,所以也不追问,在一旁等着他说出下文儿。
多半身道士装扮的也自称是道士的潞王忽然就不说了,而是盯着旁边的柳如是看起来。
柳如是虽是出身风尘,也算是见过男人的各种目光,可被潞王这么一看,却感觉通身上下都不自在,仿佛潞王的眼光就是锤子就是凿子一般。若说是种种好色的眼神,柳如是也见的多了。可潞王的眼神之中没有丝毫的男女之欲,仿佛是在观赏一件极美的器物一般,根本就没有拿柳如是当一个活生生的人。
就好像是在看一尊白玉仕女雕塑一般,潞王不住称赞:“这就是名动天下的柳如是了吧?果然名不虚传,真真的是好身段儿,脸蛋儿也不多,就是这下巴过于圆润,虽有玉润珠圆的风韵,终究是失了浑然天成的味道,而且脂粉气也忒重了。更何况……哎,可惜了,可惜了……”
柳如是当然不明白潞王所言的“可惜”二字是什么意思,一旁的钱谦益却明白的很。
这个潞王最爱的是未经人事的处子,若不是处子,即便真的就是九天仙女,他也没有兴趣。
“潞……道长不在两浙修身养性,怎么有闲暇到南都这十丈软红之中?”钱谦益赶紧岔开话题,免得这个潞王再说出什么让人难堪的话儿来。
“祖宗百战基业,竟成如此残破局面。本王虽是化外之人,这心里头也是不忍。”潞王说话也不再那么不着调了,开始说正经的事情:“朝廷里虽然是起练了新军,可数万大军勉强渡江,至今还没有收复淮扬,怎能不让我等太祖子孙痛心疾首?”
杨廷麟是光复扬州了,可这不等于是实际控制了淮扬。因为还有相当数量的新附军和几乎一个完整的蒙古旗,还在不远不近的威胁着。与其说的收复淮扬,不如说的把江北的局面打回到多铎攻克扬州之前,这样才更贴切些。
在淮扬一带,双方还在对峙,并不能就说扬州就如何的安全了。
“那个李四最近风头正劲,处处走在了朝廷的前面,听说又复了归德。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打过黄河去,虽然这是历代列祖列宗的福荫所至,可天底下的老百姓哪里知道这些?定会说李四和他的赴死军才是国朝中坚。偏偏朝廷里也没有一个争气的,长此以往,我太祖血脉还不都让那个李四比下去?”潞王似乎故意把语气放的很轻很淡,用修剪的极是整齐圆润的指甲轻轻指了指北方:“当务之急是要稳固江南,那个李四如此进展神速,分明就是要与朝廷争这个民心,争这个恢复国土的功劳。”
“李四势已极大,若再让他把民心得了去,到时候天下众口悠悠,说我朱氏子孙无尺寸之功,这江山……”潞王微微一声叹息:“朝廷里边没有给祖宗争气的,作为今上的长辈,我可不能看着他们这么无所作为……”
“潞王……要出兵了?”钱谦益心思极为灵敏,尤其是牵扯到朝廷和各方藩王之间的争斗,总是能够嗅出其中的风向。潞王既然是这么说,肯定是已经有了万全的准备。
潞王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故意说的十分淡然:“也不算是出兵,就算是为我祖宗争一口气,让天下人看看我大明皇族的气概。我联合了福建方面的一些水军,出动大军四……四万,经海路千里奔袭,直取金州卫……”
四万大军,就是把他潞王自己算进去,也拼凑不出这么多人来,更别说是从海路调运奔袭千里之外的金州了。钱谦益也知道这四万之数水分极大,但是绝对没有想到一向淡然的潞王是把水分足足加了十倍。
真实的数字是四千,其中能够作战的队伍大概还要减半。
就是这四千人马,从两浙到辽东也需要莫大的财力物力支持。这可不是从陆路开赴,而是完全依靠海运,就是这四千的数量,他潞王也不可能完成,所以还是和福建的水军(郑)联合起来,准备发动一场气势惊人的大战。
金州在什么地方?乍一听起来,金州是属于山东(当时的辽东半岛也算一个单独的军事单位,但是从政治划辖上来说,还是归属于山东的)。可事实上金州是在辽东半岛的最顶端,说起来就算是在辽东了。
这个计划可真是强大到了逆天的地步,真要能够成功夺取金州,哪怕是外围的一些小岛屿,也能直接威胁到鞑子的老窝。只要能够展开,鞑子就得屁颠儿屁颠儿的赶紧跑回辽东去。
当然这四千人马能够取得多大的战果,甚至是能不能取得战果,就不是潞王考虑的问题了。
潞王从不考虑这种军事层面上的东西,这样的远征计划听起来就吓人,跨海北伐是何等的宏大壮阔。
潞王要的是这个震撼的效果。
现在的朝廷陷在淮扬拔不出腿来,潞王就想方设法的要做一件露脸的大事。
当年大行崇祯皇帝殉国之后,潞王本是最有资格也最有可能继承大统的,也得到东林的支持,想不到的是阴差阳错之下,肥猪一般的福王就登基了,确实把潞王气的吐血。
弘光朝也是个短命的,满清大军攻破淮扬兵临南都城下的时候,潞王都请人算好了吉日准备再立旗号,偏偏就出了个赴死军,把比自己小两辈儿的小皇帝给立起来了。
潞王气的又差一点吐血。
可兴武小皇帝是真正的正统,潞王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个先皇正统嫡系。
以前依靠的辈份和血统上,都没有小皇帝的储君身份来的正道,而一向标榜“看破红尘”的潞王也不过是装装样子,心底怎么能放弃一切化王为皇的机会?
