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先生与观音尊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落秋中文网 www.luoqiu.me,最快更新艾戈文集最新章节!
梁先生名天放、字存之,在一间中学教授国文,擅长瓷器鉴赏,在小城的藏家中很有些名气。
李宗仁统领五战区时,有一个姓姜的师长驻扎襄阳城,姜师长文人出身,喜好古玩,领兵之余,留心收藏。有一次挖壕沟,掘出一只瓷瓶,样子很别致,命士兵捧了回来,洗净之后,竟是一件郎窑红。姜师长微微一惊,这可是件难得的器物,根据纹饰、形制,姜师长把它定为乾隆早期的东西。此事叫梁先生知道了,便决意登门拜访,一饱眼福。
姜师长正在南窗读书,见访者是一文弱书生,身穿竹布长衫,白白净净,眉宇间透着几分英气,便来了兴致。报过名号,梁先生说明来意,姜师长一惊,心想小小的襄阳城竟有如此的雅士,便有心考考对方,于是拿出一件雍正款的青花将军罐,这是一件盗代的器物,属道光中期。梁先生知对方在考察自己,不动声色,细细观察,慢慢说出理由。姜师长徐徐点头,看来眼前的书生倒真不是附庸风雅,还有些眼力,于是拿出了那只郎窑红。
这是一件观音尊,色泽深艳,如初凝的牛血,透着幽光;器物内外开片,好似片片柳叶。郎窑红为康熙年间,时任江西总督郎廷佐所造,模仿成宣器物,色如红玉,故称郎红。梁先生捧起瓷尊,看了足足半个时辰,不忍放下,抬起头才发现主人站在眼前,不禁叹道:“真乃康熙精品也。”
姜师长微微一惊,拿过器物又看了一遍,仍然觉得应为乾隆器物,便问:“何以见得是康熙之物?”
梁先生答:“此器‘灯草边’、‘米汤底’,虽为清三代器物所共有,然底足修饰干净,抚之若肌,白中透着微黄,此乃康器之特点。”
姜师长反转器物,反复观察“灯草边”倒不假,唯有底足,始终以为是白色,故定为乾隆器物。经梁先生一说,忽然彻捂,不禁面孔发热,有些惭愧。于是抱拳道:“存之双目如炬,点滴不漏,在下惭愧,一直以为是乾隆之物呐。”
“不敢,先生言重了,此物大气,凝练,具有开先河之霸气。乾隆之物,多有繁缛,且富贵气重,其器物无不染有当时社会之络印,难有此傲视群雄之作了。乾隆朝为清朝之顶峰,也是没落之始,社会上层沉醉于尽情挥霍财富,夸耀富有的风气中,很少有静雅、端庄之作了。”姜师长凝视着眼前的书生,感慨颇多。由器物涉及到社会,且剖析入微,实在是句句在理。说道:“存之所言极是,佩服佩服。”于是,吩咐勤务兵沏茶、让座,两个人就着手中的器物讨论开来。梁先生望着观音尊,竟然忘了客人的身份,说道:“今日能一睹如此精美之器物,实乃幸也!观音尊重见天日,当为国家幸事,盼先生妥善存藏,切莫有半点闪失。”姜师长频频点头,笑答:“当视为镇军之宝矣。”由此,姜师长每有藏物,便约来梁先生,切磋收藏心得,一来二往,两人结为忘年交。姜师长对梁先生喜爱有加,不禁动了爱才之心,欲将其收在门下,历练数年,以充为栋梁之用。
一日,姜师长设家宴,欲委任梁先生为少校副官,正巧姜师长的外甥女由京城来看舅舅,便有意让两个年轻人相识。席间,姜师长婉转表达了纳其入府的意向,梁先生恭敬立起,施礼道:“谢谢看重,只是晚生要拂逆先生美意,晚生求学省城,醉心于教育救国,后又游历数载,眼见战事不息,民不聊生,实在无意投身行伍,倒是在家乡执掌教鞭,三尺讲台之上,犹如指挥千军万马,平生之愿足矣。”
姜师长没想到梁先生会拒绝,不免有几分失落,但想想许多青年为求一官半职,趋之若骛,反而更加敬重梁先生。倒是在坐的外甥女被被眼前的青年吸引住了,不久俩人开始恋爱。姜师长未能纳为幕僚,成为甥婿也是很高兴的。
