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战战和和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落秋中文网 www.luoqiu.me,最快更新甲申天变最新章节!
第217章 战战和和
吴三桂的总体兵力并不算少。尤其是在苦心经验陕西的过程中,也是大行穷兵黩武的先军方略,为的就是在天下大乱的时候雄踞一方趁势而起。但是和当时许多地方实力派一样,真正能够拿得出手派上用场的力量不多。
名下的军队虽然是有多少多少万,绝大部分是驻守地方的二流或者是三流队伍,本身就没有多少战斗力可言。尤其是面对诸如赴死军这样强敌的时候,那些个州府的地方军根本没有用,真正能够和赴死军一较高下的也就只有精锐的关宁军了。
关宁军才是吴三桂的本钱和底气。
收编豪格的那点人马虽然战斗力相当不弱,可当时出于提防的目的,早就打散,而且多的部署在川北和张献忠死掐,根本就调不回来,就是能够调回来时间上也来不及。
越是规模宏大的战争,决定胜负的就越不是双方的总体兵力对比,而是最为精锐的那一部分。这一小部分若是一败,整体的胜负其实已经见了分晓。
对于赴死军的强大,吴三桂早就有了心里准备,也不做彻底击败李四的打算。只要把战争拖延下去,就是自己的最大胜利。可是经过第一天的战斗,这种算盘显然是打错了。
赴死军的强大远远超出吴三桂的预想:以奇袭的姿态,动用最为精锐的关宁铁骑。虽然也给李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战术目标,反而被对方的新兵给揍了回来,已经足以说明点什么了。
虽然是一场高烈度的战斗,可双方的伤亡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毕竟双方都没有大军尽出的做全力一搏,仅仅是使用了手上的一部分人马而已。
关宁步军赶上去的时候,和赴死军的火器新军碰了个面对面。老式步兵和新式步兵的厮杀根本就说不上什么惨烈也谈不到有多残酷,但是吴三桂却是心惊胆寒,知道大势已去。
关宁军的步兵也是久经战阵的雄兵健卒,说是身经百战也不算是夸张了,犹豫关宁军的传统是“辽人治辽”,所以很多士卒都有这样那样的血缘或者地缘关系,兄弟兵父子兵占了很大一部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不是空口白话的说说而已,真到了战场上也是个个拼命,极是悍勇。可正是因为这种悍勇,损失之重也让人目瞪口呆。
赴死军的排子枪打的那叫一个稳当,关宁军是一拨接一拨的往上冲,多少血气多少豪迈就不必说了。可赴死军的火器新军就是不为所动,循规蹈矩的缓慢前进,把一群又一群悍勇无匹的步兵放倒在阵前,然后踏着敌人的尸体迈步向前。
不管怎么填。不论怎么垫,都挡不住赴死军。
在这种大队互冲的野战当中,双方的伤亡比例触目惊心。关宁军的老底子只要冲上去,就没有几个能活着回来的,可赴死军那边却鲜有伤亡。
任谁也能看出来,这完全就是在送死,就是在拿人命填赴死军的枪口,再有多少人也不管用。(新旧步兵的对决,其实就是排着队送死,借用远东风云纳大大的一句经典名言,就叫做排队枪毙。)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时代已经过去,这才是真正的完胜。
虽然只是侧面战场,可吴三桂也看出来了,这根本就不是战争,而是屠杀,就好像屠夫宰羊一样,没有任何悬念。
果断的下令后退,一口气退出去四十多里,惊魂稍定之后,再次后退……
作为这次战争的主战场,延安府还真的挺过了第一天。
第二天赴死军的火炮再次疯狂轰击,几乎把城头上的防御器械和工事打的片瓦无存,等大军攻城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多少抵抗力量,到了这个关头,大伙儿才发现关宁军一直在撤退……
跑了?追!
穷追猛打是赴死军的“光荣传统”,追击战进行到了第四天,发生了一个很好笑的事情,这个看似好笑的笑话却改变了整个陕西大战的进程。
吴三桂致书赴死军大帅李四:大战经日。你我俱是兵残甲缺,不若休整半月,再行战士。
吴三桂要休战。
这不是开玩笑嘛,你若投降就投降,若是不想投降就接着打,眼看着就要打的你趴在地上站不起来了,休战……怎么可能?还直眉白眼的说要休战半月,有这半月的工夫,早把你吴三桂打趴下了。
可大帅立刻就同意了吴三桂这个很荒谬的休战建议,还真的很及时的喊了暂停。
这个时候休战,就是给吴三桂喘息的机会,到时候把在外远征的军马调集过来,好和赴死军做最后的舍命一搏。虽然很多弟兄都想不通,可大帅的意思不能违抗。既然大帅都说要休战了,那就先休着,半月之后再说。
反正吴三桂的所谓精锐也就是这个样子,大伙儿也不怕他飞到天上去。
所谓的休战,永远也不可能是真的休战,吴三桂和李四都是一时豪杰,很明白这个休战的意思:战争其实早就分出胜负了,再打下去已经没有必要。赴死军征战陕西的目的不是要把这里打烂,也不可能如打鞑子那样把关宁军打的不复存在,根本之处还是想占据陕西。
至于收编关宁军,这种事情就不大好说了。赴死军依是如此强大,各种建设已经有了最基本的样子,与其收编关宁军还不如直接再建设一支更加强大的火器新军。
现在的休战,其实已经代表了战争的结束,剩下的就是谈判桌上互相扯皮的讨价还价了。
战争已经打不下去,赴死军不想把陕西打烂,吴三桂更不想把家底儿都打光,双方是一拍即合。谈判的事情虽然还没有摆到明面儿上,可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赴死军的战争是暂停了,可不代表陕西就和平了。
赴死军这边刚刚停止战争,陕西的另外一场大战却是刚刚上演。
一看吴三桂招架不住,盘踞在山西北部的姜瓖可就坐不住了,放着这么大的便宜不占,岂不就是真的入宝山空手而归?先是遣出四千人马,紧接着又是三千,从北边就打了过去,然后才和李四打了声招呼……
和所有人想象的基本一样,战争的头几天,姜瓖风头无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县城都占了五个,大有势如破竹之威。可吴三桂的家底儿还在,不是那么好欺负的。这边还在准备和谈呢,那边就把姜瓖的主力给陷进去了。
打吴三桂这个落水狗,不会是为了占点便宜那么简单。说到根子里还是想着扩充地盘,防范李四把大同也吞了。眼看着风头要转向,姜瓖这条老狐狸就慌了神儿,再也不敢玩儿先找后奏的那一套,身段也就放下来了,恳请赴死军支援。