人望,也许只有在人望上压过小朝廷一头,才有某种可能。
或许是受了东林的影响,潞王也最喜欢搞那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勾当。唯一的区别东林最多是动动嘴皮子,潞王虽然也经常动嘴,这回却准备动手了,搞出个震动天下的大事情来。
从海路进攻辽东,这可是直捣黄龙的掏心战术,怎么说也比小朝廷的淮扬战役更加吸引眼球吧?就是那个李四再强,最多也就是在河南折腾几个小水花儿。
我潞王可是真正的人物,要直取鞑子的老巢了!
这次异想天开的行动,潞王还真是下足心思,也曾找了几个“文武双全”的两浙大才,共同筹划布置。看看潞王的言行,就可以想象他身边都是些什么人了。
那些个两浙大才一听到潞王要反攻辽东,登时就手舞足蹈的跳大神儿一般,认为这一次行动一定是定鼎乾坤的壮举。只要大军一到辽东,鞑子的老窝就被掏了,就可以一举光复天下,到那个时候,潞王就是再谦让再周公,起码也是在人气和民心上盖过了兴武小皇帝好几头去。
为了让这些行动更具备轰动性质,潞王还真是准备弄一万人过去的。大军嘛,没有上万怎么号意思称是大军?可和福建方面一协调,才知道根本就没有这种可能。
渡海作战,可不是嘴皮子一动那么简单,这里头牵扯到的种种桩桩可就多了去了。在潞王拿出相当好处并且允诺下种种让步之后,终于凑齐了两千战兵扬帆出海,去进行他的超级战略构想去了。
就是钱谦益这种不知兵事的文人,也晓得这种事情的成功可能几乎没有。
可在钱谦益和潞王这种热眼里,军事是军事,政治是政治,完全就是两码子事情。军事上能成功最好,失败了也不算个什么,关键是利用这个声势取得政治上的某些东西。
“我明白了,潞王爷来南都是要面陈此事……”
“算是面陈吧,其实我也是过来和今上说一声。毕竟咱们还是做臣子的嘛,虽然已经把事情做下了,可照顾到君臣之仪,还是要面陈一下的好。”潞王说道:“你也知道,我这个人最是温仁宽厚,不能让朝廷里的那些幸晋之辈说三道四……”
“难道……潞王是说大军已经发动?”
“兵贵神速嘛,自然是越快越好,大军出海已经四日,再过不了几天就会有消息了,”潞王笑眯眯的说道:“到时候必然是天下震动,世间百姓还能不心服?”
说什么面陈,谈什么君臣之仪,潞王做都做了,和朝廷说不说已经没有很大的必要。他亲自前来南都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就是为了他的逆天战略做宣传呗,同时提高一下自己的人气,让江南百姓看看谁才是光复大明河山的人物。
“本王就是要让天下人看看,我这一方藩王的收复之心未必就比朝廷里弱了。”潞王说的意气风发,这可和他经常念叨的什么“不动无名紧缩肝火”的养生要诀完全不同。
二人正说着,就听到下面的那些穷酸又鼓噪起来。
“走,去听听这些读书种子说的是些什么?”潞王又恢复了不动喜怒的“得道高人”之状:“顺便也看看南都学子的风采究竟如何。”
潞王在前,钱谦益在后,身边是几个体态雄壮的护卫,把桌子坐器搬在凭栏之后坐定。
柳如是擎着酒壶紧紧跟随,很是恭谨的给二人斟满了盏子。
潞王微微不快的说道:“酒这一物最是伤肝,于养生之道所不取。且极易生了内火,三焦血旺则气血凝内……”
钱谦益赶紧换上茶水,心里却在暗骂:“装什么装?前几年你喝酒喝的还少了?还说不动肝火,你若真的是不上火巴巴的跑到这里在做什么?”