不久,部队开拔,姜师长为俩人完了婚,行前,把观音尊留给了梁先生。姜师长说:“我从军数十载,领兵之余,沉迷于古玩,所见器物在万件之上,深感此物难得,常思传于何人?存之每每谈起此器,颇多见地,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说着拿起观音尊,说道:“行前无以相送,愿将此物留下,也算是物归其人。”
梁先生看着姜师长,颇有些激动,但很快镇静下来。说道:“君子岂能夺人之好?谢谢了,还是有先生存藏。”
姜师长欲加喜欢,不由分说,命勤务兵包裹停当,送至梁先生府上。
襄阳解放后,梁先生把收藏的古董交给了国家,惟有那只观音尊留了下来。梁先生夫妇依然从教,已是桃李满天下,两个人相亲相爱,虽然经历各种政治运动,倒也平安度过。运动中有人追究过观音尊的下落,梁先生一口咬定早已失落。
八十年代初,梁先生退休,开始享受含饴弄孙之乐。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拿出观音尊,小心把玩一番,然后认真包好,深藏箱底。忽然有一天,一位广东商人拿着某局长的条子,要看梁先生的观音尊。梁先生十分不悦,无奈商人软磨硬泡,碍于局长情面,只好答应给他看一眼。
梁先生般出一个檀香木匣,解开包裹的金丝绒,将观音尊轻轻的放在条几上,器物雍容华贵,气势不凡,釉色厚重,幽光夺目。商人见到器物,眼睛一亮,伸手欲拿,被梁先生拦住,示意不宜动手。商人细细看了一气,望着梁先生说:“应该是清三代的东西?”梁先生点点头。商人看看器物,又看看梁先生,拉开手提包,拿出几摞人民币“啪”的撂在茶几上,梁先生看看钱,又看着商人,老半天没吱声。商人以为价出的不够,又拿出一摞,说道:“局长也想参与此笔生意。”
一生清高的梁先生,感觉商人不仅拿钱而且还在拿局长压他,不禁热血上涌,脸色通红,他忽然站起来,举起拐杖,冲着观音尊砸了下去,眼看就要砸在尊上,在接近器物的一瞬间,梁先生猛然清醒,往旁边收了一下,拐杖嚓着器身划了过去,结结实实砸在放尊的茶几上,拐棍应声断了三截,观音尊晃了几下没有倒下。梁先生象一头激怒的狮子,指着商人吼道:“滚!”商人很茫然,不知道哪句话说的不周到,连忙收起茶几上的钱,灰溜溜的走了。
梁先生好久才平静下来,他慢慢擦拭干净观音尊,重新包好,装进匣里,决意以后再不示人。
2005-9-13
梁先生名天放、字存之,在一间中学教授国文,擅长瓷器鉴赏,在小城的藏家中很有些名气。
李宗仁统领五战区时,有一个姓姜的师长驻扎襄阳城,姜师长文人出身,喜好古玩,领兵之余,留心收藏。有一次挖壕沟,掘出一只瓷瓶,样子很别致,命士兵捧了回来,洗净之后,竟是一件郎窑红。姜师长微微一惊,这可是件难得的器物,根据纹饰、形制,姜师长把它定为乾隆早期的东西。此事叫梁先生知道了,便决意登门拜访,一饱眼福。
姜师长正在南窗读书,见访者是一文弱书生,身穿竹布长衫,白白净净,眉宇间透着几分英气,便来了兴致。报过名号,梁先生说明来意,姜师长一惊,心想小小的襄阳城竟有如此的雅士,便有心考考对方,于是拿出一件雍正款的青花将军罐,这是一件盗代的器物,属道光中期。梁先生知对方在考察自己,不动声色,细细观察,慢慢说出理由。姜师长徐徐点头,看来眼前的书生倒真不是附庸风雅,还有些眼力,于是拿出了那只郎窑红。
这是一件观音尊,色泽深艳,如初凝的牛血,透着幽光;器物内外开片,好似片片柳叶。郎窑红为康熙年间,时任江西总督郎廷佐所造,模仿成宣器物,色如红玉,故称郎红。梁先生捧起瓷尊,看了足足半个时辰,不忍放下,抬起头才发现主人站在眼前,不禁叹道:“真乃康熙精品也。”
姜师长微微一惊,拿过器物又看了一遍,仍然觉得应为乾隆器物,便问:“何以见得是康熙之物?”