不管怎么说,到面前为止,姜瓖和李四还是盟友的身份,也有一条条的秘密约定。按照事先的约定,姜瓖不必参加战争,只要中立就可以得到赴死军的酬谢。现在这个老狐狸想捡便宜,反而被吴三桂敲掉了门牙,不得不向忠诚伯这边靠拢,把秘密约定进一步加强,成为事实上的攻守同盟。
于是乎,和谈的双方就要演变成三方。吴三桂和李四争霸的时候,姜瓖这个“小虾米”也卷了进来。
谈判,说起来是动动嘴皮子而已,其实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第一次和谈当中,吴三桂的全权代表吴三枚。面对忠诚伯和大同镇守总兵管姜瓖共同提出的苛刻条件,拂袖而去。
首次和谈泡汤。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虽然已经注定了弱势的一方,而且大门已经被打开,可并没有到任人宰割的地步,一些个太过刻薄的条件绝对不会接受。
按理说,这种情况下,肯定是要以打促谈,一边儿打一边谈,可是双方(三方)并没有真的就大动干戈。而是继续休战……
第二次和谈,双方各退一步,结果……结果还是不欢而散。
忠诚伯李四很是“恼怒”,认为吴三桂没有和谈的“诚意”,定要在战场上拿到谈判桌上拿不到的东西。
忠诚伯一怒,就代表着杀伐征战,全天下就没有不怕的。可吴三桂也是个“硬骨头”,不仅不怕,反而做了战争“总动员”,说什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脑袋稍微灵光一点儿的都能看出来,这都些个唬人的玩意儿,忠诚伯不是打不过吴三桂,吴三桂也不是真的不怕。可要是真要大战的话,何必等到今日这般扯皮?要是真的想打,当初就不会休战。
吴三桂也是吃准了李四的心思,采用处处设防这种部分主次的混账战略,还高声叫嚣什么“抵抗到底”。
当然这些都是做给天下人看的戏份儿,和大局没有什么影响。不过吴三桂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次和谈,就是李四和姜瓖欲瓜分陕西,欲效割据之事,所以无法接受……”
说这种不要脸的话,吴三桂丝毫也不感觉到愧疚,他自己也是想着割据呢。可这并不妨碍他喊的义正词严大义凛然:“此事当奏请朝廷,恳请万岁裁决,否则吴三桂就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不退让……”
都是屁话,吴三桂要是真的敢打,还这么大叫大嚷的效泼妇行径?战至最有一兵一卒这种大话,鬼也不信?要是都打光了,谁还鸟他吴三桂是哪根葱?
别说是吴三桂和李四这种比朝廷还要强悍的实力派,就是小虾米姜瓖,什么时候把朝廷当一盘子菜了?这边都打的这么热闹了,谁又何曾理会过朝廷半点儿?
这个时候想起朝廷了,怎么看怎么可笑,分明就是给自己找台阶呢,分明就是想利用朝廷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已。
对于千里之外的战争,其实和朝廷也没有什么关系,朝廷里肯定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想法。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分出了高下而已。
事情的本质大家都看的清清楚楚,所谓的朝廷裁决就是个花架子,没有谁会当真。朝廷要是说不打了,或者让忠诚伯放弃,李四就真的那么听话?哈哈……
可是朝廷那边却对这个“裁决”相当重视,兴武小皇帝很有魄力的以严厉语气发了明旨,调门很高的谴责战争三方“涂炭生灵”的举动,致使“国土再沦战乱”,不仅削了战争三方首脑的爵位,罚了三人一年的俸禄。连李四本人天下招讨的官职都给抹了去,朝廷正追剿帅印呢,看这意思,李四连大帅也做不成了。
吴三桂那边的处罚几乎和李四一样,先把平西王和平西伯的爵位夺了,再罚俸去官,以后的惩处还要追加。
一直强势的李四和吴三桂都很乖巧,或许是真的给天威所“震慑”,前后脚的上了请罪的条陈,并且表示对于圣上的处罚心服口服,一个劲儿的“谢恩”。
兴武小皇帝再下严旨,交战各方各自后退,朝廷钦命处理此事,若再有交战杀伐之事,以抗旨之罪论处。
如此一来,江南沸腾。
这天下还是大明朝的哇!
可不见圣上一发火,这些个地方实力派纷纷“慑服”么?李四和吴三桂,还有那个姜瓖,哪一国不是手握重兵?哪一个不是称霸称霸的厉害角色?圣君一动怒,立刻就收了飞扬跋扈的劲头儿,请罪的折子雪片一样递过来,唯恐“天威震怒”。赴死军和关宁军,哪个不是精兵悍将的虎贲强兵?朝廷的旨意一下,还不得乖乖的缩了回去?
地方豪强俯首认罪,兴武君臣的面子确实是有了,很有几分盛世明君的威严,可其中的苦涩也只有自家知晓。
说什么天威震怒,别说是李四和吴三桂这样的大鳄,就是姜瓖这个小虾米,什么时候怕过朝廷?至于各自退兵,也就是说说而已,胜负已分,朝廷也就是做做画蛇添足的事情而已。
这些土皇帝们根本就不在乎什么爵位,就是把他们贬谪为从九品的微末小吏,也丝毫不能影响他们的实力,至于罚俸,则是彻彻底底的笑谈了。
关于各方异口同声要求朝廷裁决争端的事情,其实也就是走走过场而已,说不准李四和吴三桂早就是商量好了停战的条件,只是缺少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遮挡一下脸面而已。
朝廷的所谓裁决,也绝对不是仅仅做做表明工夫那么单纯,要是如此的话,朝廷没有必要出这个头。有裁决调解的那份闲心思,还不坐下来看他们互殴呢。关键是各方都不想打了,想要将条件了。这个时候,名义上的中枢兴武朝廷就需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了。
如果能够让他们互相制衡,则是最好不过,实在不行,也不能让吴三桂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被李四给生吞活剥了。那样的话,李四就连半点顾忌和牵制都没有了。
不管怎么谈,李四都是大半个明朝的事实主宰,这是谁也无力改变的。反正李四早就足够强大了,他是不是再强大一点儿,对于朝廷来说都是一样。吴三桂已经败了,北边的鞑子老巢也是危如累卵,随时都能拿下来。眼下的李四已经是拔剑四顾再无敌手,可还是一个劲儿的征兵,近乎疯狂的扩充武备,这就让人担心了。
单纯的以武力上来讲,赴死军已经没有敌手,现在填了个火器新军进去,真正的就是如虎添翼。在这种情况下,李四就应该潜下心的发展民生,如此穷兵黩武之下,莫非是想对江南下手了?