或许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卓尔不群,或许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加风流倜傥,即使是这初冬季节,下面的那些穷酸文人也多穿一袭白色长袍。
满眼都是晃动着的白袍子,好像是哪家出丧一样,更加俗不可耐。
“欣闻官军兵临开封之地,收复中原已成定局,诸位,当浮一大白!”一白衣文人举着酒杯四下吆喝,大作慷慨激昂的样子。
“我朝人口百倍于建州者,雄兵百万,战将千员。运筹帷幄之士数不胜数,小小建奴穷兵黩武逞一时之强,却不知大难已在眼前。”
“嗯,伪清窃据神器,眼下我大军进逼,各地已经是义旗如林烽烟遍地,鞑子覆灭已指日可待。”
也怨不得这些读书人如此热切,实在是因为开封的战略位置太过重要。
据黄河而临中原,只要拿下开封,进可以直取北直隶进而光复北都,退可以横扫中原划断南北。
当年的李自成举兵百万,三次大战,为的就是开封。大明调集豫、晋、鲁、淮等地大军,同样也是百万之数,为的也是这个开封。
两百万大军的数量,说出来都能把西夷吓破苦胆,就更不要说这其中的轮番厮杀交替进退。一说到几百万大军的血战,那些南北小邦属国想也想不出这究竟是怎么样尸积如山血可漂船的血腥场面。大明朝几个比较小的藩国,就是把全国人口都算上,也没有双方在开封大战投入的总兵力多。
可见开封之重绝对不是只说说这么简单。
现在大军再次兵临开封,确实让很多人明白了眼前的形式:大明和满清之间的生死大决战就要到来。
可让人有点郁郁的是,参与这次决战的不是朝廷的王师,而是忠诚伯的赴死军。
按说这样足以撼动天下根基,决定国朝气运消长的大战,朝廷肯定不会置身事外,而且还要倾尽全力做出雷霆一击。
可事实上,朝廷连一兵一卒也没有出动,就一赴死军在那里孤零零的支撑着。
好在赴死军还算大明的队伍,这么说虽然有点儿牵强,可也算还能说的过去。
“忠诚伯和朝廷是同心一体,早在圣上为太子之时,忠诚伯就是东宫之师。”心中想着圣君脑子里念着朝廷的人们,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再者说来,全天下谁还不知道忠诚伯是授了先皇托国之重的?这么尽心竭力的作战,也是报效大行皇帝的知遇之恩……”
虽然大家都感觉到了淮西和江南之间的不同,也看到了一点李四自行其是的苗头,可眼下打鞑子就是重要的不能再重要的事情。偏偏朝廷就再没有出哪怕一个忠诚伯这样的战神,更没有一支赴死军这样百战百胜的强兵,所以大伙儿只能把忠诚伯和兴武小皇帝捆绑起来一起说,好像他们君臣二人不分彼此一般。
要说以前的淮扬大战是为了拯救扬州八十万父老同胞,是为了防御南都。那么眼前的开封一战可就是为了全天下的汉人,为了这个大明的江山了。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上来看,开封之战更加宏大。
这开封一战确确实实是关系到这个天下气运的大事,由不得人不关心。
“我听说忠诚伯已经明文请求朝廷增援,要与朝廷共同作战……”
李四确实是发了明文,“恳请”南都方面出钱出力,最好是派出精锐大军,协同作战。
这次可是李四主动要求“协同”的,把朝廷的面子是给足了。
偏偏朝廷就拿不出什么“精锐大军”来,除了温言勉励几句之外,送过去六门新式铜炮和三百杆火铳,还有一大把的空白告身,就再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了。
也有些眼光开阔一点的,看出了朝廷在这方面的弱小。
身为大名子民,几百年来都是受朝廷教化,自然也为朝廷担忧。
赴死军百战不败的金身在那里戳着呢,对于忠诚伯本人的运筹帷幄从来就没有人敢怀疑一下。开封之战虽然还没有全面打响,可谁也不会愚蠢到怀疑这一战最终结局的地步。
还能有什么结局?肯定是他李四的又一次辉煌胜利呗!
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开封那边究竟怎么样了,可只要把李四的名字一提,就肯定是胜利,大家已经习惯了。
可也不能不习惯,要是李四都败了,大明朝可就真的玄乎了。
“万一……我是说忠诚伯肯定不败。可忠诚伯的大军要是打过了黄河,鞑子也就没有什么希望了。”有些人开始担忧后面的事情:“这定鼎天下的功劳怎么样都是忠诚伯的,跑不了,谁也争不去。可是……”
“可是……功高震主,赏无可赏……”
大明朝是如何对待那些功臣的,太祖洪武皇帝早就用血的事实演绎过一遍,无论是徐达的蒸鹅还是冲霄楼的大火,虽然大家不敢明着说这些事情,可种种传言早就流传了几百年,这种事情还能忘记了?
可现在的兴武小皇帝一来没有太祖那样的手段,二来没有太祖那样的实力,真要想用太祖的老办法,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
尤其是朱氏一族,在收复失地当中无尺寸之功,民心一块儿上就说不过去。
看着下边众人的窃窃私语,潞王和钱谦益也听了一耳朵半耳朵的,还能不明白?
钱谦益看看潞王,潞王微微点头。
钱老大人长身而起,大声喊道:“我大明潞王千岁,已尽起精锐之师四万,从海路千里奔袭,直取辽东鞑子巢穴……”
下面的人们明显就是一楞,沉寂了片刻之后,场面顿时沸腾。
潞王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