梁先生答:“此器‘灯草边’、‘米汤底’,虽为清三代器物所共有,然底足修饰干净,抚之若肌,白中透着微黄,此乃康器之特点。”
姜师长反转器物,反复观察“灯草边”倒不假,唯有底足,始终以为是白色,故定为乾隆器物。经梁先生一说,忽然彻捂,不禁面孔发热,有些惭愧。于是抱拳道:“存之双目如炬,点滴不漏,在下惭愧,一直以为是乾隆之物呐。”
“不敢,先生言重了,此物大气,凝练,具有开先河之霸气。乾隆之物,多有繁缛,且富贵气重,其器物无不染有当时社会之络印,难有此傲视群雄之作了。乾隆朝为清朝之顶峰,也是没落之始,社会上层沉醉于尽情挥霍财富,夸耀富有的风气中,很少有静雅、端庄之作了。”姜师长凝视着眼前的书生,感慨颇多。由器物涉及到社会,且剖析入微,实在是句句在理。说道:“存之所言极是,佩服佩服。”于是,吩咐勤务兵沏茶、让座,两个人就着手中的器物讨论开来。梁先生望着观音尊,竟然忘了客人的身份,说道:“今日能一睹如此精美之器物,实乃幸也!观音尊重见天日,当为国家幸事,盼先生妥善存藏,切莫有半点闪失。”姜师长频频点头,笑答:“当视为镇军之宝矣。”由此,姜师长每有藏物,便约来梁先生,切磋收藏心得,一来二往,两人结为忘年交。姜师长对梁先生喜爱有加,不禁动了爱才之心,欲将其收在门下,历练数年,以充为栋梁之用。
一日,姜师长设家宴,欲委任梁先生为少校副官,正巧姜师长的外甥女由京城来看舅舅,便有意让两个年轻人相识。席间,姜师长婉转表达了纳其入府的意向,梁先生恭敬立起,施礼道:“谢谢看重,只是晚生要拂逆先生美意,晚生求学省城,醉心于教育救国,后又游历数载,眼见战事不息,民不聊生,实在无意投身行伍,倒是在家乡执掌教鞭,三尺讲台之上,犹如指挥千军万马,平生之愿足矣。”
姜师长没想到梁先生会拒绝,不免有几分失落,但想想许多青年为求一官半职,趋之若骛,反而更加敬重梁先生。倒是在坐的外甥女被被眼前的青年吸引住了,不久俩人开始恋爱。姜师长未能纳为幕僚,成为甥婿也是很高兴的。
不久,部队开拔,姜师长为俩人完了婚,行前,把观音尊留给了梁先生。姜师长说:“我从军数十载,领兵之余,沉迷于古玩,所见器物在万件之上,深感此物难得,常思传于何人?存之每每谈起此器,颇多见地,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说着拿起观音尊,说道:“行前无以相送,愿将此物留下,也算是物归其人。”
梁先生看着姜师长,颇有些激动,但很快镇静下来。说道:“君子岂能夺人之好?谢谢了,还是有先生存藏。”
姜师长欲加喜欢,不由分说,命勤务兵包裹停当,送至梁先生府上。
襄阳解放后,梁先生把收藏的古董交给了国家,惟有那只观音尊留了下来。梁先生夫妇依然从教,已是桃李满天下,两个人相亲相爱,虽然经历各种政治运动,倒也平安度过。运动中有人追究过观音尊的下落,梁先生一口咬定早已失落。
八十年代初,梁先生退休,开始享受含饴弄孙之乐。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拿出观音尊,小心把玩一番,然后认真包好,深藏箱底。忽然有一天,一位广东商人拿着某局长的条子,要看梁先生的观音尊。梁先生十分不悦,无奈商人软磨硬泡,碍于局长情面,只好答应给他看一眼。
梁先生般出一个檀香木匣,解开包裹的金丝绒,将观音尊轻轻的放在条几上,器物雍容华贵,气势不凡,釉色厚重,幽光夺目。商人见到器物,眼睛一亮,伸手欲拿,被梁先生拦住,示意不宜动手。商人细细看了一气,望着梁先生说:“应该是清三代的东西?”梁先生点点头。商人看看器物,又看看梁先生,拉开手提包,拿出几摞人民币“啪”的撂在茶几上,梁先生看看钱,又看着商人,老半天没吱声。商人以为价出的不够,又拿出一摞,说道:“局长也想参与此笔生意。”
一生清高的梁先生,感觉商人不仅拿钱而且还在拿局长压他,不禁热血上涌,脸色通红,他忽然站起来,举起拐杖,冲着观音尊砸了下去,眼看就要砸在尊上,在接近器物的一瞬间,梁先生猛然清醒,往旁边收了一下,拐杖嚓着器身划了过去,结结实实砸在放尊的茶几上,拐棍应声断了三截,观音尊晃了几下没有倒下。梁先生象一头激怒的狮子,指着商人吼道:“滚!”商人很茫然,不知道哪句话说的不周到,连忙收起茶几上的钱,灰溜溜的走了。
梁先生好久才平静下来,他慢慢擦拭干净观音尊,重新包好,装进匣里,决意以后再不示人。
200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