李四个人的忠诚没的说,或者也谈不上忠诚,完全就是想看着朝廷的民本之路能够走向何方,不想做过多的干扰。可这种事情也不能单纯依靠李四个人的意志,就算是李四没有要兵取江南的意思,他的手下未尝就没有这个心思。
别的不说,当年的太祖洪武皇帝也是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以图谋取天下。可到了一定地步,明明知道还不到称王的时候,也得身登大宝宣布开国。这不是取决于个人的意志,若是不这么做,手下的那些武将和跟着出生入死的老弟兄就会感觉没有前途,看不到明确的方向。只有称帝了,整体的利益和威望才会进一步提升,才会有持久的凝聚力,这其中的道理大家都明白的很。
现在的李四已经到了这一步,就算他对南都的龙椅没有兴趣,不能代表他的手下没有这个想法。李四若是迈不出这一步,整个赴死军的利益就很难更进一步。
在很多人看来,李四那边肯定早就接到了手下劝进的信息,或者干脆说连龙袍都准备妥当了,只等着到时候往身上一披,然后大作不情愿之状,说着什么“非朕之意,固军之愿”之类的话语,“勉勉强强”的称帝开国……
杨廷麟则是哈哈一笑:“忠诚伯……李四的心思我也看清楚了,圣上和诸位同僚也不必有此忧虑。李四若是有不轨之心,早就行了不轨之事,焉能等到今日?”
这些老学官和李四也是老熟人了,都不大相信李四会谋逆作乱,可眼下赴死军已经没有了对手,还在整军备武,明显是要大行兵戈战事。环顾之下,也只有江南可以算是赴死军的目标了……
“李四大行兵事不假,眼下他已无敌手,也是确实。”杨廷麟笑着说道:“我也听到了些个消息,再想想以前在赴死军和李四所谈之事,他这是要纵兵大取了。非是要取江南或者别地,而是对外扩张,行开疆拓土之事。”
开辟疆土,这种事情说好听一点儿就是“大征”,其实就是侵略。李四的赴死军已经足够强大了,还在整军备战,就是为了输出战争,以铁血的手段拓展这个民族的生存空间,把四方的资材人力集中起来……
说起来是这么说,可侵略之事从来就是充满了血腥和暴戾,代表的就是战争。
对外侵略,这种事情从来就是每一个帝王最为梦寐以求的,开辟万里疆土,成就一代共主,这样慷慨豪迈的壮举,兴武小皇帝做梦都想。
关键是实力。
大明朝不是没有强盛过,三宝太监的船队何等强盛,也等到过无数的蛮夷小邦,却没有行总兵大侵之举。说到底还是当时的仁义思想的影响。
太祖洪武皇帝是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还是大诏:“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古人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如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
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你若犯我,我必征讨,这就是大明朝确立下来的国策,对外的总体战略就是防守反击,若是对方和大明朝相安无事,绝对不会征战,至于武力征服,更是不可能。
太祖皇帝把日本、安南、琉球等十五个小邦列为“不征之夷”,并且把这些条条框框录入《祖训》当中:“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人命伤……”
这些祖宗的“教诲”,大明朝的君王必须遵守,所以不做主动的大征。后来也渐渐认识到这里头的好处,认识到祖宗的智慧:那些个蛮夷小邦真是不值得费心费力的征战,这些弹丸小国多是荒芜不毛之地,子民也是茹毛饮血的野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用。若是通过征战夺取过来,不仅耗费资材,还要养着这些蛮夷,实在是不划算……
扣除上层的这种思想,民间也认为天国上朝就要有大家风范,倚仗国力强盛就征讨那些蛮夷小国,实在是有失天国的仁义,反而会被蛮夷当成是暴戾之朝,忒失朝廷的体面。让那些弹丸小邦和化外之民来天朝进贡,然后回赠给他们更加丰厚的礼物,这才能显出天朝上邦的体面和宽仁。
“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厉”,这是圣贤早就是说过的,也只有隋炀帝那样的昏君才会想着大征四方,劳民伤财不说,还闹了个灰头土脸……
“祖宗有训……”
杨廷麟很没有臣仪之礼的打断了兴武小皇帝的话头儿:“赴死军大征,和江南也没有什么妨碍,就算落下穷兵黩武的恶名也是落在李四的头上。不过以臣来看,李校典行事素来是准备充足,这么大的动静之下,大征之事当会易如反掌。只是不清楚李校典为何要对外发动大征之举,不过以李校典的行事准则来看,必然是有莫大的好处。究竟如何,圣上权且看着也就是了……”
“既然李四和吴三桂俱奏请朝廷裁决陕西之事……”
“臣愿往。”杨廷麟行礼道:“赴死军中诸般事宜,臣多知晓,借此朝廷仲裁之机,也能看出许多旁的端倪……”
“准。”
这种涉及到军事的事情,杨廷麟去了最好,当然也不光是为了调停裁决!
