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缘何属于君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落秋中文网 www.luoqiu.me,最快更新大雁悲歌文集最新章节!
5月27日,我们一行80多人踏上了红色之旅,赴革命圣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参观学习。
平山,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它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一个比较贫困的地方,这里有我援助的一个希望工程的孩子。
陌生是因为我从来没去过这个地方,几年前就想去看看那个孩子,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去成。今天,我终于来到了这个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的地方,但是我的行程只有两天,依然没有机会看望那个孩子。
真的很感激领导,因为我们单位只让3名同志参加了这趟红色旅行团。这群人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干部,也不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许是我的工作的确让领导满意,临来时局长对我说:主要是想让你休息一下,起码可以解脱精神的疲劳和紧张。既然领导这样体恤,我以后恐怕更得玩命干活了,否则,对不起人啊。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急速地行驶着,我舒服地靠在空调大巴的高靠背椅上,编织着西柏坡的模样:矮矮的平房,连绵起伏的村落,不大宽敞的土路,大片的农田
大约中午12点左右,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先到平山县城县委大院招待所用“午膳”原以为这贫穷的地方没有什么可口饭菜,谁知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饭菜很好吃。虽然大多为素菜,可做的别有风味,卤水豆腐、粉条白菜炸豆腐让大家赞不绝口,同事小洪说:比我们单位的伙食好吃。
吃完饭后,就直奔西柏坡。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小山村。
我们首先来到中共中央旧址所在地参观领袖故居。这是一个松柏环绕、幽雅干净的农家小院,清一色的土坯房,里面有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刘少奇、任弼时、朱德等同志的旧居。
映入眼帘的是一间间土屋、一张张斑驳的桌椅。没有一个名贵沙发,摆着的农家木凳长长短短、高高矮矮。墙壁上留有炊烟的痕迹。老式的木窗上没有一片玻璃。
就是在这样一个艰苦条件下,毛泽东和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总指挥部不过是一个4间屋子相连的小平房,凭着一张用红、绿毛线做标识的地图,凭着一盏煤油灯,凭着老式的电话机、发报机,把作战方针和指示发往前线,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真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啊。
有谁能想到中国革命战争史上这幅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画卷是在西柏坡这个小山村绘就的?
难怪原国民党十二兵团司令黄维在特赦后于1975年来到这个农家小院后,看了毛主席指挥三大战役时工作和居住过的四间小平房后,无限感慨地说,毛主席真是英明伟大,在这四间小平房里,就把国民党的几百万军队打败了,国民党当败,蒋介石当败啊!
就是在这里,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的谆谆教诲。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全党同志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按照事先安排,我们一行来到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的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
我被团长指定带领大家宣誓。没什么可推辞的,这是人家瞧的起咱。
我从导游手里拿过小喇叭,神情严肃地说道:请全体共产党员举起右手,跟我一起宣誓!大家齐刷刷地举起了右手,攥成拳头,每个人的神情都很庄重。
对着鲜红的党旗和墙上的宣誓词,我声音清晰的引领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的心灵在净化,一种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象东方的太阳冉冉升起。
从旧址出来,我们向着西柏坡纪念馆走去。
高大的西柏坡纪念碑矗立在松柏簇拥的柏坡岭上,碑体为六面体、白色花岗岩贴面“西柏坡”碑名是邓小平的笔迹,碑文“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江泽民总书记为西柏坡纪念馆的题的词。
门口醒目地竖立着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五位常委的雕像:毛泽东站在正中间,右手叉着腰,左手拿着烟卷,头微微地往上抬,眼睛注视着前方。他的两边是朱德、刘少奇,另两边是周恩来和任弼时。整个雕塑气魄很大,大家纷纷在这里拍照留影。
纪念馆划分为11个展室,分门别类的展示了当时的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从而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
在"大决战"展室,听着讲解员讲解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看着图片上挑着扁担、推着小车艰难行进的支前大军,我眼前闪现出一群穿着破棉袄,头戴破粘帽的劳苦群众,用瘦嶙嶙的肩膀抬着担架,挑着担子,推着小推车,冒着枪林弹雨为前线送军粮、送军鞋的画面。
