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觅忠魂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落秋中文网 www.luoqiu.me,最快更新楚牛文集最新章节!
受一位友人的邀请,仲秋的一天,我和几位朋友踏上了去三峡库区移民县城秭归拜谒屈原故里的旅程。
客车西出水电城宜昌,便进入到三峡专用车道,连绵的山峦也逐渐高大起来,车道也成了一个个大s形。客车一会儿在山谷中穿行,一会儿在山腰间漂移,一会儿又钻进了长达数千米的隧道。进洞前还是群山怀抱,出得洞来,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奔涌的大江扑入眼帘,给人一种山穷水尽疑问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客车拐上了西陵大桥,望望右边的车窗外,仅隔数千米外的三峡大坝尽收眼底。西陵长江大桥是为三峡工程专建的,是长江上的第一座悬索桥。此时已是下午6时多,西斜的太阳已经接近了远处的山峰,仍然不遗余力的迸射出万道霞光,橘红色的光芒尽染群峰,奔涌的江水泛着粼粼波光,如千万条柔软的丝带在群山的峡谷中轻扬曼舞。这真是一幅幅流光溢彩无处不闪耀着灵性的壮美画卷啊。
当晚,我们入住仅隔长江数百米的桂圆酒店。在一家紧靠长江的农家饭庄,我们喝着包谷酒,品尝着刚从长江打捞的味道鲜美的小鱼小虾,主客数人欢笑畅谈。友人在秭归工作数年,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我们便急不可待的跟他打探起一些情况来。
秭归原来的县城所在地名叫归州镇,是一座有2300多年的历史古城,古城坐落在长江北岸,如一位沧桑的老者,见证了峡江千年的风雨和变幻。倚江而建的屈原祠是为纪念屈原而修建的,屈原(约前340一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楚人。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曾辅佐怀王,任左徒、三间大夫,后遭谗去职。因楚国政治腐败,秦兵入侵,攻破邹都,屈原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在其流放地湖南汨罗江投水而死。传说屈原死后,有神鱼将其尸体驮回他的出生地归州。姊是姊妹的意思,传说屈原的姐姐女嬃听说屈原被流放,特地赶过来安慰他,所以人们又将这里称为“秭归”据说,民间习俗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就是秭归人民为纪念屈原所创制,而今,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已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友人介绍,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当地的民众都会自发聚集屈原庙以及长江岸边,设祭坛,拜祭屈原,游江招魂。还要举行隆重的赛龙舟活动,龙舟竞渡,水手们情绪激昂的呐喊声和动地震天的锣鼓、鞭炮声,此起彼伏,呼唤屈子魂归
由于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长江三峡上游水位被抬高130米以上,原来的秭归县城将被淹没,经过重新规划,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县城重建工作,经过10多年的开发和建设,一座颇具现代化规模的新县城已在与三峡工程仅千米之距的长江南岸拔地而起。屈原祠也按原貌重建在新县城城东风景秀丽的凤凰山上。
凤凰山紧邻长江,山门前的一面山坡的巨石上镌刻着郭沫若亲笔书写的“屈原故里”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入山门不远,我们便来到了屈原祠。屈原祠面江而耸立,祠前新修了能容纳千人的广场,在这里眺望东方,群山怀抱的三峡大坝就像一只昂首的巨龙横跨大江南北,宽阔的水面就像一面硕大的镜子,映照着秀美的凤凰山。屈原祠门前是一座高大的牌楼,牌楼正面,中为天明堂,左右为二龙盘柱,中嵌郭沫若题“屈原祠”三个大字。额枋为襄阳王树人题“孤忠流芳”门匾为张秀题“光争日月”几个鎏金大字。整体建筑显得气势雄伟,气宇非凡。我伫立在屈原祠前,恭恭敬敬的鞠躬三下,才跟朋友一道,怀着虔诚的心走进了屈原祠。
屈原祠包括山门、大殿和左右配殿等建筑,整个建筑为明清样式,依山势逐级而上。满山青松翠柏掩映下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飞檐走壁,流光溢彩。我们沿着干净的石阶拾阶而上,在屈原纪念馆里浏览诗人的生平事迹,在陈列馆里品味历代文人墨客缅怀屈原的书法绘画,在屈原诗词碑林中品读诗人的离骚,橘颂,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顺着曲折的石阶,我们终于登上了峰顶,一座伟岸的大殿矗立在鸟语花香的一片橘园之中,上首悬挂着“万世景仰”的牌匾。入得大门,是一座足有五、六米高的屈原塑像,仙风道骨一般的诗人神色严肃,紧锁的眉头似在思索着什么。我想,目睹山河破碎,人民苦痛,诗人一定是在悲愤的吟唱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站在诗人屈原高大的塑像前,顺着诗人的目光眺望东方,浩浩大江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狂奔长啸,如一匹被驯服的烈马,在绝世的三峡大坝前流连忘返。归来兮,诗魂!我对着青松翠柏呼唤,对着奔涌大江呼唤,对着葱茏群山呼唤。我在想,目睹祖国大一统的锦绣江山,目睹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我们的诗人,他又会用他满腔的热情作一番怎样的吟唱呢?观今日之中国兮,傲立世界之潮头!