……
朝廷是不是仲裁这事情,李四并不看重,也用不着多此一举,最希望朝廷这个“第三方”势力介入的应该是他吴三桂才对,也只有吴三桂才希望朝廷的介入。李四之所以对朝廷仲裁陕西之事如此热衷,完全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陕西之战不算怎么激烈,从始至终都在预料之中,赴死军的前期战略目标已经达到。可这也开了一个很坏的开头,所以李四必须做出一些弥补。
必须维持住一个平稳的大局,虽然现在的大明朝已经是王室衰微,可表面上还都是聚集在明字旗号之下。李四绝对不想打破这个辛苦维持住的局面,要不然就又是一个东周列国。
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攻你,内部动荡不休。尤其是如陕西之战这种事情,就是赤裸裸的争霸,完全就没有把朝廷当一回子事情。若是其他的地方力量也效仿赴死军,混乱的局面立刻就要降临,更别说这其中还掺杂了李闯残部和张献忠部这些不属于大明体系之内的力量。
事实上的好处拿到之后,必须很是恭顺的表现出对朝廷的“敬畏”,这也是唯一能够弥补的事情了。
经过两次不成功的谈判,对于对方的底线,双方都已经心知肚明,讨价还价这种扯皮啷当的勾当已经结束,剩下就是看看双方的接受程度而已。
赴死军给南都递条陈,吴三桂也跟着递,这就表明了他也愿意接受赴死军的条件。
双方把条陈递出去的同时,就已经表明了和谈的完成,所欠缺的仅仅是一个过程和仪式罢了。能够说上一句的,也就剩下吴三桂想借助朝廷保存更大一部分实力的想法而已。
现在的陕西,关宁军、赴死军和大同军三支军队云集,却没有半点要打仗的景象。这些个丘八们早就明白,仗早就打完了,大家也就是互相干耗着。
北边的关宁军把姜瓖的大同军围的如同铁桶一般,可这些被围困的风雨不透的大同军一点也不害怕,更谈不上恐慌,外面的事情他们已经知道了,不可能再打仗了,就差一道命令就可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至于如何划分地盘如何切割利益,不是这些前线的士兵可以关心的。
旷日持久的围困,不仅没有让双方擦枪走火的爆发冲突,两者之间反而是互相“走访”,互通有无,谁也看不出这是两支互相敌对的军队……
要是说前些日子这些人还恨不得把对方的人脑子打成狗脑子,谁信?
几百步的距离,就是双方的警戒线,可现在这里已经没有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反而是一片融洽其乐融融。
大同军的哨官啃着关宁军的白面馍,关宁军抱着大同军的杂合面锅盔大嚼:“咱们这边是没有事了,可这事不算个完……”
“怎?还要打?大家都这么熟了?怎么下的去手?”
“不是咱们打,是和赴死军打,我听南边当官的说了,赴死军那边又增兵了,一下子就调集过来仨营头,一个火器营两个地支营。”
“……”
“咱们这边都不打了,他们还这么大张旗鼓的调兵遣将,这大军运动可不是说说就能算的。走一步都要银子铺路,这么多的军队调集,银子就象大河流水一样淌出去,图的是个什么咱这种小人物也拿捏不清楚。不过李四肯定是要没有安好心眼子,说不准是要把咱们关宁军和你们大同军一锅子给端了……”
“不会吧,你们关宁军我说不好,我们大同军和赴死军还是友军哩……”
“友军个屁,这种事情谁还管你是不是友军了?”说话的这个显然也知道一些个历史典故,颇有几分卖弄的意思:“秦灭六国,你当是横推六个敌手不成?也是又友军有盟友的,把对手一打倒, 调转刀子就把友军先捅了。今天是友军明天就是生死大敌的事情有什么好稀罕的不成……”
这种论调,这种情形,要说没有上层刻意安排的鬼影子,那才是真正见鬼了呢。
是敌还是友,从来就没有什么清楚的界限,从来就没有什么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利益才是亘古不变的。
现在的赴死军败了吴三桂,肯定是要染指甚至吞下陕西,到时候大同孤悬于赴死军势力范围正中,怎么看怎么危险。保存吴三桂的一部分实力,至少不能让他全灭,这不光是朝廷所致力的目标,也是姜瓖的期望。
一边儿处心积虑的要打吴三桂这个落水狗,同时侵入他的地盘,一边还想着保存下吴三桂,这种看似荒诞到家的事情,只要掺和进了利益二字,就是再荒诞十倍也就不算荒诞了。
朝廷已经降旨,杨廷麟为辅唐王为主,全权负责裁决陕西之事。
可李四明白的很,唐王也就是充充场面而已,真正的责任还要是杨廷麟来担的。
在这之前,必须和姜瓖这个老狐狸摊牌。
要说起姜瓖,和吴三桂就好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同是大明的地方大员,同是投了李闯然后叛变李闯,同了投了满清然后再反了满清。对于这种把家国社稷当狗臭屁把民族利益当垫脚石的家伙,必须以实力震慑之。
“阿济格死在你姜大人的手上,按照七杀令的说法,姜大人和大同军也是我的兄弟部队。”李四声调忽然低了一点儿:“如今的局势姜大人也是看到了,吴三桂若是不肯投降,就只有灭亡。不管朝廷如何仲裁此事,至少我也会把陕西拿到手,这是我的底线,绝对不可更改……”
姜瓖为人最是精明,对于局势的变化有着近乎天然的敏感,明白这是李四要摊牌了:“忠诚伯是不是也在打我大同的主意?是不是要反咬我大同军?”
李四哈哈一笑,微微摆手,示意姜瓖稍安勿躁:“在姜大人眼中,我李四就这么没有义气?”
“利自当头……嘿嘿,也不必我多说了,忠诚伯实力雄厚兵强马壮,意欲如何对待我这个友军?”姜瓖心里虽然不甘,却也是无可奈何,没有实力,再怎么慷慨激昂也是屁用没有。
这个混账的世道里,实力就是一切。没有实力的话,再有理再委屈也得受着,其中的道理,诸如姜瓖这种人,心里就跟明镜儿一样。
“没有那个意思,”李四笑道:“若是姜大人执意想拖我赴死军的后腿儿,我会怎么做姜大人心中有数。若是姜大人真心愿与我赴死军为友,自然是要考虑到姜大人的好处。”
“大同军还是你的,大同府还是你的,长城以外……姜大人有兴趣的话,也好说。”
保存实力和地盘儿,为了这个目标,吴三桂甚至不惜和赴死军以刀兵相见。这么具有诱惑力的条件,还有长城以外那一大片原本只是保留想纸面儿上的地盘……
姜瓖不是没有见过市面的小毛头,心中的沟壑未必就比李四少了。李四能给出这么优厚的条款,绝对不是忠诚伯大人是什么善男信女,肯定还有更加厉害是后手。
不过,姜瓖不得不承认这个条件的诱惑力确实无法抵挡,继续保有原来的地盘和实力,而且是赴死军的同盟战友。这个天下再怎么乱,也不会乱到自己的头上,依旧是割据一方的诸侯,依旧是北山西的土皇帝。
“大同府诸州县,无论军、政、民事,还是姜大人拿总掌舵,”对付姜瓖这种小虾米,李四最少有七八种法子把他慢慢的消化掉,而不必非要使用战争这个最后的手段。
“忠诚伯的条件确实很优厚,不过……”姜瓖很是忧虑的说道:“我想知道忠诚伯想要我做点什么,如此优厚的条件不会平白给我吧?”