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老区人民踊跃参军参战,大批优秀的子弟组成支前队伍开赴前线。广大妇女昼夜为子弟兵加工军粮,粮食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
解放区的民兵组成担架队、挑运队,浩浩荡荡地开赴前线。运送战备物资,抢救伤员。抢修桥梁,修复铁路。
妇女们日夜为子弟兵赶制冬装,制做军鞋,照料伤员,支援前线。千百万民工手推、肩挑、车拉,用他们的双脚和双肩支撑着战争的需要。
如果说三大战役为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丰碑的话,那么解放区的人民积极参战则是这块丰碑的基石。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就不可能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讲解员指着一辆小推车说:这是在三大战役期间,农民工普遍使用的一种小推车。当时动用这种小推车一共是140多万辆,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如果把这个小推车排两排,那么一直从南京可以排到北京去。陈毅元帅曾满怀深情地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说到这里,他深情的唱起来:“最后的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了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
曲子非常好听,打动了所有在场的人,我举着摄象机,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表情极为悲伤,眼睛淌着泪水,顿时我被感染了,对着他的脸一动不动,给了特写。渐渐地我看不清镜头了,因为眼泪模糊了画面。
参观结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陷入了沉思:
无数革命先烈在战争年代,不顾一切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了谁?
老区人民与党一个心眼,打下了江山,可现在仍然不富有,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他们为了谁?
我们党内滋生了一群蛀虫,贪污腐败,糟蹋人民的血汗钱,他们又为了谁?
我想真正的共产党员,绝不会让金钱锈蚀灵魂,吞吃忠诚,真正的共产党员应该可以接受任何考验的。
如果共产党人时刻牢记毛泽东的两个“务必”那么就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那么江山就不会倒,天下就会永远属于君。
5月27日,我们一行80多人踏上了红色之旅,赴革命圣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参观学习。
平山,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它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一个比较贫困的地方,这里有我援助的一个希望工程的孩子。
陌生是因为我从来没去过这个地方,几年前就想去看看那个孩子,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去成。今天,我终于来到了这个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的地方,但是我的行程只有两天,依然没有机会看望那个孩子。
真的很感激领导,因为我们单位只让3名同志参加了这趟红色旅行团。这群人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干部,也不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许是我的工作的确让领导满意,临来时局长对我说:主要是想让你休息一下,起码可以解脱精神的疲劳和紧张。既然领导这样体恤,我以后恐怕更得玩命干活了,否则,对不起人啊。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急速地行驶着,我舒服地靠在空调大巴的高靠背椅上,编织着西柏坡的模样:矮矮的平房,连绵起伏的村落,不大宽敞的土路,大片的农田
大约中午12点左右,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先到平山县城县委大院招待所用“午膳”原以为这贫穷的地方没有什么可口饭菜,谁知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饭菜很好吃。虽然大多为素菜,可做的别有风味,卤水豆腐、粉条白菜炸豆腐让大家赞不绝口,同事小洪说:比我们单位的伙食好吃。
吃完饭后,就直奔西柏坡。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小山村。
我们首先来到中共中央旧址所在地参观领袖故居。这是一个松柏环绕、幽雅干净的农家小院,清一色的土坯房,里面有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刘少奇、任弼时、朱德等同志的旧居。
映入眼帘的是一间间土屋、一张张斑驳的桌椅。没有一个名贵沙发,摆着的农家木凳长长短短、高高矮矮。墙壁上留有炊烟的痕迹。老式的木窗上没有一片玻璃。
就是在这样一个艰苦条件下,毛泽东和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总指挥部不过是一个4间屋子相连的小平房,凭着一张用红、绿毛线做标识的地图,凭着一盏煤油灯,凭着老式的电话机、发报机,把作战方针和指示发往前线,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真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啊。
有谁能想到中国革命战争史上这幅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画卷是在西柏坡这个小山村绘就的?