受一位友人的邀请,仲秋的一天,我和几位朋友踏上了去三峡库区移民县城秭归拜谒屈原故里的旅程。
客车西出水电城宜昌,便进入到三峡专用车道,连绵的山峦也逐渐高大起来,车道也成了一个个大s形。客车一会儿在山谷中穿行,一会儿在山腰间漂移,一会儿又钻进了长达数千米的隧道。进洞前还是群山怀抱,出得洞来,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奔涌的大江扑入眼帘,给人一种山穷水尽疑问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客车拐上了西陵大桥,望望右边的车窗外,仅隔数千米外的三峡大坝尽收眼底。西陵长江大桥是为三峡工程专建的,是长江上的第一座悬索桥。此时已是下午6时多,西斜的太阳已经接近了远处的山峰,仍然不遗余力的迸射出万道霞光,橘红色的光芒尽染群峰,奔涌的江水泛着粼粼波光,如千万条柔软的丝带在群山的峡谷中轻扬曼舞。这真是一幅幅流光溢彩无处不闪耀着灵性的壮美画卷啊。
当晚,我们入住仅隔长江数百米的桂圆酒店。在一家紧靠长江的农家饭庄,我们喝着包谷酒,品尝着刚从长江打捞的味道鲜美的小鱼小虾,主客数人欢笑畅谈。友人在秭归工作数年,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我们便急不可待的跟他打探起一些情况来。
秭归原来的县城所在地名叫归州镇,是一座有2300多年的历史古城,古城坐落在长江北岸,如一位沧桑的老者,见证了峡江千年的风雨和变幻。倚江而建的屈原祠是为纪念屈原而修建的,屈原(约前340一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楚人。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曾辅佐怀王,任左徒、三间大夫,后遭谗去职。因楚国政治腐败,秦兵入侵,攻破邹都,屈原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在其流放地湖南汨罗江投水而死。传说屈原死后,有神鱼将其尸体驮回他的出生地归州。姊是姊妹的意思,传说屈原的姐姐女嬃听说屈原被流放,特地赶过来安慰他,所以人们又将这里称为“秭归”据说,民间习俗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就是秭归人民为纪念屈原所创制,而今,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已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友人介绍,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当地的民众都会自发聚集屈原庙以及长江岸边,设祭坛,拜祭屈原,游江招魂。还要举行隆重的赛龙舟活动,龙舟竞渡,水手们情绪激昂的呐喊声和动地震天的锣鼓、鞭炮声,此起彼伏,呼唤屈子魂归
由于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长江三峡上游水位被抬高130米以上,原来的秭归县城将被淹没,经过重新规划,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县城重建工作,经过10多年的开发和建设,一座颇具现代化规模的新县城已在与三峡工程仅千米之距的长江南岸拔地而起。屈原祠也按原貌重建在新县城城东风景秀丽的凤凰山上。
凤凰山紧邻长江,山门前的一面山坡的巨石上镌刻着郭沫若亲笔书写的“屈原故里”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入山门不远,我们便来到了屈原祠。屈原祠面江而耸立,祠前新修了能容纳千人的广场,在这里眺望东方,群山怀抱的三峡大坝就像一只昂首的巨龙横跨大江南北,宽阔的水面就像一面硕大的镜子,映照着秀美的凤凰山。屈原祠门前是一座高大的牌楼,牌楼正面,中为天明堂,左右为二龙盘柱,中嵌郭沫若题“屈原祠”三个大字。额枋为襄阳王树人题“孤忠流芳”门匾为张秀题“光争日月”几个鎏金大字。整体建筑显得气势雄伟,气宇非凡。我伫立在屈原祠前,恭恭敬敬的鞠躬三下,才跟朋友一道,怀着虔诚的心走进了屈原祠。
屈原祠包括山门、大殿和左右配殿等建筑,整个建筑为明清样式,依山势逐级而上。满山青松翠柏掩映下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飞檐走壁,流光溢彩。我们沿着干净的石阶拾阶而上,在屈原纪念馆里浏览诗人的生平事迹,在陈列馆里品味历代文人墨客缅怀屈原的书法绘画,在屈原诗词碑林中品读诗人的离骚,橘颂,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顺着曲折的石阶,我们终于登上了峰顶,一座伟岸的大殿矗立在鸟语花香的一片橘园之中,上首悬挂着“万世景仰”的牌匾。入得大门,是一座足有五、六米高的屈原塑像,仙风道骨一般的诗人神色严肃,紧锁的眉头似在思索着什么。我想,目睹山河破碎,人民苦痛,诗人一定是在悲愤的吟唱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站在诗人屈原高大的塑像前,顺着诗人的目光眺望东方,浩浩大江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狂奔长啸,如一匹被驯服的烈马,在绝世的三峡大坝前流连忘返。归来兮,诗魂!我对着青松翠柏呼唤,对着奔涌大江呼唤,对着葱茏群山呼唤。我在想,目睹祖国大一统的锦绣江山,目睹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我们的诗人,他又会用他满腔的热情作一番怎样的吟唱呢?观今日之中国兮,傲立世界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