“呵呵,姜大人果然快人快语,哈哈……”
第217章 战战和和
吴三桂的总体兵力并不算少。尤其是在苦心经验陕西的过程中,也是大行穷兵黩武的先军方略,为的就是在天下大乱的时候雄踞一方趁势而起。但是和当时许多地方实力派一样,真正能够拿得出手派上用场的力量不多。
名下的军队虽然是有多少多少万,绝大部分是驻守地方的二流或者是三流队伍,本身就没有多少战斗力可言。尤其是面对诸如赴死军这样强敌的时候,那些个州府的地方军根本没有用,真正能够和赴死军一较高下的也就只有精锐的关宁军了。
关宁军才是吴三桂的本钱和底气。
收编豪格的那点人马虽然战斗力相当不弱,可当时出于提防的目的,早就打散,而且多的部署在川北和张献忠死掐,根本就调不回来,就是能够调回来时间上也来不及。
越是规模宏大的战争,决定胜负的就越不是双方的总体兵力对比,而是最为精锐的那一部分。这一小部分若是一败,整体的胜负其实已经见了分晓。
对于赴死军的强大,吴三桂早就有了心里准备,也不做彻底击败李四的打算。只要把战争拖延下去,就是自己的最大胜利。可是经过第一天的战斗,这种算盘显然是打错了。
赴死军的强大远远超出吴三桂的预想:以奇袭的姿态,动用最为精锐的关宁铁骑。虽然也给李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战术目标,反而被对方的新兵给揍了回来,已经足以说明点什么了。
虽然是一场高烈度的战斗,可双方的伤亡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毕竟双方都没有大军尽出的做全力一搏,仅仅是使用了手上的一部分人马而已。
关宁步军赶上去的时候,和赴死军的火器新军碰了个面对面。老式步兵和新式步兵的厮杀根本就说不上什么惨烈也谈不到有多残酷,但是吴三桂却是心惊胆寒,知道大势已去。
关宁军的步兵也是久经战阵的雄兵健卒,说是身经百战也不算是夸张了,犹豫关宁军的传统是“辽人治辽”,所以很多士卒都有这样那样的血缘或者地缘关系,兄弟兵父子兵占了很大一部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不是空口白话的说说而已,真到了战场上也是个个拼命,极是悍勇。可正是因为这种悍勇,损失之重也让人目瞪口呆。
赴死军的排子枪打的那叫一个稳当,关宁军是一拨接一拨的往上冲,多少血气多少豪迈就不必说了。可赴死军的火器新军就是不为所动,循规蹈矩的缓慢前进,把一群又一群悍勇无匹的步兵放倒在阵前,然后踏着敌人的尸体迈步向前。
不管怎么填。不论怎么垫,都挡不住赴死军。
在这种大队互冲的野战当中,双方的伤亡比例触目惊心。关宁军的老底子只要冲上去,就没有几个能活着回来的,可赴死军那边却鲜有伤亡。
任谁也能看出来,这完全就是在送死,就是在拿人命填赴死军的枪口,再有多少人也不管用。(新旧步兵的对决,其实就是排着队送死,借用远东风云纳大大的一句经典名言,就叫做排队枪毙。)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时代已经过去,这才是真正的完胜。
虽然只是侧面战场,可吴三桂也看出来了,这根本就不是战争,而是屠杀,就好像屠夫宰羊一样,没有任何悬念。
果断的下令后退,一口气退出去四十多里,惊魂稍定之后,再次后退……
作为这次战争的主战场,延安府还真的挺过了第一天。
第二天赴死军的火炮再次疯狂轰击,几乎把城头上的防御器械和工事打的片瓦无存,等大军攻城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多少抵抗力量,到了这个关头,大伙儿才发现关宁军一直在撤退……
跑了?追!
穷追猛打是赴死军的“光荣传统”,追击战进行到了第四天,发生了一个很好笑的事情,这个看似好笑的笑话却改变了整个陕西大战的进程。
吴三桂致书赴死军大帅李四:大战经日。你我俱是兵残甲缺,不若休整半月,再行战士。
吴三桂要休战。
这不是开玩笑嘛,你若投降就投降,若是不想投降就接着打,眼看着就要打的你趴在地上站不起来了,休战……怎么可能?还直眉白眼的说要休战半月,有这半月的工夫,早把你吴三桂打趴下了。
可大帅立刻就同意了吴三桂这个很荒谬的休战建议,还真的很及时的喊了暂停。
这个时候休战,就是给吴三桂喘息的机会,到时候把在外远征的军马调集过来,好和赴死军做最后的舍命一搏。虽然很多弟兄都想不通,可大帅的意思不能违抗。既然大帅都说要休战了,那就先休着,半月之后再说。
反正吴三桂的所谓精锐也就是这个样子,大伙儿也不怕他飞到天上去。
所谓的休战,永远也不可能是真的休战,吴三桂和李四都是一时豪杰,很明白这个休战的意思:战争其实早就分出胜负了,再打下去已经没有必要。赴死军征战陕西的目的不是要把这里打烂,也不可能如打鞑子那样把关宁军打的不复存在,根本之处还是想占据陕西。
至于收编关宁军,这种事情就不大好说了。赴死军依是如此强大,各种建设已经有了最基本的样子,与其收编关宁军还不如直接再建设一支更加强大的火器新军。
现在的休战,其实已经代表了战争的结束,剩下的就是谈判桌上互相扯皮的讨价还价了。
战争已经打不下去,赴死军不想把陕西打烂,吴三桂更不想把家底儿都打光,双方是一拍即合。谈判的事情虽然还没有摆到明面儿上,可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赴死军的战争是暂停了,可不代表陕西就和平了。
赴死军这边刚刚停止战争,陕西的另外一场大战却是刚刚上演。
一看吴三桂招架不住,盘踞在山西北部的姜瓖可就坐不住了,放着这么大的便宜不占,岂不就是真的入宝山空手而归?先是遣出四千人马,紧接着又是三千,从北边就打了过去,然后才和李四打了声招呼……
和所有人想象的基本一样,战争的头几天,姜瓖风头无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县城都占了五个,大有势如破竹之威。可吴三桂的家底儿还在,不是那么好欺负的。这边还在准备和谈呢,那边就把姜瓖的主力给陷进去了。
打吴三桂这个落水狗,不会是为了占点便宜那么简单。说到根子里还是想着扩充地盘,防范李四把大同也吞了。眼看着风头要转向,姜瓖这条老狐狸就慌了神儿,再也不敢玩儿先找后奏的那一套,身段也就放下来了,恳请赴死军支援。