难怪原国民党十二兵团司令黄维在特赦后于1975年来到这个农家小院后,看了毛主席指挥三大战役时工作和居住过的四间小平房后,无限感慨地说,毛主席真是英明伟大,在这四间小平房里,就把国民党的几百万军队打败了,国民党当败,蒋介石当败啊!
就是在这里,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的谆谆教诲。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全党同志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按照事先安排,我们一行来到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的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
我被团长指定带领大家宣誓。没什么可推辞的,这是人家瞧的起咱。
我从导游手里拿过小喇叭,神情严肃地说道:请全体共产党员举起右手,跟我一起宣誓!大家齐刷刷地举起了右手,攥成拳头,每个人的神情都很庄重。
对着鲜红的党旗和墙上的宣誓词,我声音清晰的引领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的心灵在净化,一种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象东方的太阳冉冉升起。
从旧址出来,我们向着西柏坡纪念馆走去。
高大的西柏坡纪念碑矗立在松柏簇拥的柏坡岭上,碑体为六面体、白色花岗岩贴面“西柏坡”碑名是邓小平的笔迹,碑文“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江泽民总书记为西柏坡纪念馆的题的词。
门口醒目地竖立着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五位常委的雕像:毛泽东站在正中间,右手叉着腰,左手拿着烟卷,头微微地往上抬,眼睛注视着前方。他的两边是朱德、刘少奇,另两边是周恩来和任弼时。整个雕塑气魄很大,大家纷纷在这里拍照留影。
纪念馆划分为11个展室,分门别类的展示了当时的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从而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
在"大决战"展室,听着讲解员讲解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看着图片上挑着扁担、推着小车艰难行进的支前大军,我眼前闪现出一群穿着破棉袄,头戴破粘帽的劳苦群众,用瘦嶙嶙的肩膀抬着担架,挑着担子,推着小推车,冒着枪林弹雨为前线送军粮、送军鞋的画面。
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老区人民踊跃参军参战,大批优秀的子弟组成支前队伍开赴前线。广大妇女昼夜为子弟兵加工军粮,粮食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
解放区的民兵组成担架队、挑运队,浩浩荡荡地开赴前线。运送战备物资,抢救伤员。抢修桥梁,修复铁路。
妇女们日夜为子弟兵赶制冬装,制做军鞋,照料伤员,支援前线。千百万民工手推、肩挑、车拉,用他们的双脚和双肩支撑着战争的需要。
如果说三大战役为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丰碑的话,那么解放区的人民积极参战则是这块丰碑的基石。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就不可能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讲解员指着一辆小推车说:这是在三大战役期间,农民工普遍使用的一种小推车。当时动用这种小推车一共是140多万辆,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如果把这个小推车排两排,那么一直从南京可以排到北京去。陈毅元帅曾满怀深情地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说到这里,他深情的唱起来:“最后的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了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
曲子非常好听,打动了所有在场的人,我举着摄象机,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表情极为悲伤,眼睛淌着泪水,顿时我被感染了,对着他的脸一动不动,给了特写。渐渐地我看不清镜头了,因为眼泪模糊了画面。
参观结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陷入了沉思:
无数革命先烈在战争年代,不顾一切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了谁?
老区人民与党一个心眼,打下了江山,可现在仍然不富有,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他们为了谁?
我们党内滋生了一群蛀虫,贪污腐败,糟蹋人民的血汗钱,他们又为了谁?
我想真正的共产党员,绝不会让金钱锈蚀灵魂,吞吃忠诚,真正的共产党员应该可以接受任何考验的。
如果共产党人时刻牢记毛泽东的两个“务必”那么就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那么江山就不会倒,天下就会永远属于君。