不管怎么说,到面前为止,姜瓖和李四还是盟友的身份,也有一条条的秘密约定。按照事先的约定,姜瓖不必参加战争,只要中立就可以得到赴死军的酬谢。现在这个老狐狸想捡便宜,反而被吴三桂敲掉了门牙,不得不向忠诚伯这边靠拢,把秘密约定进一步加强,成为事实上的攻守同盟。
于是乎,和谈的双方就要演变成三方。吴三桂和李四争霸的时候,姜瓖这个“小虾米”也卷了进来。
谈判,说起来是动动嘴皮子而已,其实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第一次和谈当中,吴三桂的全权代表吴三枚。面对忠诚伯和大同镇守总兵管姜瓖共同提出的苛刻条件,拂袖而去。
首次和谈泡汤。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虽然已经注定了弱势的一方,而且大门已经被打开,可并没有到任人宰割的地步,一些个太过刻薄的条件绝对不会接受。
按理说,这种情况下,肯定是要以打促谈,一边儿打一边谈,可是双方(三方)并没有真的就大动干戈。而是继续休战……
第二次和谈,双方各退一步,结果……结果还是不欢而散。
忠诚伯李四很是“恼怒”,认为吴三桂没有和谈的“诚意”,定要在战场上拿到谈判桌上拿不到的东西。
忠诚伯一怒,就代表着杀伐征战,全天下就没有不怕的。可吴三桂也是个“硬骨头”,不仅不怕,反而做了战争“总动员”,说什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脑袋稍微灵光一点儿的都能看出来,这都些个唬人的玩意儿,忠诚伯不是打不过吴三桂,吴三桂也不是真的不怕。可要是真要大战的话,何必等到今日这般扯皮?要是真的想打,当初就不会休战。
吴三桂也是吃准了李四的心思,采用处处设防这种部分主次的混账战略,还高声叫嚣什么“抵抗到底”。
当然这些都是做给天下人看的戏份儿,和大局没有什么影响。不过吴三桂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次和谈,就是李四和姜瓖欲瓜分陕西,欲效割据之事,所以无法接受……”
说这种不要脸的话,吴三桂丝毫也不感觉到愧疚,他自己也是想着割据呢。可这并不妨碍他喊的义正词严大义凛然:“此事当奏请朝廷,恳请万岁裁决,否则吴三桂就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不退让……”
都是屁话,吴三桂要是真的敢打,还这么大叫大嚷的效泼妇行径?战至最有一兵一卒这种大话,鬼也不信?要是都打光了,谁还鸟他吴三桂是哪根葱?
别说是吴三桂和李四这种比朝廷还要强悍的实力派,就是小虾米姜瓖,什么时候把朝廷当一盘子菜了?这边都打的这么热闹了,谁又何曾理会过朝廷半点儿?
这个时候想起朝廷了,怎么看怎么可笑,分明就是给自己找台阶呢,分明就是想利用朝廷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已。
对于千里之外的战争,其实和朝廷也没有什么关系,朝廷里肯定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想法。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分出了高下而已。
事情的本质大家都看的清清楚楚,所谓的朝廷裁决就是个花架子,没有谁会当真。朝廷要是说不打了,或者让忠诚伯放弃,李四就真的那么听话?哈哈……
可是朝廷那边却对这个“裁决”相当重视,兴武小皇帝很有魄力的以严厉语气发了明旨,调门很高的谴责战争三方“涂炭生灵”的举动,致使“国土再沦战乱”,不仅削了战争三方首脑的爵位,罚了三人一年的俸禄。连李四本人天下招讨的官职都给抹了去,朝廷正追剿帅印呢,看这意思,李四连大帅也做不成了。
吴三桂那边的处罚几乎和李四一样,先把平西王和平西伯的爵位夺了,再罚俸去官,以后的惩处还要追加。
一直强势的李四和吴三桂都很乖巧,或许是真的给天威所“震慑”,前后脚的上了请罪的条陈,并且表示对于圣上的处罚心服口服,一个劲儿的“谢恩”。
兴武小皇帝再下严旨,交战各方各自后退,朝廷钦命处理此事,若再有交战杀伐之事,以抗旨之罪论处。
如此一来,江南沸腾。
这天下还是大明朝的哇!
可不见圣上一发火,这些个地方实力派纷纷“慑服”么?李四和吴三桂,还有那个姜瓖,哪一国不是手握重兵?哪一个不是称霸称霸的厉害角色?圣君一动怒,立刻就收了飞扬跋扈的劲头儿,请罪的折子雪片一样递过来,唯恐“天威震怒”。赴死军和关宁军,哪个不是精兵悍将的虎贲强兵?朝廷的旨意一下,还不得乖乖的缩了回去?
地方豪强俯首认罪,兴武君臣的面子确实是有了,很有几分盛世明君的威严,可其中的苦涩也只有自家知晓。
说什么天威震怒,别说是李四和吴三桂这样的大鳄,就是姜瓖这个小虾米,什么时候怕过朝廷?至于各自退兵,也就是说说而已,胜负已分,朝廷也就是做做画蛇添足的事情而已。
这些土皇帝们根本就不在乎什么爵位,就是把他们贬谪为从九品的微末小吏,也丝毫不能影响他们的实力,至于罚俸,则是彻彻底底的笑谈了。
关于各方异口同声要求朝廷裁决争端的事情,其实也就是走走过场而已,说不准李四和吴三桂早就是商量好了停战的条件,只是缺少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遮挡一下脸面而已。
朝廷的所谓裁决,也绝对不是仅仅做做表明工夫那么单纯,要是如此的话,朝廷没有必要出这个头。有裁决调解的那份闲心思,还不坐下来看他们互殴呢。关键是各方都不想打了,想要将条件了。这个时候,名义上的中枢兴武朝廷就需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了。
如果能够让他们互相制衡,则是最好不过,实在不行,也不能让吴三桂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被李四给生吞活剥了。那样的话,李四就连半点顾忌和牵制都没有了。
不管怎么谈,李四都是大半个明朝的事实主宰,这是谁也无力改变的。反正李四早就足够强大了,他是不是再强大一点儿,对于朝廷来说都是一样。吴三桂已经败了,北边的鞑子老巢也是危如累卵,随时都能拿下来。眼下的李四已经是拔剑四顾再无敌手,可还是一个劲儿的征兵,近乎疯狂的扩充武备,这就让人担心了。
单纯的以武力上来讲,赴死军已经没有敌手,现在填了个火器新军进去,真正的就是如虎添翼。在这种情况下,李四就应该潜下心的发展民生,如此穷兵黩武之下,莫非是想对江南下手了?
李四个人的忠诚没的说,或者也谈不上忠诚,完全就是想看着朝廷的民本之路能够走向何方,不想做过多的干扰。可这种事情也不能单纯依靠李四个人的意志,就算是李四没有要兵取江南的意思,他的手下未尝就没有这个心思。
别的不说,当年的太祖洪武皇帝也是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以图谋取天下。可到了一定地步,明明知道还不到称王的时候,也得身登大宝宣布开国。这不是取决于个人的意志,若是不这么做,手下的那些武将和跟着出生入死的老弟兄就会感觉没有前途,看不到明确的方向。只有称帝了,整体的利益和威望才会进一步提升,才会有持久的凝聚力,这其中的道理大家都明白的很。
现在的李四已经到了这一步,就算他对南都的龙椅没有兴趣,不能代表他的手下没有这个想法。李四若是迈不出这一步,整个赴死军的利益就很难更进一步。
在很多人看来,李四那边肯定早就接到了手下劝进的信息,或者干脆说连龙袍都准备妥当了,只等着到时候往身上一披,然后大作不情愿之状,说着什么“非朕之意,固军之愿”之类的话语,“勉勉强强”的称帝开国……
杨廷麟则是哈哈一笑:“忠诚伯……李四的心思我也看清楚了,圣上和诸位同僚也不必有此忧虑。李四若是有不轨之心,早就行了不轨之事,焉能等到今日?”
这些老学官和李四也是老熟人了,都不大相信李四会谋逆作乱,可眼下赴死军已经没有了对手,还在整军备武,明显是要大行兵戈战事。环顾之下,也只有江南可以算是赴死军的目标了……
“李四大行兵事不假,眼下他已无敌手,也是确实。”杨廷麟笑着说道:“我也听到了些个消息,再想想以前在赴死军和李四所谈之事,他这是要纵兵大取了。非是要取江南或者别地,而是对外扩张,行开疆拓土之事。”
开辟疆土,这种事情说好听一点儿就是“大征”,其实就是侵略。李四的赴死军已经足够强大了,还在整军备战,就是为了输出战争,以铁血的手段拓展这个民族的生存空间,把四方的资材人力集中起来……
说起来是这么说,可侵略之事从来就是充满了血腥和暴戾,代表的就是战争。
对外侵略,这种事情从来就是每一个帝王最为梦寐以求的,开辟万里疆土,成就一代共主,这样慷慨豪迈的壮举,兴武小皇帝做梦都想。
关键是实力。
大明朝不是没有强盛过,三宝太监的船队何等强盛,也等到过无数的蛮夷小邦,却没有行总兵大侵之举。说到底还是当时的仁义思想的影响。
太祖洪武皇帝是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还是大诏:“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古人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如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
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你若犯我,我必征讨,这就是大明朝确立下来的国策,对外的总体战略就是防守反击,若是对方和大明朝相安无事,绝对不会征战,至于武力征服,更是不可能。
太祖皇帝把日本、安南、琉球等十五个小邦列为“不征之夷”,并且把这些条条框框录入《祖训》当中:“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人命伤……”
这些祖宗的“教诲”,大明朝的君王必须遵守,所以不做主动的大征。后来也渐渐认识到这里头的好处,认识到祖宗的智慧:那些个蛮夷小邦真是不值得费心费力的征战,这些弹丸小国多是荒芜不毛之地,子民也是茹毛饮血的野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用。若是通过征战夺取过来,不仅耗费资材,还要养着这些蛮夷,实在是不划算……
扣除上层的这种思想,民间也认为天国上朝就要有大家风范,倚仗国力强盛就征讨那些蛮夷小国,实在是有失天国的仁义,反而会被蛮夷当成是暴戾之朝,忒失朝廷的体面。让那些弹丸小邦和化外之民来天朝进贡,然后回赠给他们更加丰厚的礼物,这才能显出天朝上邦的体面和宽仁。
“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厉”,这是圣贤早就是说过的,也只有隋炀帝那样的昏君才会想着大征四方,劳民伤财不说,还闹了个灰头土脸……
“祖宗有训……”
杨廷麟很没有臣仪之礼的打断了兴武小皇帝的话头儿:“赴死军大征,和江南也没有什么妨碍,就算落下穷兵黩武的恶名也是落在李四的头上。不过以臣来看,李校典行事素来是准备充足,这么大的动静之下,大征之事当会易如反掌。只是不清楚李校典为何要对外发动大征之举,不过以李校典的行事准则来看,必然是有莫大的好处。究竟如何,圣上权且看着也就是了……”
“既然李四和吴三桂俱奏请朝廷裁决陕西之事……”
“臣愿往。”杨廷麟行礼道:“赴死军中诸般事宜,臣多知晓,借此朝廷仲裁之机,也能看出许多旁的端倪……”
“准。”
这种涉及到军事的事情,杨廷麟去了最好,当然也不光是为了调停裁决!
……
朝廷是不是仲裁这事情,李四并不看重,也用不着多此一举,最希望朝廷这个“第三方”势力介入的应该是他吴三桂才对,也只有吴三桂才希望朝廷的介入。李四之所以对朝廷仲裁陕西之事如此热衷,完全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陕西之战不算怎么激烈,从始至终都在预料之中,赴死军的前期战略目标已经达到。可这也开了一个很坏的开头,所以李四必须做出一些弥补。
必须维持住一个平稳的大局,虽然现在的大明朝已经是王室衰微,可表面上还都是聚集在明字旗号之下。李四绝对不想打破这个辛苦维持住的局面,要不然就又是一个东周列国。
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攻你,内部动荡不休。尤其是如陕西之战这种事情,就是赤裸裸的争霸,完全就没有把朝廷当一回子事情。若是其他的地方力量也效仿赴死军,混乱的局面立刻就要降临,更别说这其中还掺杂了李闯残部和张献忠部这些不属于大明体系之内的力量。
事实上的好处拿到之后,必须很是恭顺的表现出对朝廷的“敬畏”,这也是唯一能够弥补的事情了。
经过两次不成功的谈判,对于对方的底线,双方都已经心知肚明,讨价还价这种扯皮啷当的勾当已经结束,剩下就是看看双方的接受程度而已。
赴死军给南都递条陈,吴三桂也跟着递,这就表明了他也愿意接受赴死军的条件。
双方把条陈递出去的同时,就已经表明了和谈的完成,所欠缺的仅仅是一个过程和仪式罢了。能够说上一句的,也就剩下吴三桂想借助朝廷保存更大一部分实力的想法而已。
现在的陕西,关宁军、赴死军和大同军三支军队云集,却没有半点要打仗的景象。这些个丘八们早就明白,仗早就打完了,大家也就是互相干耗着。
北边的关宁军把姜瓖的大同军围的如同铁桶一般,可这些被围困的风雨不透的大同军一点也不害怕,更谈不上恐慌,外面的事情他们已经知道了,不可能再打仗了,就差一道命令就可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至于如何划分地盘如何切割利益,不是这些前线的士兵可以关心的。
旷日持久的围困,不仅没有让双方擦枪走火的爆发冲突,两者之间反而是互相“走访”,互通有无,谁也看不出这是两支互相敌对的军队……
要是说前些日子这些人还恨不得把对方的人脑子打成狗脑子,谁信?
几百步的距离,就是双方的警戒线,可现在这里已经没有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反而是一片融洽其乐融融。
大同军的哨官啃着关宁军的白面馍,关宁军抱着大同军的杂合面锅盔大嚼:“咱们这边是没有事了,可这事不算个完……”
“怎?还要打?大家都这么熟了?怎么下的去手?”
“不是咱们打,是和赴死军打,我听南边当官的说了,赴死军那边又增兵了,一下子就调集过来仨营头,一个火器营两个地支营。”
“……”
“咱们这边都不打了,他们还这么大张旗鼓的调兵遣将,这大军运动可不是说说就能算的。走一步都要银子铺路,这么多的军队调集,银子就象大河流水一样淌出去,图的是个什么咱这种小人物也拿捏不清楚。不过李四肯定是要没有安好心眼子,说不准是要把咱们关宁军和你们大同军一锅子给端了……”
“不会吧,你们关宁军我说不好,我们大同军和赴死军还是友军哩……”
“友军个屁,这种事情谁还管你是不是友军了?”说话的这个显然也知道一些个历史典故,颇有几分卖弄的意思:“秦灭六国,你当是横推六个敌手不成?也是又友军有盟友的,把对手一打倒, 调转刀子就把友军先捅了。今天是友军明天就是生死大敌的事情有什么好稀罕的不成……”
这种论调,这种情形,要说没有上层刻意安排的鬼影子,那才是真正见鬼了呢。
是敌还是友,从来就没有什么清楚的界限,从来就没有什么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利益才是亘古不变的。
现在的赴死军败了吴三桂,肯定是要染指甚至吞下陕西,到时候大同孤悬于赴死军势力范围正中,怎么看怎么危险。保存吴三桂的一部分实力,至少不能让他全灭,这不光是朝廷所致力的目标,也是姜瓖的期望。
一边儿处心积虑的要打吴三桂这个落水狗,同时侵入他的地盘,一边还想着保存下吴三桂,这种看似荒诞到家的事情,只要掺和进了利益二字,就是再荒诞十倍也就不算荒诞了。
朝廷已经降旨,杨廷麟为辅唐王为主,全权负责裁决陕西之事。
可李四明白的很,唐王也就是充充场面而已,真正的责任还要是杨廷麟来担的。
在这之前,必须和姜瓖这个老狐狸摊牌。
要说起姜瓖,和吴三桂就好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同是大明的地方大员,同是投了李闯然后叛变李闯,同了投了满清然后再反了满清。对于这种把家国社稷当狗臭屁把民族利益当垫脚石的家伙,必须以实力震慑之。
“阿济格死在你姜大人的手上,按照七杀令的说法,姜大人和大同军也是我的兄弟部队。”李四声调忽然低了一点儿:“如今的局势姜大人也是看到了,吴三桂若是不肯投降,就只有灭亡。不管朝廷如何仲裁此事,至少我也会把陕西拿到手,这是我的底线,绝对不可更改……”
姜瓖为人最是精明,对于局势的变化有着近乎天然的敏感,明白这是李四要摊牌了:“忠诚伯是不是也在打我大同的主意?是不是要反咬我大同军?”
李四哈哈一笑,微微摆手,示意姜瓖稍安勿躁:“在姜大人眼中,我李四就这么没有义气?”
“利自当头……嘿嘿,也不必我多说了,忠诚伯实力雄厚兵强马壮,意欲如何对待我这个友军?”姜瓖心里虽然不甘,却也是无可奈何,没有实力,再怎么慷慨激昂也是屁用没有。
这个混账的世道里,实力就是一切。没有实力的话,再有理再委屈也得受着,其中的道理,诸如姜瓖这种人,心里就跟明镜儿一样。
“没有那个意思,”李四笑道:“若是姜大人执意想拖我赴死军的后腿儿,我会怎么做姜大人心中有数。若是姜大人真心愿与我赴死军为友,自然是要考虑到姜大人的好处。”
“大同军还是你的,大同府还是你的,长城以外……姜大人有兴趣的话,也好说。”
保存实力和地盘儿,为了这个目标,吴三桂甚至不惜和赴死军以刀兵相见。这么具有诱惑力的条件,还有长城以外那一大片原本只是保留想纸面儿上的地盘……
姜瓖不是没有见过市面的小毛头,心中的沟壑未必就比李四少了。李四能给出这么优厚的条款,绝对不是忠诚伯大人是什么善男信女,肯定还有更加厉害是后手。
不过,姜瓖不得不承认这个条件的诱惑力确实无法抵挡,继续保有原来的地盘和实力,而且是赴死军的同盟战友。这个天下再怎么乱,也不会乱到自己的头上,依旧是割据一方的诸侯,依旧是北山西的土皇帝。
“大同府诸州县,无论军、政、民事,还是姜大人拿总掌舵,”对付姜瓖这种小虾米,李四最少有七八种法子把他慢慢的消化掉,而不必非要使用战争这个最后的手段。
“忠诚伯的条件确实很优厚,不过……”姜瓖很是忧虑的说道:“我想知道忠诚伯想要我做点什么,如此优厚的条件不会平白给我吧?”
“呵呵,姜大人果然快人快语,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